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应用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治疗早期完全性面瘫后的静态对称性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应用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修复早期完全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静态口角歪斜程度(即口角静态对称性)将患者分为2组,口角轻度不对称(Ⅱ级)为A组,重度不对称(Ⅲ级)为B组。在术前和术后1年随访时,通过Terzis微笑功能评级量表评估患者面部肌肉收缩活动情况,分为Ⅰ、Ⅱ、Ⅲ、Ⅳ、Ⅴ级,级别越高,面部肌肉收缩越好,与健侧面部肌肉动态对称性越好;通过口角静态对称性评级量表评估患者口角静态对称性,分为Ⅰ、Ⅱ、Ⅲ、Ⅳ级,级别越高对称性越差;通过Face-gram软件测量健侧和患侧口角位置垂直向差值(D1)和水平向差值(D2),客观评估术后面部静态对称性效果。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A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3.5±8.1)岁;B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40.6±9.6)岁。2组在性别、年龄、瘫痪侧构成、瘫痪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患者术前Terzis微笑功能评估均为Ⅰ级,术后1年A组中有30.%(9/30)达Ⅲ级,70.0%(21/30)达Ⅳ级,B组中35.7%(10/28)达Ⅲ级,64.3%(18/28)达Ⅳ级,2组微笑功能均比术前明显改善,且组间微笑功能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角静态对称性评分量表显示,术后1年A组中有73.3%(22/30)口角静态对称性评分达到Ⅰ级,26.7%(8/30)仍为Ⅱ级;B组中有39.3%(11/28)达Ⅰ级,42.9%(12/28)达Ⅱ级,17.8%(5/28)仍为Ⅲ级。A组达到面部静态对称效果(Ⅰ级)的比例较B组高(P<0.01)。术前和术后1年,A组D1值分别为(5.27±0.74) mm、(2.24±0.57) mm,B组D1值分别为(8.22±1.37) mm、(4.42±0.95) mm,A组D2值分别为(6.11±1.18) mm、(2.98±1.13) mm,B组D2值分别为(8.84±2.16) mm、(5.24±1.85) mm, D1值和D2值组内术前后比较、组间术前比较、组间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适用于不同程度口角不对称的早期完全性面瘫患者,在明显改善面部动态对称性的同时,可显著提高其静态对称性;术前口角不对称程度可能会影响术后的面部静态对称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扫描时间,提高颞颌关节组成结构及病变细节的分辨率,动静结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采用3.0T磁共振,32通道头颈高分辨线圈,双侧同时扫描静态闭口、张口的斜矢状位和斜冠状位,快速动态扫描单侧正矢状位。结果 高分辨静态颞颌关节结构显示清晰,双侧同时扫描无交叉伪影,快速动态扫描能清楚显示颞颌关节的运动过程。结论 高分辨静态及快速动态颞颌关节磁共振扫描方法,能更清晰地分辨颞颌关节组成结构及病变细节,FOV为10cmx10cm冠位成像,双侧同时扫描,提升了扫描速度,小FOV规避了交叉伪影,结合快速动态采集,提高了颞颌关节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
简介:摘要根管治疗及根尖手术是处理牙髓根尖周病的常规方法。相比裸眼操作,口腔手术显微镜的普及和应用有效提高了治疗精准度及预后。然而,在面临严重根管钙化、根尖周病损定位困难或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等复杂情况时,即使经验丰富的术者在进行显微牙髓治疗的过程中也存在风险因素。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动静态导航技术为应对疑难复杂牙髓根尖周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新模式,即通过锥形束CT拍摄、口内扫描、结合导航软件设计手术虚拟入路,继而在三维打印导板或实时导航设备的辅助下进行精准根管治疗或根尖手术。本文对导航牙髓治疗的分类、特点以及国内外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肾脏低温机械灌注(HMP)与静态冷保存(CS)的医疗费用,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CENTRAL(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万方等所有肾脏HMP与CS的医疗费用对比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搜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以确定符合条件的文献。提取并分析文献中HMP和CS费用的数据,以描述性方式报告结果。结果共纳入10篇报道HMP和CS费用的文献。结果显示,在扩大标准供肾组中,HMP相比CS首次住院费用更低。HMP相比CS可能长期费用更低。其费用低可能与移植肾功能延迟(DGF)发生率降低有关。结论HMP可以带来医学和经济学效益,HMP相比CS的费用优势可能与供肾质量改善以及DGF发生率降低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腹压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低腹压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标准腹压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结果:在围术期指标中,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两组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循环指标方面,气腹后30min,实验组在心率、气道峰压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行标准腹压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腹压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低腹压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标准腹压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结果:在围术期指标中,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两组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循环指标方面,气腹后30min,实验组在心率、气道峰压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行标准腹压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CEUS和99TcmO4-甲状腺静态显像诊断良恶性甲状腺低回声结节。方法:对2020年3月-2022年2月在我院经病理诊断确定为甲状腺低回声结节的13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对其使用CEUS和99TcmO4-甲状腺静态显像加以诊断,并统计分析其临床诊断结果。结果:本研究130例患者中,经术后病理诊断查出136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有86个,恶性结节有50个。通过对比99TcmO4-甲状腺静态显像与CEUS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两种检测方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和99TcmO4-甲状腺静态显像均可诊断良恶性甲状腺低回声结节,相较而言,CEUS的临床诊断结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静态肝素化预冲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到2022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5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对其分组,其中27例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在前者基础上对研究组(27例)实施静态肝素化预冲干预,观察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预冲效果,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凝血指标,研究组均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静态肝素化预冲干预有着极为理想的效果,可以改善其凝血状态,并提高对其预冲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态和动态盆底MR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估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尿道形态及功能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临床诊断的28例女性SUI患者作为SUI组,同期选取年龄匹配的女性健康志愿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行静态和动态盆底MRI和DTI。在静态MRI上测量尿道中段内、外括约肌厚度和功能尿道长度(FUL),在动态最大力排相上测量FUL并计算静动态FUL差值,观察静动态MRI上是否存在膀胱颈漏斗征及尿道开放征。对DTI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尿道括约肌复合体肌纤维束图像,观察图像并测量尿道中段环形括约肌、中央纵行肌肌纤维的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及3个特征值(λ1,λ2,λ3)。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UI组与对照组间静态和动态MRI测量值、DTI参数的差异,采用χ²检验比较2组MRI征象的差异。结果SUI组尿道中段外括约肌厚度、静态及动态FUL均小于对照组(t=-3.95、-5.72、-8.41,P均<0.001);SUI组静动态FUL差值大于对照组(t=4.41,P<0.001);SUI组静动态膀胱颈漏斗征及动态尿道开放征出现率高于对照组(χ²=23.09、22.25、26.59,P均<0.001)。SUI组尿道中段环形括约肌FA值小于对照组(t=-3.48,P=0.001),ADC、λ2、λ3值大于对照组(t=3.19、2.15、2.06,P=0.002、0.038、0.046);2组间尿道中段纵行肌DTI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态和动态MRI及DTI能够客观评估SUI患者尿道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尿道中段外括约肌厚度变薄,FUL缩短及环形括约肌纤维束微结构被破坏是SUI患者尿道的主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