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当前,关于刑罚目的的理论研究多数集中在刑罚目的以及刑罚目的的实现之上,有多种不同的理论学说。在实际的刑罚立法中,刑罚目的也已实现多元化的发展状态。对刑罚的目的缺少纵向关注是造成了刑罚刚性进一步流失的重要原因。刑罚动态运行中出现刑罚目的的偏移与刚性流失的症状,而刑罚分隔化运行是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刑罚纵向运行的融贯技术与制度保障的确立和完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

  • 标签: 依法治国 刑罚 刑罚目的 刑罚刚性 刑罚分隔化
  • 简介:刑罚目的概念指国家制定、适用与执行刑罚所追求的客观效果,国内刑罚目的一元论、二元论以及一体论的解构皆未超出国外三类刑罚目的观暨报应论、预防论、并合论之界定的范围。刑罚目的观念界定关乎刑罚制定、适用与执行的决策样态,进而关乎公众基本权利的保障方式与方法,必须必须结合不断变化的时空、社会情势、刑罚目的法理,在较为可靠而合理的刑法基本立场上,在不同维度上对其作一合情合理的分析与界定。预防主义在刑罚运作层面不具有运用的合理性与正当性,报应与预防的对立统一在于刑罚理念层面而不在于刑罚运作层面,公正报应是刑罚的可应用于刑事活动的目的,社会化的维持与良性发展是刑罚的根本目的。

  • 标签: 报应主义 预防主义 并合主义 社会化的维持与良性发展
  • 简介:本市开展“集中清理判处实刑罪犯未执行刑罚专项活动”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长宁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的罪犯许某,虽经公安机关网上追逃,仍逍遥法外,在判决后逃匿将近一年。今年10月14日,许某在青浦区被捉拿归案。这是从今年4月起本市检察机关开展“集中清理判处实刑罪犯未执行刑罚专项活动”以来,检察机关协调法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在专项活动的又一项成果。

  • 标签: 执行刑罚 检察机关 司法行政机关 监所检察 法律监督 公检法司
  • 简介:费希特认为,在以保障法权、维护公共安全为最高目的的前提下,刑罚应当尽可能地促进国家、公民利益,刑罚首先应当基于强制法的要求坚持抗衡原则;当抗衡原则无法维护公共安全时,应当基于赎罪契约而坚持对罪犯实施矫正;只有当矫正依然无法维护公共安全时,才可以并且应当立即将罪犯驱逐出社会;在刑罚的全部阶段,都应当注重运用刑罚威慑其他公民不敢犯罪。费希特的刑罚目的理论强调刑罚的特殊预防,是以保障和促进自由为核心所构建起来的刑罚目的思想体系。

  • 标签: 费希特 法权 刑罚目的 自由
  • 简介:美国著名犯罪学家索尔斯坦·塞林,“在监狱史方面的研究堪称犯罪学经典”。他在1944年出版的《刑罚学的先驱:16世纪和17世纪阿姆斯特丹的矫正院》一书中,详细介绍了阿姆斯特丹两所矫正院的建筑外观、管理机制、收容的犯人、劳动情况等,为了解当时欧洲大陆最负盛名的矫正机构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刑罚改革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索尔斯坦·塞林 矫正院 矫正性监禁 阿姆斯特丹
  • 简介: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含义甚广,刑罚化是其突出特征之一。从法律的起源到法律的适用影响无一不体现出刑罚的因素。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维护政治统治的需要。无论是道德还是伦理亦或是社会中其他规则,加上国家强制力便成为法,国家强制力便是刑罚。因此,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便带上刑罚的色彩并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观念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 标签: 政治统治 国家强制力 刑罚化
  • 简介:旧派、新派乃至于融合二者的人格刑法学派,对于如何贯通犯罪与刑罚内在联系的解析均存在问题.以对社会化的维持及其良性发展的蔑视与对抗态度作为自身内核的主观恶性,可以合理贯通犯罪与刑罚的内在联系.这个主观恶性仍然遵循通过外在行为考察内在意志的一般方法,犯罪行为成为其进入刑法学场域的绝对牵引力,能够体现犯罪人主观恶性的轻重程度的罪前与罪后因素,亦依附于主观恶性进入刑法学的考察范围.

  • 标签: 主观恶性 社会化的维持及其良性发展 刑事责任 贯通犯罪
  • 简介:刑事处罚的附随后果扩散到治安管理领域,对管理对象的身份进行"标签化",不利于行为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和谐。刑罚的扩散效应对治安管理对象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不可否认,刑罚的扩散效应是应对当前严峻的治安形势下的重要保障,但也应看到其具有诸多负面效应,如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事人隐私形成侵犯、增加再犯罪的可能性、违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以及忽视人权的保障。因此,应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扩大前科封存制度的适用对象,改变刑罚执行理念,将刑罚的扩散效应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 标签: 刑罚 扩散 治安管理 对象
  • 简介:刑法实践以犯罪为核心而展开,犯罪是引发共同体的道德评价并受国家刑罚回应的行为,因此需要对犯罪的价值本质和为什么国家要以刑罚加以回应的证成难题作出解释。从自然法的视角看,法律的道德基础在于共同善。法律通过设置一个制度性框架让社会成员可以追求和实现共同善,而刑法是以强制方式保护社会成员的共同善实践机制的特殊规范。刑法通过将某些行为规定为犯罪,反映了这些行为对共同善的不尊重。共同善的本质决定了国家将犯罪者驱离共同善之外是内在回应性的,这支持了刑罚报应主义的合理性,也能回应报应主义所面对的诸多传统挑战。

  • 标签: 自然法 共同善 犯罪 刑罚 报应主义
  • 简介:考察我国环境犯罪的刑罚体系,可以发现适用最普遍的当属有期徒刑和罚金刑。判处环境犯罪被告人有期徒刑存在重刑化倾向,判处其罚金刑也因为刑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数额、比例或倍数,加之在司法适用中判处数额较低,从而难以对环境犯罪被告人起到威慑效果。在对环境犯罪刑事处罚趋于轻缓化论证后,应当秉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刑罚轻缓化理念,完善现有的刑罚措施,包括限制自由刑的适应范围、明确罚金刑的具体适用方式等,并增设新的资格刑和非刑罚处罚措施,从而科学地选择环境犯罪刑事制裁方式,理性建构环境犯罪刑罚新体系。

  • 标签: 环境犯罪 刑事制裁 刑罚轻缓化 罚金刑 资格刑 非刑罚处罚措施
  • 简介:《刑法修正案(九)》对我国刑法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订,其所呈现的刑法立法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犯罪范围的扩张和刑罚结构的调整这两个方面。《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20个罪名,并对若干旧罪进行了内容扩充。犯罪范围的扩张方面反映了我国司法权与行政权的消长。随着法治的发展,行政权受到限制,而司法权有所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刑法中的犯罪范围随之扩张。与此同时,为减少死刑创造条件,我国的生刑也逐渐加重。例如《刑法修正案(九)》对情节特别严重的贪污罪、受贿罪设置了终身监禁。通过刑罚结构的调整,使我国刑罚分布更为合理。

  • 标签: 《刑法修正案(九)》 犯罪范围 刑罚结构
  • 简介:与西方先"报应"后"防卫"的刑罚观进程不同,我国从1979年刑法(以"防卫"为主)到1997年刑法走过的是在"罪刑法定原则"规制下,循序渐进地走上刑罚"并合主义"之路。可以说,《刑法修正案(一至八)》,尤其《刑法修正案(九)》的大量条文都体现的是"并合主义"刑罚观,这在我国的刑法立法史上当然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然而,"并合主义"也并非十全十美,包括《刑法修正案(九)》中对其的运用也非全部到位,尤其在把握"报应"与"防卫"的融合机制上尚未达到精准的地步或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甚至没能从社会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上来有效把握"并合主义"理念在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灵活运用,从而实现在"并合主义"刑罚观的指引下使得罪刑均衡和刑罚个别化的高度统一。

  • 标签: 刑罚 并合主义 报应论 预防论
  • 简介:对《论犯罪和刑罚》中刑罚与死刑章节的细致和现代解读表明:宜把此书视为主题是犯罪和刑罚的时政性评论文集,而非学术性论著;贝卡利亚并未在终极意义上倡导废除死刑。他反对由来已久的死刑滥用和放肆,这是此书阐述的死刑主题,只是稍微延伸性地将反对语义扩张至废除死刑。这种扩张,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其设想的以终身服苦役替代死刑的改良理念而服务的,即死刑在根本上不符合刑罚目的。因此,其死刑废除理念并未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源泉,也没有获得过全面的论证支持。贝氏赞成保留但改进死刑。贝氏之废除死刑,仅仅是为了证明其替代性刑罚设计之理性、优良、符合普遍性功利原则。考察贝氏与死刑废除理念间的关联性,必须意识到死刑废除之于贝氏,具有的强烈时政性与个体性心理因素。

  • 标签: 《论犯罪和刑罚》 时政性论文集 未废除死刑 反对死刑滥用和放肆 死刑替代品 终身服苦役
  • 简介:虽然《刑法修正案(九)》对行贿罪进行了大幅修正,行贿罪在查处时仍面临诸多问题。应该进一步完善现行法律:扩大行贿罪的惩治范围,完善罚金制的实施;加大行贿罪处罚力度,平衡刑罚配置;增加资格刑,适用从业禁止规定;强化非刑罚处罚方式,加大行贿成本。

  • 标签: 行贿罪 刑罚配置 立法完善
  • 简介:我国人民法院贯彻未成年人犯罪刑罚轻缓化的政策,但实践效果如何,学界鲜有实证研究,亟待予以积极探究。对2009~2014年我国人民法院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数据的统计与剖析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未成年人犯罪刑罚轻缓化的实证情况,据此可以客观衡量未成年犯刑罚轻缓化的实践效果,洞见未成年犯刑罚轻缓化的发展趋势与实践价值,积极倡扬未成年人犯罪刑罚轻缓化的司法理念,以此助益于刑事司法实践。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统计分析 刑罚轻缓化 效果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