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选出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URBT联合THP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TURBT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结果: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效果确切,具有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可以进行有效治疗,分析治疗实施过程中保留膀胱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参与本次实验对象从本院 2010年 5月至 2020年 5月期间收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选择,合计 54例,将参与实验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人数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治疗,治疗组选用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化疗,实验结束后对参与实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手术治疗能改善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单次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试验组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2-6周再次行二次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缓解率、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治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2-6周再次行二次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牙线辅助牵引法 EFTR治疗胃底固有肌层肿瘤患者的价值。 方法: 选择 78 例我院于 2016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胃底固有肌层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39 例,对照组给予内镜全层切除术( EFTR ),治疗组给予 牙线辅助牵引法 EFTR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 治疗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44% ,对照组为 76.42% ,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牙线辅助牵引法EFTR治疗方法 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罹患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在经过64层螺旋CT诊断后,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意义。方法:针对我院78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予以样本选取,2020.07~2022.05时间段设置为采样时间范围,利用分组对照模式,分析诊断方法准确性,密封信封抽选分组,39例对照组患者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39例实验组患者利用64层螺旋CT诊断方法,纳入统计不同组别患者(1)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2)检查图像质量。结果:实施检查工作后,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检查图像质量、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性,且图像显示成功率均为100.00%,(P<0.05)。结论:通过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实施64层螺旋CT诊断方法,可及时检出患者动脉狭窄程度,同时,检查过程当中费用低廉,安全可靠,因此,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研究心室肌内膜层(endo)、中层(M)、外膜层(epi)细胞复极Ⅰ期瞬间外向钾电流在缺血后失活曲线的变化。方法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定量观察缺血前及缺血后Ⅰ10活性的变化,分析比较3层细胞缺血后Ⅰ10的不同变化。结果缺血30分钟后epi及endo的半数失活电压(V1/2deactive)有明显差异(P<0.05),缺血后外膜层细胞的失活曲线右移,Ⅰ10失活变的缓慢,V1/2deactive与缺血前比较有明显增大(P<0.05)。结论Ⅰ10在3层细胞的分布不同决定了Ⅰ10在3层细胞的变化不同,可引起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大,容易引起2相折返,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GnRH-a联合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疼痛程度、月经量评分及子宫体积大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8月至2020年0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GnRH-a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曼月乐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VAS评分、PBAC评分,均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9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的VAS评分、PBAC评分,子宫体积的缩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时的子宫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臀大肌及臀中肌肌力训练对老年全髋置换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共纳入50例患者,均为于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入院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臀大肌、臀中肌肌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髋关节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后的臀大肌肌力、臀中肌肌力。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训练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两组较训练前均有改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训练后,研究组患者的臀大肌肌力及臀中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全髋置换者,对其进行臀大肌及臀中肌的肌力训练,不仅有利于提升其臀大肌及臀中肌的肌力,还可以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因此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臀大肌及臀中肌肌力训练对老年全髋置换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共纳入50例患者,均为于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入院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臀大肌、臀中肌肌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髋关节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后的臀大肌肌力、臀中肌肌力。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训练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两组较训练前均有改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训练后,研究组患者的臀大肌肌力及臀中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全髋置换者,对其进行臀大肌及臀中肌的肌力训练,不仅有利于提升其臀大肌及臀中肌的肌力,还可以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因此有着较高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