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学家们似乎变得越来越分裂和政治化。但是,阿格尼斯·阿诺德·福斯特(Agnes Arnold-Forster)指出,与其说是一个充斥着愤怒情绪和不专业沟通的新文化时期,不如说这是一个不同寻常且史无前例的时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阶段为2018年12月~2019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象73例,均为髌骨下极骨折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髌骨爪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Krachow法缝合联合钢丝垂直间断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住院时间、髌骨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爪行切开复位内固定、Krachow法缝合联合钢丝垂直间断固定两种方式对于髌骨下极骨折患者均有良好疗效,但是Krachow法缝合联合钢丝垂直间断固定避免了髌骨爪从髌骨下极骨折碎块间切出等情况的发生,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内固定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32例髌骨下极骨折(AO/OTA34-A1)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6例,观察组采取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Krachow缝合法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采用髌骨爪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本组获12~23个月,平均(16.2±0.30)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疼痛和屈伸活动范围(rangeofmotion,ROM)、B?stman评分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76±0.43)个月,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79±0.52)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两组术后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均无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观察组为(129.4±0.43)°,对照组为(129.1±0.51)°;膝关节B?stman评分,观察组为(29.6±0.23)分,对照组(29.4±0.20)分。结论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Krackow缝合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髌腱的完整性,以维持膝关节功能,操作方便,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对髌骨下极骨折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脂辅以低能量双极射频BodyTite在合并松弛上臂吸脂术的应用效果、术后满意度及并发症。方法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八科纳入66例女性患者,年龄22~53(28.3±6.9)岁,体质指数(23.8±3.4) kg/m2。先对设计术区进行吸脂处理,然后用BodyTite设备进行射频紧肤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评估疗效。结果6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上臂吸脂(288.6±95.6) ml,单侧上臂射频能量(4.2±1.1) kJ,手术时间(75.1±18.7) min。术后6个月,随访42例,患者自我评估满意39例,占92.8%,第三方评估满意37例,占88.1%。除1例出现皮肤水疱外,其余患者无血肿、血清肿及感染。结论两步法双极射频BodyTite治疗合并皮肤松弛的上臂脂肪堆积,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简介:一些研究显示移植肾的终末期肾疾病病人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HRQOL)明显高于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与健康人群的生存质量水平相似[1]。另一方面,HRQOL看起来不受年龄的影响,而受性别(女性的HRQOL较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共死亡指数(CI),功能水平,移植的时间和教育水平的影响[2]。事实上一些病人的疾病影响表现(SIP)分数很低。而且病人的心理范围分数高于生理范围的分数,这表明移植病人的心理社会问题比生理问题多。一些研究者也指出了这个问题。据报道65岁以上与65岁以下的肾移植病人的HRQOL之间无明显的区别,但透析病人的HRQOL在65岁以上与65岁以下的病人之间则明显不同。女性的分
简介:目的梳理"十一五"课题195例研究样本临床大数据,统计分析2000~2017年中医干预艾滋病毒/艾滋病文献中"艾滋病病因病机"、"临床证候"和"临床体质症状"信息熵,探寻影响中医干预HIV/AIDS主熵变量及相关性,有效减少HIV感染向AIDS病发的转化不确定性,延长HIV感染者带毒生存时间。方法对"十一五"课题中医干预试验组195例研究样本临床熵变量进行研究,采用降维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法消除干扰因素,确定影响中医药干预HIV/AIDS的主熵变量。结果①主要病因病机为正虚、毒邪、湿温痰湿和伏邪;②HIV以脾肺证型居多,AIDS以脾肾心型居多;③主要体质症状为咳嗽、气短乏力、发热畏寒、头胸腹疼痛、腹泻、皮肤病变(瘙痒)、出汗异常、消瘦、脱发、口味异常等;④HIV/AIDS主熵变量X5(L淋巴细胞)、X6(血小板PLT)、X10(CD4+计数)、X17.(带毒生存时间Y年)、X18(PRO量表)、X23(身体质量指数BMI);⑤X6血小板PLT和X17(带毒生存时间Y年)与X23(身体质量指数BMI)正相关,说明HIV/AIDS为消耗性疾病。结论①HIV组对AIDS组有熵变量贡献,说明HIV转化为AIDS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②中医药干预HIV/AIDS具有"既病防变"和带毒生存的作用;③正气损伤与邪气入侵是艾滋病发展变化的本质,正邪交争的动态变化凸现艾滋病变证丛生;④从研究结果来看,HIV向AIDS转变与体质质量密切相关。这意味着未来在深化中医药干预HIV/AIDS过程中,医者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体质质量相关指标(肺活量、肌肉含量、脂肪含量、睡眠时间扥)对HIV/AIDS熵积和熵增的影响。
简介:摘要观察性研究中往往存在未知或未测量的混杂因素,是流行病学因果关联研究中的重大挑战。本文介绍一种可以应用在观察性研究中的一种对未知/未测量混杂因素进行识别和效应评估的工具——“探针变量”。其主要可以分为暴露探针变量、结局探针变量以及中介探针3种形式,前2种不仅可以对未知/未测量混杂因素进行识别,也可以对其效应量进行估计,从而揭示真实的暴露与结局之间的关联。而中介探针则是针对“中介因子”进行控制,从而识别暴露和结局之间是否存在未测量混杂因素。该理论实践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探针变量”的选择和确定,不恰当的“探针变量”可能引入新的混杂,导致未测量混杂因素识别不准确。“探针变量”可以推荐作为观察性研究报告中的一项敏感性分析内容,有助于读者真实理解暴露与结局之间的关联,增加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证据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