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对颅脑外科手术全麻苏醒期血流力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择期行颅脑外科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前30min观察组患者采用微量泵注啶0.5μg/kg,15min内输完,对照组患者采用微量泵注同体积的0.9%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手术结束前30min(T1)、拔管时(T2)、拔管后3min(T3)、10min(T4)和30min(T5)病人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拔管期间躁动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T2、T3和T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5时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躁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科手术结束前静注可稳定全麻苏醒期血流力学,有效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可提高颅脑外科手术术后全麻苏醒期的苏醒质量。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血流动力学 全麻苏醒期 苏醒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麻后应用对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血流力学指标、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共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0例),分别于腰麻后给予0.9%氯化钠溶液和辅助应用,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前后血压和心率水平,阻滞起效,维持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产妇麻醉前后血压和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产妇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妇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妇寒颤和牵拉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恶心呕吐和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麻后应用用于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可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和延长镇痛维持时间,提高镇静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且未影响血流力学稳定性。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剖宫产 子痫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丁卡因表面麻醉全身麻醉支撑喉镜喉显微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至12月北京同仁医院全身麻醉支撑喉镜手术患者92例,男46例,女46例,年龄[M(Q1,Q3)]为51(42,57)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丁卡因组(n=46):麻醉诱导后在舌根、会厌喉面、声门区喷入1%丁卡因1.5 ml,每点0.5 ml,共两次;对照组(n=46):用生理盐水代替丁卡因。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安静后(基线)、诱导后、插管后、支撑喉镜悬吊固定即刻、支撑喉镜后1 min(上镜1 min)、支撑喉镜后3 min(上镜3 min)、支撑喉镜后5 min(上镜5 min)、拔管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同时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苏醒期恢复指标(包括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丁卡因组患者在基线、诱导后、插管后、支撑喉镜悬吊固定即刻、上镜1 min、上镜3 min、上镜5 min、拔管后的MAP分别为(99.4±12.9)、(78.5±8.8)、(79.2±10.2)、(100.6±17.0)、(101.9±14.7)、(100.8±13.9)、(97.4±12.1)、(107.3±16.8)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分别为(99.5±11.6)、(80.9±12.8)、(90.5±16.0)、(109.5±20.4)、(108.0±18.9)、(103.7±15.5)、(100.1±13.3)、(114.2±17.3)mmHg;对照组在插管后及支撑喉镜悬吊固定即刻的MAP高于丁卡因组(均P<0.05)。丁卡因组患者在基线、诱导后、插管后、支撑喉镜悬吊固定即刻、上镜1 min、上镜3 min、上镜5 min、拔管后的心率分别为(71.3±10.6)、(66.0±10.1)、(69.5±11.4)、(61.3±14.2)、(69.8±9.8)、(71.0±10.6)、(70.6±11.0)、(78.8±11.6)次/min,对照组分别为(73.1±10.9)、(67.8±9.9)、(79.5±12.9)、(57.1±18.1)、(69.2±12.8)、(71.4±11.7)、(70.7±11.5)、(85.3±13.0)次/min;对照组在插管后及拔管后的心率高于丁卡因组(均P<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1.8±3.5)、(11.3±4.6)min,睁眼时间分别为(12.0±3.3)、(11.5±5.0)min,拔管时间分别为(13.2±3.7)、(12.6±4.9)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苏醒期未出现呼吸抑制、低氧血症,无喉痉挛发生,无呛咳发生。结论1%丁卡因表面麻醉可以有效减轻全身麻醉支撑喉镜喉显微手术血流力学波动;且不影响苏醒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麻醉 丁卡因 支撑喉镜 喉显微手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流力学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实验分析达唑仑、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外科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患者64例,分成实验组(联合氯胺酮)和对照组(达唑仑联合氯胺酮),每组32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中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两组间差异没有比较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睁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配合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明显,有比较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现象的概率明显与对照组不同,差异有比较意义(P<0.05),但出现冷颤的概率几乎一致,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联合氯胺酮对于小儿静脉麻醉的效果优于达唑仑联合氯胺酮的效果。

  • 标签: 咪达唑仑 右美托咪定 氯胺酮 静脉 麻醉效果
  • 作者: 熊长明 翟振国 柳志红 王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医院,呼吸与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北京 100037,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0730
  • 简介:摘要2022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呼吸学会(ERS)联合颁布了《2022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更新了肺动脉高压血流力学诊断标准,引起专家的广泛热议,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更新的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本文详细解析了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的由来、如何理解新修订的血流力学诊断标准,新的标准对运动性肺动脉高压概念的界定以及新的诊断标准对临床实践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 标签: 肺动脉 肺动脉高压 诊断标准
  • 简介:近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实践已证实肺阻抗血流图是一项测定肺循环血流力学的无创伤性方法,其测得的结果与心导管直接测得的结果密切相关。既往我们曾应用该法对少年运动员安静状态的心功能及肺循环血流力学作了检测,发现经过系统的体育训练之后,运动员的心功能亦得到提高。但有关运动员在室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其肺循环血流力学的变化如何,尚未见报道。据此,本文采用肺泡加压法,对40名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室负荷试验前后的肺阻抗血流图测定,以探索室后负荷急性增加对少年运动员肺循环血流力学的影响及其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少年游泳运动员 后负荷 加压法 试验前后 血流图 安静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7例,实验组采用镇静,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镇静,分别于给药前、给药15min、手术15min及术毕观察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及HR、MAP情况。结果给药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时,镇静效果优于丙泊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镇静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酸碱中和反应动力过程,并通过实验研究了该过程的关键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浓度和反应物质量均对酸碱中和反应的速率产生显著影响。我们观察到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加;浓度的增加也导致反应速率的上升;而反应物质量的增加对反应速率同样具有正相关性。这些结果为深入理解酸碱中和反应动力提供了重要线索,对工业和环境领域的应用具有潜在价值。

  • 标签: 酸碱中和反应,动力学,温度,浓度,反应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力学结合形态学及临床特征对背侧和非背侧颈内动脉瘤(ICAAs)破裂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11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外科手术确诊为动脉瘤并且进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资料,其中男41例,女70例,年龄32~83 (56±11)岁。根据头颅CT平扫或DSA或外科手术的出血表现分为破裂组(n=54)例和未破裂组(n=5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对2组患者CTA影像进行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获得壁切应力、壁切应力梯度等血流力学参数。比较破裂/未破裂两组间的参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别对背侧和非背侧动脉瘤破裂相关的血流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与未破裂组相比,破裂组患者年龄较小[(54.2±11.4)岁比(58.3±9.9)岁,P=0.033],女性居多(74.1%比52.6%,P<0.05),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比例较高(46.3%比22.8%,P=0.009),且破裂动脉瘤多分布于颈内动脉弓背侧处(57.4%比36.8%,P<0.05),血流模式复杂、集中,血流冲击区域小且不稳定(68.5%比33.3%、55.6%比10.5%、72.2%比26.3%及79.6%比36.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血压病史、动脉弓背侧、血流模式(集中的、不稳定的)是颈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551 (1.080~11.679)、3.900 (1.172~12.976)、4.966 (1.504~16.401)、51.893 (7.913~340.296)及50.015 (8.423~296.985),均P<0.05]。非背侧动脉瘤破裂组的血流模式更集中、不稳定及冲击区域小(均P<0.05),而背侧处动脉瘤破裂组血流更复杂、集中、不稳定和血流冲击区域更小(均P<0.05)。结论性别、高血压病史、背侧部位、血流集中程度血流稳定程度是颈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位于背侧的颈内动脉瘤破裂风险更高。

  • 标签: 颈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破裂 动脉弓 背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的相关影响。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5年9月期间,随机选取110例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气管插管全麻方式,在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面,采取同样的处理。在手术开始前的10min,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泵注0.5μg/kg,对对照组进行泵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指标以及麻醉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时,MAP,心率(HR)指标均有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MAP,心率(HR)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苏醒期,观察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7.2%小于对照组患者16.3%(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工作时,泵注定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手术中心血管的反应,保持围手术期间血流力学的稳定,同时能够减小患者苏醒期的躁动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妇科腹腔镜手术 恢复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0.5%等比重布比卡因在坐位或左侧卧位腰硬联合麻醉中对产妇麻醉效果和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80例,ASA分级I-II,随机分为坐位组(S)和左侧卧位组(L)。穿刺成功后给予等比重0.5%布比卡因2.0ml,保持原体位5min后平卧。结果两组产妇腰麻后,20min内感觉阻滞平面达T5所需时间,L组短于S组;达到T5的例数,L组多于S组;硬膜外用药比率,S组多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血流力学指标,一次穿刺成功率,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麻醉体位均适合剖宫产手术麻醉,左侧卧位较坐位更少引起麻醉平面不足,避免硬膜外追加用药。

  • 标签: 麻醉体位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和七氟醚用于小儿全麻复合神经阻滞中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手术患儿6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组(D组)和七氟醚组(S组)各30例。比较两组呼吸、循环、镇静效果、苏醒质量等指标。结果D组镇静后,各时段平均动脉压高于S组,各时段心率低于S组,苏醒时间较S组长,但苏醒躁动评分低于S组。结论和七氟醚都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小儿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的镇静,但对平均动脉压影响较小,同时可以安全有效地降患儿心率;可能延长患儿的苏醒时间,但是患儿的苏醒质量较高,较少出现苏醒期躁动、谵妄。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麻醉,局部 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