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一、安倍晋三访华标志中日关系走出谷底10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日本首相时隔7年后正式访华。《日本经济新闻》发表题为《日中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日中从竞争走向合作》的文章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中国领导人9月在海参崴举行会谈,双方就为安倍首相访问中国的准备工作达成一致。安倍首相希望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40周年纪念日前后访问中国,给国内外留下中日关系改善的印象。

  • 标签: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国领导人 《日本经济新闻》 安倍晋三 日本首相 中日关系
  • 简介:犯罪在网络空间的代际演变过程中引发共犯参与归责模式的进退维谷,司法解释与《刑法修正案(九)》相继采取网络共犯正犯化的立法模式予以应对,理论界亦视其为破解网络共犯困局的"万能钥匙"。但是,此种延展法益保护触角的预防性立法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不能片面推而广之。立足本土共犯立法例,整合解释学智识资源以求化解网络异化难题。建构以"技术控制"原理解读网络不法归责目的对实现网络服务商刑事责任的教义意义重大,应建立将归责重心从立法转向刑事政策导向的目的理性的教义学体系。

  • 标签: 网络服务商 共犯归责 技术控制 教义限缩
  • 简介:扩张解释和解释是常用的重要法律解释方法,但关于二者的本质与概念界定、思维机制与边界界分,尤其扩张解释与类推的区分,都是当前法律思维与方法研究领域的持久难题。本文以语义学的“概念分析”切入.通过重构概念的“内涵-外延”逻辑关系,以“类型推理”为法律方法展开的思维机制,全新界定了扩张解释和解释的概念与意义择取界限、操作机制和基本准则,从而将两种法律方法予以彻底确定化、定型化和实用化;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将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准确界分的根本解决之道,并予以实例证明。这种致力于法律方法明晰化、确定化和操作化的努力,对于推进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的学理研究,尤其对于司法实践的提升和司法公正的推进意义显著。

  • 标签: 扩张解释 限缩解释 类推(适用) 思维进路 操作机制
  • 简介:《法律适用》是最高人民法院主管、国家法官学院主办的应用法学理论刊物。《法律适用》现为最高人民法院首批A类学术期刊,北京大学法学类中文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来源期刊、RCCSE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由中国知网、北大法宝全文收录。《法律适用》所登文章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网络、新媒体等转载。杂志本着探讨争鸣、完善司法的精神.

  • 标签: 法律适用 《复印报刊资料》 最高人民法院
  • 简介:我国新修订的《标准化法》在顶层设计方面不再区分标准适用的效力层级,但在司法裁判中,涉及标准之适用问题仍应作区分.标准与法律均为规范性文件,都追求秩序,但标准本身没有法律效力,尚需借助法律的力量以实现其对秩序的追求.在司法审判中,标准的作用远远大于其仅作为证据.一方面,标准在民事审判中,不仅可以通过意思自治进入法律领域,形成权利义务关系;还可以补充法律、合同的漏洞.在民事审判领域,应当优先适用高质量要求的标准.标准还是侵权责任构成的客观事实要件,若违标致害,还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另一方面,标准在行政、刑事案件中,标准不仅扮演着“标尺”的角色,还扮演着“权利安全阀”的重要作用,故在公法司法领域,宜优先采用最低质量要求的标准,即强制性国家标准.

  • 标签: 标准 法律渊源 强制性标准 标准化法
  • 简介:5月18日晚,很多太和县市民发现,交警查车时多了法院的警车,法院的执法干警也在仔细询问驾驶人员及车辆信息。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太和县法院与公安交警部门联动对“老赖”实施“驾令”,欠钱不还,拒不执行,就要告别开车。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后,不得“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等。不过,近些年来,经常有当事人举报说被执行人一直驾驶汽车。经查询后发现,大多数汽车并不是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

  • 标签: 最高人民法院 太和县 公安交警部门 被执行人 驾驶人员 拒不执行
  • 简介:3月19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带小孩在阜阳市颍东区一家超市门前玩耍时,见一辆停放在路边的电动车钥匙未拔,遂将该车盗走。经鉴定,被盗电动车价格为人民币3087元。后李某某被民警抓获,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公安机关将此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认真、快速审查了全部证据材料,告知李某某涉嫌的犯罪事实、罪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法律后果,提出了单处罚金的量刑建议。李某某在《认罪认罚具结书》上签了字。

  • 标签: 刑事 犯罪事实 审查起诉 犯罪嫌疑人 如实供述 检察机关
  • 简介:寄押或者临时性寄押是刑事诉讼中刑事拘留或者逮捕的一种特殊强制执行措施,是刑事拘留或者逮捕后的一种特殊状态,不是一种新的强制措施。因此,寄押必须遵循《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拘留或者逮捕的相关规定。寄押的期限以及此后押解路途的时间都应该算入刑事拘留的时间。检察机关有必要对寄押进行有效的监督,保障保证被超期寄押的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的救济权利。公安机关应就被错误寄押的期限和押解路途时间对被羁押人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 标签: 寄押 刑事拘留 逮捕 强制措施 法律适用
  • 简介:文书提出命令这一制度的文字表述最早来源于日本的民事诉讼法对这一制度的中文书写。而在这之后,台湾的民事诉讼法继续沿用了日本民事诉讼法对这一制度的叫法。2015年民事诉讼法解释对这一制度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因而在我国进一步被确立。文章分为三部分,用来分析文书提出命令这一制度在我国的法律适用情况,并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为我国的证据收集的相关制度贡献出一点微薄的力量。

  • 标签: 文书提出命令 证据收集 书证
  • 简介:权利滥用虽具有权利外观,但其权利的行使却不受法律保护。权利滥用的鉴别无统一标准,需通过权利人的主观意思、滥用权利的客观行为、对本人无益或获利远小于致他人受损、行为违反权利的客观目的等要素予以认定。权利滥用行为的不法性在性质上有别于侵权行为,以侵权方式解决权利滥用具有一定的制度性局限。禁止权利滥用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其适用应以原则的规则化为核心:即以鉴别要素为基础构建直接作为裁判依据的个案规范,具体法律后果包括停止侵害、剥夺权利、恢复原状、金钱赔偿以及行为不生法效果等。

  • 标签: 权利滥用 《民法总则》第132条 鉴别要素 侵权责任 法律原则规则化
  • 简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各个地区的环境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各类污染环境的事件更是屡禁不止,环境资源保护已经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重任,故而迫切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环境。环境资源之所以会遭到破坏,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生产过度。对于此类现象,单凭行政方面的法律往往难以禁止,反而会使许多企业觉得破坏环境无关痛痒。只有运用刑法对他们进行震慑,才会让他们明白破坏环境也是犯罪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刑法最具有权威性,因此运用刑法来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必然。

  • 标签: 环境资源 破坏环境 环境保护 刑法
  • 简介:继续盘问制度的适用条件是指人民警察在主观认知上达到“理性人”对相对人的合理怀疑,并且当场无法释疑。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混淆继续盘问与传唤、拘留、拘传等强制措施的适用、扩大继续盘问对象范围、错误适用继续盘问时限以及继续盘问制度空置化情况严重等问题,应当加强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程序意识和人权意识,加强监督和检查以提高认识。

  • 标签: 继续盘问 法律分析 适用 强制措施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贿罪主体的界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将司法实践中新出现的一些受贿主体精确地归入到其中.文章从受贿罪的立法成因出发,参照国内外的立法实例,对该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对我国刑法受贿罪主体精细化、准确化有所助益.

  • 标签: 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 刑法谦抑法 近亲属
  • 简介: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认罪认罚从宽的试点工作在各地紧张进行。在侦查阶段开展认罪协商有助于缓解'人案'矛盾、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打击犯罪、提高司法效率、关注被害人的合理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在侦查阶段构建认罪认罚从宽,应当保证公安机关正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完善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机制、律师参与认罪认罚从宽程序、合理关注被害人的诉求、完善侦查监督机制。

  • 标签: 认罪认罚从宽 主体 侦查阶段
  • 简介: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是专利侵权纠纷司法裁判和行政处理程序中的一项特有制度,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的概念定性、适用对象、申请主体、评价范围和法律作用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厘清和修正的过程。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仅作出原则性规定,实务中仍存在不少认识误区,在操作上也缺乏统一标准。本文以司法裁判中对专利权评价报告的具体适用为切入点,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条文规定和立法原意,对专利权评价报告的法律概念、演变过程和修正原因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分析,特别是对适用专利权评价报告存在的问题和争议焦点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论证,并对完善和改进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提出了合理性、可行性建议。

  • 标签: 报告制度 评价范围 专利权 行政处理程序 专利侵权纠纷 评价报告
  • 简介:据马新社报道,马来西亚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即日起给予人民组屋(PPR)屋主3个月时间,空出租给外国公民的单位。房政部长祖莱达说,若屋主在该期限内没空出单位,当局将驱赶外国租户,屋主将面对罚款及拥屋权被撤回。她说:"房政部采取此行动以确保没有外国公民住在人民组屋,这行动将从房政部管辖的房屋开始执行。

  • 标签: 外国公民 马来西亚 人民 地方政府 房屋 单位
  • 简介:法律方法的适用是法律方法的核心内容。与其他法律职业者对法律方法的适用不同,以辩护人为适用主体的刑事辩护中,法律方法适用具有"反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分别以无罪或罪轻的"既定"结论和"无罪推定"原则为法律方法适用的起点与依据;以确定辩护的目标、反驳控方小前提、倒推出利己大前提并影响法官定罪量刑为适用的路径与方式;以监督与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及"控辩相长"作为效果与目标;并且价值判断与利益权衡并不会对刑事辩护中法律方法的适用产生实质性影响。从辩护律师角度了解不同法律职业者在案件处理中的思维方式与法律运用特点,有助于促进法律职业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

  • 标签: 刑事辩护 法律方法 “反向”适用 法律职业共同体
  • 简介:量刑是指在被告人的行为被确定为犯罪行为后,审判者在选择法定刑和量刑起点的基础上,适用量刑情节,决定对被告人刑罚的裁量过程。刑事司法过程中,刑罚目的应为报应目的和特别预防目的。预防刑不能突破报应刑.但可以在其以下调节报应刑。决定量刑起点之外的报应刑量刑情节应同时统一适用,由其先调节量刑起点,确定报应刑刑罚量.然后再适用预防刑情节在报应刑以下范围内确定宣告刑。基于此,更合理的量刑步骤为:量刑起点一报应刑(报应刑情节适用)一宣告刑(预防刑情节适用)。

  • 标签: 量刑 报应刑 预防刑 量刑情节 量刑步骤
  • 简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兼具程序及实体两方面内容的制度。从法律性质来看,认罪认罚属于法定量刑情节,且认罪认罚具有独立的量刑减让价值,与刑法中现有的自首坦白等从宽情节之间并不矛盾,两者应当是并列关系,可以同时适用。认罪认罚与自首坦白在量刑从宽幅度上应作区分,明确自首类认罪认罚>自首>坦白类认罪认罚>坦白。

  • 标签: 认罪认罚 自首坦白 如实供述 法定情节
  • 简介:比例原则自诞生以来,迅速为大陆法系各个国家所吸收,成为其行政法的重要理论并运用在司法实践中,同时《欧洲人权公约》的影响,比例原则对英国的行政法也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内学界近年来也积极研究比例原则,但是在司法实践领域,却仍然较少得到适用。本文通过对比例原则的形成和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司法实践的案例所产生的问题,探讨该原则在中国法院适用的困境。

  • 标签: 比例原则 法院审判 司法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