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在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到 2018年 6月来献血站无偿献血者 300例, 300例献血者血液样本均进行两种检测,将两种血液检测方式所得数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对照组采用 U形微板法进行检测,使用试管法进行复核,复核完成后比较两组结果检测准确率。结果: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与试管法的检测结果准确率均为 100%; U形微板法 B 型血准确率( 95.6%)、 O型血( 94.4%)、 AB型血( 93.1%)及 Rh阳性血( 88.4%)阴性血( 75.0%)检测结果与试管法准确率均未达到 100%。 结论: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相较于传统U形微板法,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人为因素差错少,适合大批量血液样本检测,值得各大献血站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型仪在血站实验室血型检测中的应用,提高血液血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效率。方法通过对10715份样本进行ABO正反定型、Rh定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等检测,分析比较血型检测中自动化设备使用的意义。结果10715例标本经全自动血型仪检测,正反定型符合10689例,符合率99.76%(10689/10715)。53例Rh阴性标本经送检确认均为阴性,确认符合率100%。结论自动化血型仪的引进是解决血站实验室大规模检测ABO正反血型、Rh、不规则抗筛选,真正有效地从样本加样到结果输出,有效避免实验人员主观视觉疲劳,导致血型判读错误,是实验室确保血型检测准确率与实验原始结果溯源保证有效的方法之一。
简介:目的:了解韶关地区农民无偿献血者与其他职业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为发展农民无偿献血队伍提供帮助。方法:血液检测免疫用ELISA法和ALT用速率法,对2008-2011年本市农民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5项传染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农民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5项传染性指标阳性率分别是2.17%、1.81%、0.26%、0.20%、1.02%。5项传染性指标不合格率比例依次为ALT〉HBsAg〉抗-TP〉抗-HCV〉抗-HIV。农民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5项传染性指标总阳性率为5.46%比其他职业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阳性率3.14%明显偏高。结论:做好农民无偿献血者献血前的宣传工作及各项健康征询,建立农民固定低危献血者队伍,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状况,有效避免和控制因输血引起的疾病传播,保证受血者的安全。方法选择无偿献血者157860例,对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HBSAg、抗HIV、抗HCV,ALT5项指标检测,将检测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检测发现,血液标本中ALT阳性率最高,各项指标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测阳性率总计为6.69%,在采血过程中加强血液检测的质量管理,有效避免和降低输血造成的疾病传播,对采血质量的提高和保障受血者的身心健康意义重大。结论检测无偿献血者的传染病原体,能够有效避免和降低输血造成的疾病传播,减少医疗纠纷,对采血质量的提高和保障受血者的身心健康意义重大。
简介:目的:构建柳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红细胞稀有血型库。方法:根据JK(a-b-)血型人的红细胞对2mol/L尿素的溶解有抵抗性,使用2mol/L尿素试验筛查JK表型阴性样本。用微量板法检测Kidd血型系统中JKa或JKb抗原。结果:未能筛选出JK(a-b-)样本。2365例无偿献血者Jk(a+b+)的表型频率为46.72%、Jk(a+b-)的表型频率为24.27%、Jk(a-b+)的表型频率为29.01%;将ABO不同构成人群中JK(a+b-)、JK(a-b+)、JK(a+b+)表型构成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柳州地区1611名汉族人群JK(a+b-)的表型频率23.28%、JK(a-b+)的表型频率29.80%、JK(a+b+)的表型频率46.93%;柳州地区603名壮族人群JK(a+b-)的表型频率25.70%、JK(a-b+)的表型频率28.69%、JK(a+b+)的表型频率45.61%。柳州汉族人群Kidd血型基因频率:JKa=0.4668、JKb=0.5332;柳州壮族人群Kidd血型基因频率:JKa=0.4832、JKb=0.5168。柳州汉族和壮族人群的JKa、JKb基因频率比较接近。结论:Kidd血型存在多态性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中,Kidd血型分布有一定的差异。可为建立稀有血型库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减少血液不合格率,保障血液安全。方法对我站2011年1月—2017年12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6598份血液标本中,总不合格率为2.14%,各项血液检测指标不合格率按照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TP>HBsAg>抗HCV>抗-HIV;不同年份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市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中,整体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相对较低,但为进一步排除血液安全隐患、避免血液资源浪费,仍需要加大无偿献血健康知识宣传工作,做好血液筛查,同时加强对献血者健康问询等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把2020年10月开始,直至2021年10月前来本血站献血的无偿献血者列为研究对象,合计存在100例,统计与分析献血人员血液检测相应状况。结果:血液复检不合格存在30(30.00%)例,男性不合格存在16(53.33%)例,女性不合格存在14(46.67%)例。此外,在18-25岁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3(10.00%)例,16-35岁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7(23.33%)例,36-45岁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12(40.00%)例,45岁以上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8(26.67%)例。结论:增强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及经过输血学传播疾病检验,利于降低ALT的不达标情况,值得扩大临床推广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把2020年10月开始,直至2021年10月前来本血站献血的无偿献血者列为研究对象,合计存在100例,统计与分析献血人员血液检测相应状况。结果:血液复检不合格存在30(30.00%)例,男性不合格存在16(53.33%)例,女性不合格存在14(46.67%)例。此外,在18-25岁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3(10.00%)例,16-35岁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7(23.33%)例,36-45岁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12(40.00%)例,45岁以上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8(26.67%)例。结论:增强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及经过输血学传播疾病检验,利于降低ALT的不达标情况,值得扩大临床推广范围。
简介: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NAT法检测和ALT筛检在血液安全中的作用。方法对无偿献血者的ELISA法、NAT法和ALT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ALT异常者进行追溯性调查。结果在10062例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360例ALT异常(淘汰率3.6%),其中有3例伴HBsAg和HBVDNA阳性,3例伴抗-HCV和HCVRNA阳性;检出10例HBVDNA阳性而ALT、HBsAg均正常者;未检出ALT异常伴HBVDNA或HCVRNA阳性,且ELISA法检测结果正常者。对354例单一ALT异常者的追溯性调查发现,其中35例反复献血,表现为连续或间断ALT异常。结论NAT法检测可以降低ELISA法的漏检风险,而ALT对降低输血传染病残留风险的作用仍值得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无偿献血者HCV检测结果,了解本地区HCV感染的情况。方法:统计2019-202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99536份,分析抗-HCV检测情况。结果:2019年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62例,阳性率0.16%,核酸检测阳性4例,阳性率0.105‰;2020年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59例,阳性率0.20%,核酸检测阳性1例,阳性率0.03‰;2021年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20例,阳性率0.06%,核酸检测阳性1例,阳性率0.03‰。2019-2021年无偿献血者HCV检测阳性率逐渐降低。结论:本地区HCV检测阳性结果逐年下降,加强无偿献血者征询,提高抗-HCV检测水平,确保临床用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