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纳布啡在腰硬膜外阻滞术中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时,对减少寒战和牵拉疼痛的发生率的影响,并对其可能引发的副作用进行评价。方法:我们选择了在包头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期间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10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名患者。两组均接受腰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给予不同处理:观察组接受纳布啡静脉注射,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我们随后观察并比较了两组患者术后寒战、牵拉疼痛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寒战和牵拉疼痛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这些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此外,在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内,观察组的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纳布啡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寒战和牵拉疼痛的发生率,且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较小,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分析直肠癌回肠造口还纳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以期改善行临时性造口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状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7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既往开腹或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联合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术后3~6个月,行回肠造口还纳术。总结并分析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以降低直肠癌患者术后近期和远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结果:70例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效果均相对较好。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0~68mL、平均为(40.45±6.72)mL,手术时间为69~112min、平均为(82.35±8.45)min,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4~8d、平均为(6.06±0.87)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7d、平均为(5.75±1.17)d,术后住院时间为8~13d,平均为(9.58±1.56)d。术后近期并发症上出现1例吻合口瘘、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1例切口感染,术后远期并发症上出现1例粘连性肠梗阻。经对症干预治疗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在行直肠癌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应做好护理工作,术前指导患者严格做好肠道准备,术中密切关注生命体征,术后采取营养支持、早期康复运动、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等相关干预措施,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造口定位对造口并发症及造口还纳的影响 方法:对我科115例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者进行病历对照研究,分为对照组和术前定位组,其中术前定位组由造口治疗师进行术前造口定位。对照组无术前定位。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造口并发症及造口还纳并发症,比较两组差异。结果:术前定位组和对照组相比,粪水性皮炎发生率低,造口门诊诊疗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造口并发症及造口还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造口定位能减少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发生率,减少患者造口维护频率,提高造口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纳美芬联合脑血疏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为研究时间,并择取期间内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时间顺序予以分组,纳美芬治疗的对照组(40例)、纳美芬联合脑血疏治疗的观察组(40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统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血肿容积、GCS评分、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纳美芬联合脑血疏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容积、机体功能及神经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雄性巴马香猪的皮肤作为透皮渗透的材料,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表皮残留、皮内滞留、透过样品溶液,比较受试制剂与进口参比制剂透皮作用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地奈德乳膏4批受试制剂与1批进口参比制剂在雄性巴马香猪皮中24小时内地奈德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为0.463和0.461μg/cm 、0.524和0.496μg/cm 、0.456和0.520μg/cm 、0.496和0.466μg/cm ,单位面积累计最大透过速率分别为0.0193和0.0192μg /cm /h、0.0218和0.0207μg /cm /h、0.0190和0.0217μg /cm /h、0.0207和0.0194μg /cm /h;受试批制剂和进口参比制剂体外透皮比较的结果符合指导原则要求,透皮程度和速率符合外用制剂的一致性评价要求,且在雄性巴马香猪皮内药物滞留特征一致。
简介:摘要:评估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在宫腔镜下流产术中的麻醉和镇痛效果。方法:从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选择70例进行宫腔镜下流产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纳布啡联合丙泊酚麻醉和镇痛,另一组则接受常规麻醉和镇痛方法。记录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镇静水平更好,手术中的疼痛得到较好的控制。同时,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也表现出更少的镇痛需求。结论: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在宫腔镜下流产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和镇痛效果。其能够有效提供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控制,并减少术后的镇痛需求。这一结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恢复情况。然而,进一步研究和临床验证仍然需要进行以确认这一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方法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开始于2022年3月,结束于2023年3月,共计涉及研究对象60例,均为在我院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患儿,行分组讨论,按照系统随机抽样原则划分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研究对象30例,参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围绕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讨论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方法干预后,试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喉炎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患儿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将舒芬太尼+纳布啡联合干预法应用在下肢骨折患者的镇痛治疗当中,并对其镇痛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的时间区间为2022年5月-2023年8月,研究的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组方法为电脑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A组实施舒芬太尼单一干预法,B组实施舒芬太尼+纳布啡联合干预法,对比2组患者在术后1、6、12、24、48h的VAS、RSS评分情况以及PCIA按压次数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VAS、RSS评分在术后1h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的6、12、24、48h后观察A、B两组的评分,B组的RSS评分低于A组,说明B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5)。实施联合干预法的B组(17.07±1.82)(7.21±0.91)在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上都低于实施单一干预法的A组(23.22±3.21)(12.31±1.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芬太尼+纳布啡联合干预法应用在下肢骨折患者的镇痛治疗当中,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减少PCIA按压次数,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纳布啡与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对人流麻醉方案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无痛人流患者94例(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观察组(n=47)。对照组接受纳布啡+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接受纳布啡+米索前列醇+丙泊酚麻醉。分析对比2组宫颈扩张有效率、丙泊酚使用量、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扩张有效率97.87%(46/47)高于对照组80.85%(38/47,P<0.05);观察组丙泊酚使用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纳布啡与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进行人流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丙泊酚用量,缩短手术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纳络酮对ICU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GC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脑出血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用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醒脑静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GCS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两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疗程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络酮有利于ICU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昏迷状态,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