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兔上颌外侧壁截骨术对上颌黏膜功能及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成年兔12只,每只兔左侧为实验侧,全麻后切开龈颊沟黏膜,充分剥离,显露上颌骨前、外侧壁。上颌外侧壁截骨线做20mm×2mm上颌骨壁及黏膜缺损。右侧上颌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侧。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分别在术后2、4和8周处死一组动物。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上颌黏膜的组织学变化过程及杯状细胞的分泌情况。采用GraphpadPrismv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2周.上颌黏膜附着纤毛脱落.且有腺体部分破坏、减少;术后4周。黏膜细胞水肿呈空泡样,黏膜固有层腺体、血管增生;术后8周,黏膜上皮层基本恢复正常,纤毛上皮减少、排列不完整,形态仍有异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实验侧2、4、8周MUC5AC表达较对照侧显著增加(P〈0.001)。2周时MUC5AC表达最强.4周时表达稍减弱,8周时表达明显减弱。结论:兔上颌外侧壁截骨术后的上颌黏膜分泌功能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其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行修复,但与正常结构相比仍有一定差异。减轻手术对上颌及黏膜的损伤.可降低术后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

  • 标签: 上颌窦外侧壁截骨 上颌窦黏膜 MUC5AC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进行上颌内提升术后植骨患者面临植骨区感染的风险和预防应对措施。方法上颌内提升术后植骨区感染的现象并不常见,在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一年的时间内实施上颌内提升术89例,只有1例发生了植骨区感染,本研究对此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患侧偏头痛,全身及局部抗生素使用效果欠佳,常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结论笔者在植骨区上颌外侧壁壁黏膜下钻骨孔引流冲洗,感染患者逐渐变好,效果理想。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术 植骨 感染
  • 简介:上颔后牙区牙槽骨严重骨量不足是种植修复的难题。常需通过上颌侧壁开窗植骨术获得足够的骨增量,达到种植修复治疗的目的。虽然上颌开窗植骨术方法已经获得成功,但仍存在一些种植术后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鼻窦炎、移植骨的流失、种植体进入腔等。本病例报道了1例在上颌侧壁开窗植骨二期种植修复术后1年,在植骨及种植区域出现上颌骨囊肿,经手术摘除囊肿后,种植义齿依然在口腔中行使功能。

  • 标签: 上颌窦开窗 上颌骨囊肿 骨种植 术后并发症 继发 植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种植术中上颌外提升的运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患者90例,根据术前CT显示,牙槽嵴顶距上颌的高度超过10mm患者行常规种植手术,设为对照组;高度低于7mm的患者行上颌外提升术,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1年、3年的种植体期内存留率分别为97.6%、95.9%,与对照组1年、3年的种植体存留率98.6%、95.6%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上部结构修复完成后,1年内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1年后留存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平均<0.2mm/年。结论常规种植手术与上颌外提升术种植义齿修复无明显差异,种植体成功主要在于手术适应症的不同及相关手术能力。

  • 标签: 上颌窦外提升 口腔种植术 运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底骨高度小于5mm的患者行上颌内提升术,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底骨高度小于5mm的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作为样本人群,行侧壁开窗上颌底提升术的患者例数是34例,同期植入植体是42枚,作为对照组;行上颌内提升术的患者例数是26例,同期植入植体是32枚,作为观察组。结果在负重12个月后出现感染的植体枚数是1枚。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底骨提升高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底骨高度小于5mm的患者行上颌内提升术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窦底骨高度小于5mm 上颌窦内提升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外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上颌后牙缺失行上颌外提升术患者共42例,患者均于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植入种植体共81颗,经护理后所有牙种植体与周围移植骨质骨结合良好、稳固无松动,周围牙龈组织健康,术后未现并发症,义齿修复完成,咀嚼功能恢复;结论上颌外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手术期间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式可促使手术顺利开展,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上颌窦外提升术 种植体植入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患者对临床护理的要求逐渐增加,在医疗工作中为满足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要求,不断提高和改进其护理措施,强化护理服务至关重要。口腔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多见,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治疗逐渐增多,如何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逐渐受到临床重视。笔者针对上颌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 标签: 种植体 上颌窦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上颌微生物感染的临床类型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上颌微生物感染类型,并在手术治疗后12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微生物培养结果在年龄和性别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随访发现A、B、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9%、78.6%、76.5%,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C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微生物感染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有微生物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差,特别是发生真菌感染的患者。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微生物感染 治疗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埋入式不植骨上颌提升牙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于我院行非埋入式不植骨上颌内提升牙种植术的125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植入的Straumann种植体的累计存留率。结果125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种植体,随访发现165颗Straumann种植体中有162颗存留,存留率是98.18%;105颗种植体可以准确评估牙槽嵴顶骨缺失与上颌内增量情况。结论非埋入式不植骨上颌提升牙种植术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埋入式不植骨 上颌窦内提升术 牙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鼻内镜下鼻道开窗治疗患者上颌囊肿问题,逐步减少患者上颌正粘膜的功能性,避免受到干扰和破坏问题。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30例患有上颌囊肿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防止,采用开窗外径路切除上颌囊肿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粘膜瓣进行复位处理。结果在随访的上颌囊肿治疗患者中,经过一年未出现复发的现象。结论鼻内镜开窗径路囊肿切除手术治疗上颌囊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减少上颌的正常粘膜运动功能性障碍问题,最大限度的控制鼻腔、鼻窦的正常生理结构,保证功能性。

  • 标签: 内镜 开窗 上颌窦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颌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观察与护理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上颌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颌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其随访半年内的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60例患者共植入72枚种植体,经过半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红肿、上颌窦炎、上颌黏膜穿破等不良反应。72枚种植体在骨折愈合期内有5枚出现松动,种植的成活率为93.1%。结论在上颌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当中,进行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的不良反应,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对语言功能的影响程度较小,患者满意度十分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术 种植体植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上颌提升术中不植骨但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上颌后牙缺失并需行上颌内提升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不植骨,植入种植体统计79枚,对比患者术后即时和术后3个月时的X线片;结果64例患者患者在治疗后均无明显的不适感及相关并发症,且术后12个月内时种植体与周围骨结合效果良好,种植成功率为100%;结论行上颌内提升术同时植入种植体,手术创伤性较小,操作简便,且术后修复效果良好,种植体成功率较高,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和费用。

  • 标签: 上颌窦提升术 种植体 植骨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42例上颌牙源性囊肿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采取经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径路切除术的手术前后护理经验。术前加强心理护理、行为指导及完善术前准备,术后重视出血、溢泪与生命体征的观察,避免术后频繁打喷嚏,正确使用鼻腔冲洗器,重视鼻腔换药与冲洗以促进鼻粘膜生长恢复,术后重视病牙的治疗,对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及减少并发症有所帮助。本组所有术后患者无1例出现上颌囊肿复发,也未发生严重出血及鼻泪管损伤的情况。

  • 标签: 上颌窦牙源性囊肿 鼻内镜 护理
  • 简介:目的:寻求清除病灶的同时保存上颌黏膜和骨组织功能性的手术方法,应用数字化软件辅助设计手术方案,治疗突入上颌后份的牙源性囊性病变,并评价手术方法和术后反应。方法:回顾2011年12月-2014年12月牙源性囊性病变突入上颌后份的21例患者。应用Mimics软件进行术前设计,根据病变体积和位置采用不同术式。术式1“开窗骨板复位法”适用于病变体积大,超过颧牙槽嵴,且上颌前外侧壁无明显骨质破坏者;术式2“去骨开窗法”适用于病变体积小,近颧牙槽嵴者。手术方法评价包括麻醉效果、出血情况、根据术前设计是否可顺利清除病灶以及手术时间等:术后评价包括疼痛、肿胀和骨板存活情况等。结果:15例采用开窗骨板复位法,6例采用去骨开窗法。均在20min内成功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时间平均为3.72d;肿胀时间平均为7.67d;8例术后鼻腔渗血1-3d:1例患者术中见化脓性炎症,开窗骨板复位术后发生感染。CT复查见其余14例复位游离骨板均无明显吸收。结论:治疗牙源性上颌囊性病变时,应尽量保存腔黏膜和骨板;数字化辅助设计手术方案可以准确指导术中截骨范围:化脓性炎症者不适宜行开窗骨板复位法。

  • 标签: 牙源性上颌窦囊性病变 窦黏膜保存 数字化设计 骨板复位固定 超声骨刀
  • 简介:目的探讨经岩下途径栓塞海绵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海绵区DAVF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岩下插管,以微弹簧圈、ONYX-18胶栓塞海绵和瘘口。结果15例插管成功,DAVF均达到完全致密栓塞。术后多数病人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术后并发颞叶梗死1例,致左侧肢体偏瘫。10例于6~24个月行DSA检查,均无复发。结论经岩下途径栓塞可作为海绵区DAVF的首选常规治疗方法。

  • 标签: 动静脉瘘 海绵窦 岩下窦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骨骨膜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报道SP1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讨论。结果SP好发于婴幼儿和青年,常因头部皮下包块就诊,包块多见于中线附近。血管造影可见颅骨膜上或颅骨膜下的血管团通过许多粗细不等的板障静脉、导血管与颅内大静脉相沟通。镜下可见无肌层血管结构,少部分管腔内可见血栓形成。结论当头皮下有可压缩性的软性肿物,大小随颅内压力变化而改变,触诊发现肿物下方有颅骨缺损,此时应考虑SP的诊断,并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证实。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美观问题及预防自然破裂或者创伤引起大出血和空气栓塞。

  • 标签: 颅骨骨膜窦 海绵状血管瘤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