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3 个结果
  • 简介:袁俊贤《人参本草考证中药检验研究,以“东北五加科人参开发始于辽金时代”为主题目,将“女真(满)族人人参开发”为副题,侈谈东北人参开发始于辽金;女真(满)族人参进行了原始开发.

  • 标签: 开发者 五加科 人参 东北 命题
  • 简介:目的建立三七腐霉利残留量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利用不同提取方法淋洗液三七腐霉利添加回收率进行检测,筛选出最佳提取方法淋洗液.结果以正己烷∶丙酮(4∶1,v∶v)为提取液,正己烷∶丙酮(21,v∶v)为淋洗液,GC-NPD检测,回收率最高,达到80.7%.结论可以用此法进行三七腐霉利提取检测.

  • 标签: 三七 腐霉利 GC-NPD检测
  • 简介:本文首次报告人参皂甙Rh2正常小鼠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影响研究.结果证实:经口给药后,未见明显差异.提示作为种新抗癌药物或作为预防保健药应用时,神经、呼吸、心血管系统将不会产生毒副作用.

  • 标签: 人参皂甙Rh2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 简介:采用大鼠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加冰水中浸泡5min复制急性瘀模型,观察碟脉灵注射液急性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结果表明,碟脉灵注射液2.5、5、10ml/kg可使急性瘀模型大鼠全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明显降低。提示其急性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这有利于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及脑梗死时高黏状态,预防血栓形成。

  • 标签: 碟脉灵注射液 急性血瘀模型 血液流变学 大鼠
  • 简介:人类发现人参药用价值早期阶段,主要是通过随采随用方式,使用人参鲜品。当采集量较大,或难于短时间内用完时,则将剩余鲜人参旁置处,自然条件下使其慢慢失水干燥(其间会有腐烂而被丢弃)。当人们食用干燥的人参能感受到其药效仍然存在时,这种极为方便贮藏经验便得以提炼流传。

  • 标签: 炮制方法 红参 加工 鲜人参 早期阶段 药用价值
  • 简介:Co-60γ射线应用于中药材、中成药辐射灭菌,近年来发展种新型、有效灭菌技术。这种灭菌技术与传统热力灭菌化学灭菌相比有许多独特优点。a.射线穿透能力强,中成药或中药材整箱整袋进行辐照处理,无需打开包装,灭菌彻底,避免了灭菌后再污染。b.技术先进,工艺简单,节约能源,可大批处理,经济上合理。c.辐射灭菌整个过程常温压下进行,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或热敏性成分中成药中药

  • 标签: 中药材 中成药 灭菌剂量 辐射灭菌
  • 简介:益颗粒剂按5、10、20g/kg连续灌胃5、大剂量组能使大鼠急性心肌梗塞24h后低发粘度、全低切高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明显下降,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及血沉方程K无明显影响。小剂量组上述诸指标均无明显改变。提示益心颗粒剂具有明显降血粘度作用。

  • 标签: 益心颗粒剂 血液流变学 急性心肌梗塞 化瘀通脉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复方制剂六种乌头碱含量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Tc-c18(250㎜×4.6㎜,5um),流动相A:乙腈-四氢呋喃(25:15);流动相B:0.1mol/L乙酸铵溶液(每1000ml加0.7ml冰醋酸),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35nm。结果6种乌头类生物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分离度良好,各成份分别在进样量0.066~0.827ug、0.065~0.815ug、0.053~0.662ug、0.068~0.847ug、0.066~0.827ug、0.065~0.810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8、0.9998、0.9999、0.9999、0.9999、0.9998,36h内稳定性良好。结论本实验所确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科学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构建复方制剂多指标评价模式。

  • 标签: 含量测定 单酯型生物碱 双酯型生物碱 HPLC
  • 简介:本文作者经过了系列体内、体外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毒理学研究.六个月实验,先后进行了实验动物体重变化,血常规与尿常规.血清生化学指标、病理组织学及恢复期(二周)观察指标;全部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动物:大鼠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引进,为Wistar大鼠,体重180g~220g.狗为农家狗,乡村收集,收购后统进行处理,注射狂犬疫苗,服用驱虫剂,饲养周后,开始测定正常指标,合格可选用,体重7.5kg左右.样品“Rh2”制剂,自制.批号920504.实验方法:大鼠随机分为高、、低对照四组,每组动物30只;狗随机分为高、低、对照三组、雌雄各半,每组4只,称量体重.给药途径:口服.观察测定指标:①体重变化、结果为,在给药后1—8周内,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增加较大,12周后,增重减缓.P>0.

  • 标签: 毒理学研究 人参皂甙 吉林人参 病理组织学 血清生化学 实验动物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参龟保肝升白蛋白丸血液生化学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参龟保肝升白蛋白丸0.5、1.02.0g/kg组.皮下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10周建立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参龟保肝升白蛋白丸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胆碱醇酶(CHE)活力及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蛋白(TP)含量,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活性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参龟保肝升白蛋白丸明显升高大鼠血清ALB含量及A/G比值,降低血清AST、ALT、CHE活力及GLO含量,减少肝组织Hyp、MDA含量,升高SOD及GSH-ST活性.结论参龟保肝升白蛋白丸改善功能,纠正肝纤维化引起白蛋白低下,减轻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

  • 标签: 参龟保肝升白蛋白丸 肝纤维化 血液生化学 大鼠
  • 简介:杨宾撰写《柳边纪》缘起。杨宾,字师,山阴人。顺治庚寅(公元1650年)出生于书香之家。康熙著有《柳边纪》五卷,今收进《辽海丛书》,继宋。洪皓所著《松漠纪闻》①之后,又部补史之缺传世之作。所谓柳边,清初为盛京(含兴京)修筑道边墙,柳条篱笆,曰柳条边。清

  • 标签: 柳边纪略 辽海丛书 松漠纪闻 杨宾 宁古塔 书香之家
  • 简介:三、关于辽东人葠记述杨宾《柳边纪.卷三》中大篇幅撰文道:“辽东人葠,四月发芽五月花,花白色,如韭。花丛大若碗,小者若钟。六月结子若小豆而连环,色正红,久之则黄而扁。初生桠,四五年两桠,十年后三桠,年久四桠。每桠五叶,叶若芙蓉,茎直上。《扈从东巡目录》谓百尺杵。高数尺,低尺余。陶隐居曰:‘上党参长而黄,多润实而甘。百济细而坚白,气味薄。辽东大而虚软。’

  • 标签: 柳边纪略 杨宾 百济 上党参 宁古塔 子若
  • 简介:通过CS——930薄层扫描仪测定中国、高丽日本大力参,结果表明以中国大力质量最好,人参总皂甙为2.607%,八种单体皂甙总计2.484%,其次高丽大力参,人参总皂甙为2.405%,八种单体皂甙总计为2.262%,最次日本大力参,人参总皂甙1.662%,八种单体皂甙总和为1.578%。

  • 标签: 大力参 人参总皂甙 单体皂甙
  • 简介:微波干燥技术住人参加工已经被广泛利用。其具有高效、灭菌、节能特点。本文通过三个典型案例,微波干燥技术人参加工中有效合理利用进行阐述。说明微波干燥技术人参加工工艺,人参有效成分提取前期处理中都有效被利用。这种技术对于未来药品食品加工行业有巨大意义。

  • 标签: 微波干燥技术 泡沫分离法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2.2”制并非种新兴栽培方式,但是有机地将其形成运转体系,它在西洋参业实际应用上比4年直播制具有相当可观优势。

  • 标签: 西洋参 4年直播 “2.2”制
  • 简介:目的了解培养条件平贝母愈伤组织生长总生物碱含量影响.方法分别以光暗培养、氮源比例、碳源种类、蔗糖浓度、磷酸盐浓度作为影响因子进行愈伤组织培养.结果光培养条件、NH4+∶NO3-=11、蔗糖4%、磷酸盐浓度1.5mmol·L-1时,平贝母愈伤组织生长较快、总生物碱积累较多,结论培养条件平贝母愈伤组织生长总生物碱积累均有影响.

  • 标签: 培养条件 平贝母 愈伤组织 生物碱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煎煮时间柴胡水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影响,探讨柴胡最佳煎煮时间,为中药特殊煎煮方法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InertsilODS-3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0-50min,乙腈浓度25%升至90%,50-55min,乙腈浓度为90%),流速为0.4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30℃。结果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A=0.998、RD=0.998)。柴胡煎煮20min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总含量为36.058mg/g,煎煮25min为43.842mg/g,煎煮30min为52.102mg/g,煎煮35min为56.514mg/g,煎煮40min为52.987mg/g,煎煮45min为47.599mg/g,煎煮50min为45.081mg/g,煎煮55min为43.798mg/g,煎煮60min为39.156mg/g。结论柴胡煎煮35min时,柴胡皂苷含量最高,煎煮时间过短,柴胡皂苷不能充分溶出;煎煮时间过长,柴胡皂苷含量下降;临床应用柴胡以先煎15min为宜。

  • 标签: 柴胡 煎煮时间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HPLC
  • 简介:薄层色谱现代生药分析项重要技术,从操作到应用,再到理论己经形成个较为完整知识体系。薄层色谱诞生与发展,我国中药领域中革命性,它改变了传统生药质量控制只凭性状,经验来把握质量模式,使中药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及药物作用理解进入到可查分子水平。但由于高效液相及气相色谱广泛使用,人们淡漠这项技术,并且似乎将其打入历史,认为这项技术简单、粗糙,药物分析失去了其先进水平,针对这种思想,根据实际经验,并查集相关资料,整理分析薄层色谱在生药分析重要作用,并与液相和气相色谱法相比较,研究并探讨这项技术现代生药分析价值,以供读者借鉴重视。

  • 标签: 薄层色谱 生药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