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能引起肠道准备质量差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肠镜检查的6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肠道准备质量的预测风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有672例患者,其中肠道准备良好组患者为545例,肠道准备较差组患者为127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指出能预测肠道准备质量差的风险因素为合并有糖尿病、肝硬化、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服用钙离子拮抗剂、有过腹部或盆腔手术史,将以上风险因素纳入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糖尿病(OR2.41,95%CI1.49~3.78),肝硬化(OR1.84,95%CI1.25~2.79),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OR4.21,95%CI1.85~8.64),有过腹部或盆腔手术史(OR1.79,95%CI1.27~2.91)与肠道准备质量差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合并有糖尿病及肝硬化、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以及有过腹部或盆腔手术是预测肠道准备质量较差的风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有关产科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管理的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风险管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满意度以及发生护患纠纷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高,发生护理纠纷的情况也比较少,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产科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不但可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还可以提高产妇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可以在今后产妇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病床相关跌倒风险认知与落实情况的现状,为减少病床相关跌倒提供依据与建议。方法2018年2~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临床护理人员130名,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护士对病床相关跌倒风险认知情况:7个条目的认知度均在30%以下,44.62%的护士完全不知道病床高度的标准,16.15%的护士十分清楚床垫的要求,27.69%的护士十分清楚病床之间距离,24.62%的护士十分清楚易致跌倒的药物因素;自测预防病床相关跌倒的24项措施中,75%能够完全做到即优良者有三项,分别是指导患者勿跨越床档下床(86.15%),发现床档床刹损坏及时维护(82.31%),对高危患者使用床档(75.38%);从未做到的前三项分别是夜间主动拉起床档(36.92%),床边备防滑垫28.46%,上下病床时提供脚蹬(27.69%)。结论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病床相关跌倒风险认知现状令人担忧,在自测落实措施方面未接受过相关知识教育的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建议护理管理者重视护理人员对病床跌倒风险相关知识的需求,将病床安全评估纳入跌倒评估的内容中,并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日常考核,从而提高护士认知水平,主动落实预防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子宫切除术的相关风险因素,综合评价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提出降低子宫切除率的具体对策措施;方法从多家医院收集产妇子宫切除病例80例。其中,行剖宫产子宫切除术者56例,行阴道分娩子宫切除术者24例(院内分娩12例)。另随机以5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但末行子宫切除术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样本。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率(4.61%)高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3.28%),剖宫产子宫切除率(0.18%)高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0.03%),且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率和子宫切除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提高接生技术及住院分娩率,是有效降低阴道分娩死亡率和子宫切除率的必然选择,围分娩期充分准备、适时切除子宫,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院前急救当中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自制院前急救风险问卷对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76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医护人员均认为患者信息不准确以及疾病的严重性、复杂性是最为主要的风险因素。工作年限在3年以下的医护人员认为更多的风险来自于客观以及他人因素,工作年限在4年及以上的医护人员则具有更多共识,其可清楚意识到自身原因所带来的风险。结论强化并规范院前急救流程,同时着重强调重点风险环节的管理,定期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促使其可准确识别各类风险,提高医护人员对于风险的预见性。同时告知医护人员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以及积极配合。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眼科护理中的存在风险的相关因素以及对其的防范措施。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眼科住院护理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探索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2012年7月我院开始实施眼科护理的安全性系统改革,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加强舒适护理,并根据患者个体的差异,进行个性化护理。观察护理前后安全性问题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经过分析,采取安全性系统改革前,护理安全性问题发生率为2.5%,改革后安全性问题发生率仅为0.8%,患者满意度也从原来的80.1%升高至96.3%,两组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眼科的特殊性,其护理存在着较多风险,通过加强对眼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安全防范,能有效促进护患的沟通交流,改善病房环境,促进病人康复,提升医护专业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以提升儿科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7月所收治的120例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所收治的12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了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对照组未实施防范措施,然后对2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投诉率(1.7%)比对照组(14.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8.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存在一些护理风险因素,对此,需针对所存在的护理风险,予以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降低护理风险,提升儿科护理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