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能够被自然杀伤T细胞所识别的α-半乳糖基神经酰胺具有潜在治疗肿瘤、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用途,已引起了研究者们越来越多注意。人们在寻找具有更好活性化合物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在理解这些自然杀伤T细胞配体构效关系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KRN7000是用于自然杀伤T细胞刺激研究一种主要糖脂类化合物。本文对近年来基于KRN7000各种结构改造以及在这些结构改造基础上所获得构效关系进行详细综述。

  • 标签: α-半乳糖基神经酰胺 自然杀伤T细胞活化 糖脂 免疫调节剂 构效关系
  • 简介:同样面对高温天气,有人大汗淋漓情绪暴躁,有人神清气爽淡然自若.这样差别是什么导致?除了个人体质原因,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心理状态,就如老话讲“心静自然凉”.首先,情绪状态会影响热量产生.内心平静时候,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下降.随着代谢减慢,人心率就会减慢,体内产生热量就会减少.沉思冥想时出汗量大大减少,而愤怒争吵时脸红出汗就是这个原因.

  • 标签: 心静 去甲肾上腺素 交感神经兴奋性 情绪状态 高温天气 大汗淋漓
  • 简介:血管生成素(ANG)是一种单链多肽,具有较弱核糖核酸溶解效应及强力致血管生成效应。不同来源肿瘤组织及细胞系中均有ANGmRNA表达,在肿瘤发生不同阶段,刺激新生血管形成。由于ANG是肿瘤致血管生成常用介导剂,因此其拮抗剂研究在临床上有较强应用价值。文章讨论了血管生成素在肿瘤诱导血管生成过程中作用及其拮抗剂应用于肿瘤治疗研究情况。

  • 标签: 血管生成素 拮抗剂 ANG 抗肿瘤血管生成 新生血管 生物学研究
  • 简介:血管生成是肿瘤细胞生长、浸润、转移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肿瘤血管不仅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了充足营养,而且为肿瘤细胞转移提供了通道。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切断肿瘤细胞营养供应,可抑制其生长并能减少肿瘤浸润转移机会。蛇毒解离素抗肿瘤研究是当前蛇毒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蛇毒解离素抗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解离素 整合素 蛇毒 肿瘤 血管生成
  • 简介: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综合评定是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通常是将学生各门课程成绩作简单求和平均处理。这种方法存在着明显不足:由于每门课程学时数不一样,学生学习每门课程所需支付劳动量有差异。很显然,对一门200学时课程与另一门50学时课程,学生取得高分所付出劳动量是不等同。若将成绩

  • 标签: 综合评定 学生成绩 加权平均法 学习成绩 各门课程 权重
  • 简介:血管生成是指通过已有血管网络增殖和重建产生新血管过程.在成人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管生成见于创伤修复、女性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生和妊娠.病理状态下,见于肿瘤增殖与转移,以及一些非肿瘤性疾病,如银屑病、风湿性关节炎等[1].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至关重要.1971年Folkmen就提出,如果没有新生血管支持,肿瘤直径不会超过2~3mm[2],其后许多研究均发现,如果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就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 标签: 肿瘤研究 抗血管生成治疗 增殖 创伤修复 血管网 非肿瘤性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预防疾病和获取健康知识需求日益增加。加强健康科普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健康传播活动,将健康领域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向公众普及传播,从而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落实医改对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提出要求,推动实现《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目标.

  • 标签: 健康传播活动 健康知识 科普工作 健康教育与促进 指南 信息
  • 简介: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分娩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至2004年7月我院收治2例肾移植患者妊娠分娩资料,分娩期给予严密监护、预防感染、心理支持。结果2例肾移植患者均自然分娩。其中1例为早产,1例足月产,新生儿体重分别为2500g与2600g,Apgar评10分,体检无异常。两例产妇肾功能监测均正常。结论肾移植患者妊娠后情况稳定,肾功能正常,无产科指征,在严密监护下可以自然分娩。

  • 标签: 肾移植术后 自然分娩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巴戟天寡糖(MorindaofficinalisHowoligosaccharides,MOO)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及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血管生成作用。方法:1.制备MOO(0.7g/kg、1.4g/kg、2.8g/kg)含药血清,建立CAM模型,随机分为NS组、空白血清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组及MOOd,、中、大剂量组,每组10只。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生成表现,并进行一二级血管计数。2.50只雄性Wistar大鼠,除假结扎组开胸分离冠脉后只穿线不结扎外,其余40只均制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组(30mg/kg·d),MOO小、中、大剂量组(0.7g/kg.d、1.4g/kg.d、2.8g/kg.d),每组8只。另取10只设为。各组均于造模后24h内开始药物(灌胃)干预,假结扎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6w后处死,心肌取材,行一般组织形态学观察,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中微血管密度(MVD),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光密度值,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CAM血管生成:NS组、空白血清组无特异性血管生成,或特异性放射状程度低,bFGF组和MOO含药血清组主干血管向载体物靠拢,中小血管明显增生,尤其是小血管以载体为中心呈辐射状生长;与空白血清组相比,MOO各剂量组及bFGF组一、二级血管数目显著增加(P〈0.05)。2.与假结扎组、模型组比较,心肌组织切片可见M00各剂量组和麝香保心丸组毛细血管增生及MVD显著增多(P〈0.05)。3.与假结扎组和模型组相比,麝香保心丸组、MOO各剂量组大鼠缺血心肌VEGF、bFGF光密度值显著增高(P〈0.05)。结论:1.巴戟天寡糖可明显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2.巴戟

  • 标签: 血管生成作用 巴戟天寡糖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WISTAR大鼠 实验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构建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rresten原核表达体系,并于大肠杆菌中初步表达。方法从健康产妇胎盘组织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Arresten基因,将基因克隆人克隆载体(pMD19-T)中,测序确认。酶切后插入表达载体pBV221,转入大肠杆菌JM109进行温控诱导表达,经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Arresten蛋白表达。结果酶切鉴定证实Arresten基因正确地插入表达载体中。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重组体Arresten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分子量约为26000,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30%。经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该异源重组蛋白具有添加亲和纯化标签多聚组氨酸标签抗原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有效原核表达体系pBV221-Arresten。

  • 标签: ARRESTEN 克隆表达 原核表达重组体
  • 作者: 杨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大英县人民医院杨洁生命的诞生是神圣的,孕妇从孕育生命到分娩需要经过大约十个月左右的时间,分娩的过程应该是奇妙的。但由于对分娩知识的缺乏,再加上在当今的环境条件下准妈妈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又大多是初为人母,对分娩的过程自然是非常恐惧。一般在分娩前的几个月就会出现害怕阵痛而产生强烈的抗拒自然分娩的想法,就会去医院要求剖腹产或是提前结束分娩,这对于胎儿的健康以及自身的安全是极为不利的。针对此种情况,就需要医护人员帮助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有效沟通在产科自然分娩护理工作中应用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产科产妇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常规护理基上采用有效沟通模式,以帮助产妇进行自然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68例产妇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医生、助产士等与产妇之间有效沟通,有助于提高产妇对分娩信心和勇气,并改善产妇身心状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了自然分娩顺利进行。

  • 标签: 自然分娩 有效沟通 护理
  • 简介:人类站在生物界最顶端,雄心是能成为认识、征服、控制自然主宰者。但是人类天敌病菌也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化,人菌厮杀,战胜疾病或因病消亡,还是制衡共生,谁是自然王者,这是一个问题。

  • 标签: 病菌 人类社会 生物界 自然界
  • 简介:19世纪末,对大多数医生来说“疾病细菌理论”变得更为重要。最值得赞誉是伟大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公元1822-1895年)(图1)。他对微生物研究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基础,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进而在战胜狂犬病、鸡霍乱、炭疽病、蚕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并用一生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由一种微生物所导致,发现采用加热法可以杀灭那些让啤酒变苦令人烦恼微生物。从而使“巴氏杀菌法”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2)每一种传染病都由一种微生物在生物体内变化引起;(3)传染病微生物在特殊培养环境下可以减轻毒力,可使其从病菌变成防病疫苗;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

  • 标签: 病菌 微生物学家 医学微生物学 发酵作用 生物体内 培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