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模型树脂(Pattemresin)是一种新型常温聚合树脂,不仅具有传统的常温聚合树脂(简称为自凝树脂)的优点,还具有使用简单方便,聚合收缩小,精度高等特点。正确使用模型树脂不仅可以给工作带来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义齿的制作质量。

  • 标签: 模型树脂 金属烤瓷修复体 焊接
  • 简介:鼠衰老模型可分为自然衰老模型和人工衰老模型两类。本文通过回顾鼠自然衰老模型、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β淀粉样蛋白注射致衰老模型、快速老化小鼠模型、γ射线照射致衰老模型、臭氧损伤致衰老模型、去除胸腺致衰老模型和转基因致衰老模型等方法,详细阐述了各方法的原理、建模方法、评价指标和优缺点,为不同目的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口腔黏膜衰老模型的建立提供借鉴。

  • 标签: 鼠衰老模型 评价指标 优缺点
  • 简介:目的:构建釉质生物矿化的模型,包括有机基质模板(类釉原蛋白寡肽序列)的建立和无机离子供体(包裹钙磷离子的温度敏感性脂质体)的合成,体外实现类釉质样结构的再矿化。方法:首先通过标准固相法合成所需"类釉原蛋白"寡肽[(Gln-Pro-Ala)4-Thr-Lys-Arg-Glu-Glu-Val-Asp],并用CaCl_2溶液诱导其进行自组装;其次采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二肉豆蔻卵磷脂为原料,通过相交融合法分别合成包裹钙、磷离子的温度敏感性脂质体;最后在37℃时,将酸蚀后的牙片浸泡在包裹钙、磷离子的脂质体与寡肽的混悬液中,作为实验组。将酸蚀后的牙片浸泡在包裹钙磷离子的脂质体混悬液中,作为对照组,促进脱矿后的釉质再矿化。矿化后的牙片通过扫描电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表征。结果:实验组的脱矿釉质表面均匀有序的沉积了一层釉质样的羟基磷灰石晶体(HA)结构,而对照组只沉积了较少量无序的HA晶体。结论:通过类釉原蛋白寡肽有机矿化模板的建立,以及仿生釉质矿化过程中钙、磷离子的输送,构建了釉质仿生矿化模型,并实现了脱矿釉质表面类釉质样微结构的再生。

  • 标签: 仿生矿化 釉原蛋白 自组装 温度敏感性脂质体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即刻再植牙动物模型,观察再植牙的愈合过程与牙根外吸收的表现.方法:30只6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6组,每组5只.单侧上颌第一磨牙脱位后即刻再植,对侧同名牙为自身对照.分别于术后1、3、7、14、21、28d处死,分离上颌骨;拍根尖X线片,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近中根根尖周阴影面积;标本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近中根根尖周阴影面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大,近中根牙根表面吸收陷窝增多,牙周膜局部宽度变窄,新生骨样组织增加.结论:本法成功建立再植牙动物模型,该模型稳定可靠,能完整反映再植牙愈合方式,为进一步研究再植牙愈合机理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模型.

  • 标签: 再植牙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借鉴现有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动物模型,探讨放射性舌炎(RTG)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自行设计和制作锥形铅质罩装置及附件,在SD大鼠舌背舌尖部位形成1cm×1cm的照射区域,实施单次、单剂量(30Gy)X射线,吸收剂量率为100.75cGy/min,每次照射6只的方法,制作RTG大鼠模型。观测RTG大鼠的体重、口腔黏膜炎指数、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照射后3~4d,舌黏膜上皮层完整;5~6d,肉眼可见受照射的舌背、舌腹黏膜出现红色斑点和成片变红(黏膜下出现充血),镜下见上皮变薄,部分黏膜上皮坏死脱落;7~8d,出现肉眼可辨的散在点状溃疡;镜下见鳞状上皮脱落形成溃疡,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9~12d,点状溃疡逐渐融合,上皮剥脱;12~14d,溃疡面有纤维渗出,形成连贯一致的溃疡,镜下见上皮完全脱落,纤维性渗出覆盖溃疡表面,其内有大量炎症细胞,固有层胶原纤维断裂;21d,溃疡的周边开始出现愈合;镜下见溃疡底出现肉芽组织,炎症细胞较照射后5d时明显减少,可见少量胶原纤维组织及大量新生毛细血管;28~35d,受照射的1cm×1cm范围的溃疡由周边向内收缩愈合。镜下可见上皮结构重新出现,但上皮层明显变薄,黏膜下层仍有炎症细胞浸润,黏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基底细胞呈梭状,排列紧密成栅栏状。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RTG模型,为研究RTOM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 标签: 放射治疗 口腔黏膜炎 舌炎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第二双尖牙不同程度冠根折后行牙冠延长术并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将获得的二位图像数据输入Mimics软件建立三维图像.将三维图像数据导入ANSYS软件.运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修改并划分网格形成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6个下颌第二双尖牙不同程度冠根折行牙冠延长术并桩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M0、M1、M2、M3、M4和M5。结论用此方法建模方便快捷,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和生物相似性。

  • 标签: 双尖牙 冠延长 牙折断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基于普通Windows平台的牙冠三维演示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通过获取牙冠石膏模型三轴外形轮廓及(牙合)龈向层面截面外形,在windows98下,利用3Dmax软件重建牙冠三维模型.结果:寻求了一套简单、价廉、易操作的牙冠三维教学演示模型建立的方法.结论:该牙冠建模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实验课教学;建立的牙冠模型可供教学演示,网络教学,多媒体制作,为修复体设计三维预览奠定基础.

  • 标签: 牙冠 三维演示模型 3Dmax软件 计算机 建模方法
  • 简介:目的:依据孟塞尔(Munsell)HVC颜色系统,运用AdobePhotoshop6.0软件的"HSB模型",借助于计算机、数码相机探讨一种科学、量化、精确、快速的方法,以弥补肉眼比色不足的缺陷.方法:对450例烤瓷冠用数码相机采集被比色牙与标准比色板色片的图片,通过Photoshop6.0软件局部拾色分析,运用"HSB模型"滑杆显示不同色片及被比色牙的H、S、B数值.结合Nickerson's色差公式,应用Office2000excel软件,制定快速运算、自动生成总色差值表格,从中选取最小总色差值的比色色片的色阶,作为被比色牙的色彩.结果:随机选取临床色差极小,不易为肉眼所识别的烤瓷冠450颗,运用"HSB模型"比色,439颗色质良好,与邻牙协调;8颗色质稍偏差,细看能区别出修复体;3颗与邻牙有较大差别.结论:依据孟塞尔HVC颜色系统,运用"HSB模型",借助数码相机、计算机并结合相关软件,对不同颜色进行测定、分析,制表显示总色差值、比色.该方法科学、量化,比色快速、方便.所需材料易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HSB模型 HVC颜色系统 烤瓷牙比色 计算机 色差值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螺旋CT资料构建上颌骨缺损区三维实体模型,及在上颌骨缺损伴张口受限患者赝复体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上颌骨缺损区三维实体模型,应用于上颌骨缺损伴张口受限患者赝复体修复。结果:6例上颌骨缺损伴中度以上张口受限患者,利用构建的缺损区三维实体模型进行赝复体修复,患者的赝复体固位良好,面部外形、语音和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螺旋CT数据能构建准确的上颌骨缺损区三维实体模型,能解决上颌骨缺损伴中度以上张口受限患者赝复体修复的取模难题。

  • 标签: 上颌骨缺损 赝复体 三维模型
  • 简介:目的:比较波尔山羊和上海本地山羊作为上颌后牙区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和种植治疗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0只波尔山羊和10只本地山羊,处死后6h内取头颅进行观察。利用CBCT扫描观察上颌骨及上颌窦的解剖,记录上颌窦侧腔的宽度和可用骨高度。取上颌窦黏膜做组织学观察。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山羊的上颌窦底被1个前后向骨嵴分为侧腔和近中部。波尔山羊的上颌窦侧腔宽度和可用高度均大于本地山羊。结论:波尔山羊更适合做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和牙种植的动物模型。上颌第一磨牙区中点是理想的提升与种植位点。

  • 标签: 动物模型 上颌窦 上颌窦底提升术 牙种植体
  • 简介:与癌症治疗相关的口腔黏膜炎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放化疗急性并发症。一般来说,头颈部癌症放疗或放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发病率较高,也较为严重;单纯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发病率较低,程度较轻。严重的口腔黏膜炎造成病人疼痛、吞咽困难、继发感染、营养障碍,影响癌症的治疗,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本文对国内外口腔黏膜炎动物模型建立情况和新近的各种防治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口腔黏膜炎 放疗 化疗 动物模型 防护
  • 简介: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口腔印模和模型的消毒方法。方法本研究于2008年7月至2011年i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福建省某戒毒所现有1000余名戒毒人员中有口腔修复诊疗需求的HIV感染者28例,分别用2%戊二醛消毒液和含氯消毒液对其口腔印模及模型进行消毒。根据印模与模型是否同时消毒分为4组,用无菌棉拭子在灌注后的模型表面采样,并用核酸定量法检测不同消毒方法对HIv灭活的影响。结果印模与模型均进行消毒后,模型表面HIV的灭活对数值为5.12,印模与模型均不消毒时,模型表面HIV的灭活对数值〈1.00。仅对印模进行消毒和仅对模型进行消毒时,模型表面HIV的灭活对数值分别为3.28及2,34。结论口腔诊疗中完善的印模及模型消毒可以有效地阻止艾滋病的传播与交叉感染;单独对印模或模型消毒无法完全灭活HIV。

  • 标签: 牙科消毒 牙科印模 石膏模型 艾滋病
  • 简介:目的建立能用于细胞增殖诱导研究的涎腺放射性损伤细胞学模型。方法对离体培养的大鼠颌下腺细胞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形态,MTS法检测其细胞的增殖率。结果与未照射组相比,3Gy以下剂量,细胞增殖率未见明显改变,5Gy以上的剂量,细胞仍有部分增殖,但增殖率明显下降(P〈0.01),而7Gy以上的剂量照射则表现为细胞的大范围死亡。结论一次性大剂量照射对离体培养下的大鼠颌下腺细胞的形态和增殖率均造成一定的影响,5Gy剂量照射下的鼠颌下腺细胞可用于细胞增殖诱导研究的放射性损伤细胞学模型

  • 标签: 颌下腺 放射性损伤 细胞模型
  • 简介:目的:了解单冠石膏工作模型质量情况。方法:对1039件单冠(前牙456件,后牙583件)石膏工作模型质量和分级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预备体石膏模型的倒凹、颈缘清晰度、表面光洁度和牙体预备量等项目。结果:单冠石膏工作模型有倒凹的概率为10.59%,颈缘质量不合格的为58.52%,表面光洁度不合格的为25.79%,牙体预备量不合格的为64.20%。前牙的石膏工作模型质量优于后牙。结论:单冠石膏工作模型质量情况不甚理想。临床工作中应加强牙体预备、排龈、取模以及灌模等各个环节。

  • 标签: 单冠 工作模型 分级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CAD软件模拟制作有限元义齿模型,为简化有限元建模提供一种方法.方法:在CT扫描方法建立的下颌骨及基牙牙根的三维有限元基础模型上,用CAD软件在计算机上分别模拟套简冠及"O"型圈附着体两种覆盖义齿制作.结果:建立了"O"型圈附着体义齿与套筒冠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运用CAD软件在计算机上直接制作有限元义齿模型,方便可行,可以为临床上修复体优化设计提供实验基础.

  • 标签: 覆盖义齿 辅助 附着体 初步研究 CT扫描方法 修复体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螺旋CT原始数据建立包含牙列的颅面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的数字化方法,建立一个高精度的包含牙列的颅面复合体三维实体模型。方法:采用多排螺旋CT对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患者行常规头部平扫及三维数字影像重建,利用原始DICOM数据,自编程序,以及ANSYS和Solidworks软件,建立颅面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结果:建立完整的颅面复合体三维实体几何模型,包含22块骨骼和28颗牙齿。探索出一条适用于活体的颅面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的建模方法。结论:应用螺旋CT薄层扫描,ANSYS和Solidworks软件,建立包含牙列的颅面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颅面 复合体 计算机 模拟
  • 简介:目的构建下颌中性区全口义齿有限元模型,为今后对该义齿的有限元分析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预实验确定显影剂的种类和添加的比例,制作出可显影的下颌全口义齿,并于2008年对我院佩戴该义齿志愿者的无牙颌下颌骨及全口义齿进行CT扫描,直接采集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DICOM)数据,运用逆向工程原理建立全口义齿及无牙颌下颌骨的有限元模型。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下颌全口义齿及无牙颌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几何相似性强,模型精度高。结论可显影的全口义齿结合应用逆向工程原理能完全满足下颌中性区全口义齿有限元建模的需要。

  • 标签: 下颌中性区 全口义齿 硫酸钡粉 有限元模型
  • 简介:目的:建立兔下颌骨垂直及斜行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开展生物力学试验仿真提供平台。方法:采用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为标本,将用CT所获得的下颌骨DICOM数据通过CAD软件直接建立三维模型,并设计接骨板三维模型:将接骨板和下颌骨的三维模型进行装配,最终在FEA软件中设计骨折线的方向和间隙大小,并划分网格。结果:建立了包括骨折线方向、接骨板、骨折间隙大小等信息在内的兔下颌骨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建立了具有高度几何相似性的兔下颌骨骨折模型,为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所采用的DICOM数据直接建模法,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

  • 标签: 有限元 下颌骨 骨折
  • 简介:目的建立实验性正畸牙移动保持期的动物模型,以利于研究保持期骨改建规律。方法于2008年4月在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动物实验室,选用36只8周龄雄性Wister大鼠,以上颌前牙为支抗牵引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加力21d后去除加力装置。以每只大鼠的左侧牙弓为实验侧,右侧牙弓为对照侧。在实验侧安装保持装置,分别保持1、3、7、14、21、28d;对照侧不做任何处理。在加力结束后和保持结束后即刻制取上颌石膏模型,测量所有模型的第一磨牙面近中沟与第二磨牙面远中沟的距离,计算加力结束后与保持结束后的距离,比较实验侧与对照侧的牙齿移动距离,评价保持装置的有效性。结果实验侧在保持结束后第一磨牙复发距离明显小于对照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Wister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正畸结扎丝结扎法建立的正畸牙移动保持期动物模型是有效的。

  • 标签: 正畸 牙移动 保持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构建牙本质混合层原位再矿化诱导模型,并从微观形态学角度探讨其矿化效果,为仿生再矿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5mm×5mmⅠ型胶原海绵块作为3D胶原支架,结合电镜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评估成核诱导物多聚磷酸钠(STTP)和硅酸盐水门汀树脂的仿生矿化诱导潜能。在此基础上,将仿生矿化技术与牙本质粘接程序结合,以STTP作为治疗性底剂应用于酸蚀脱矿牙本质面,在完成常规粘接处理后以硅酸盐水门汀树脂为洞衬剂,构建临床相关的混合层原位再矿化模型。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矿化1~3个月后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再矿化区域的分布和再矿化程度。结果矿化诱导28d后的3D胶原样本,纤维内可见磷灰石纳米晶体的有序沉积,纤维重现了与天然矿化胶原结构类似的横纹特征。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在900~1200cm-1和500~600cm-1区域,矿化胶原基质出现与纯羟基磷灰石特征峰相吻合的吸收峰,提示矿化胶原中形成的无机物是磷灰石。混合层原位矿化诱导1~3个月后,混合层内可见纤维内再矿化现象的存在,纳米晶体在胶原纤维内呈现迭序排列特征。结论在牙体粘接修复过程中,以矿化诱导物STTP和硅酸盐水门汀树脂作为治疗性底剂和洞衬剂,能使混合层内树脂渗透不良的胶原基质发生纤维内矿化。通过混合层原位再矿化模型的成功构建,初步证实仿生矿化技术应用于临床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损伤修复的可行性,建立了研究方法学,为仿生再矿化技术的最终临床应用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 标签: Ⅰ型胶原 混合层 原位再矿化 多聚磷酸钠 硅酸盐水门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