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复次,施有二种:有净、有不净。不净施者,直施无所为,或有为求财故施,或愧人故施,或为嫌责故施,或畏惧故施,或欲取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狂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贵故应施,或诤胜故施,或妒嗔故施,或懦慢自高故施,或为名誉故施,

  • 标签: 佛言 言祖语
  • 简介: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阐提等亦有佛性。一阐提者无有善法。佛性亦善,未来有故。一阐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定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譬如人家有乳酪,有人问:有酥耶?答言:有.酪实非酥,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有酥。众生亦尔,悉当有心,有心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 标签: 一阐提 佛性 善男子 义故 三藐三菩提 善法
  • 简介: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

  • 标签: 空华 世尊 知见 有为空 无漏 大佛顶首楞严经
  • 简介: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其中辈者,虽不能行

  • 标签: 无上菩提 不退转 七宝华 三辈 诸天 见佛
  • 简介:善男子:善知识者,如慈母,出生佛种故。如慈父,广大利益故。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如教师,示其菩萨所学故。如善导,能示波罗密道故。如良医,能治烦恼诸病故。如雪山,增长一切智药故。如勇将,殄除一切怖畏故。如济客,令出生死瀑流故。如船师,令到智慧宝洲故。

  • 标签: 一切智 善男子 宝洲 生佛 波罗密 善导
  • 简介:辛丑孟春十日,予随例入浴,失足沸汤中,从踵及股。既而调治乖方,逾两月而后愈。虽备历诸苦,而于苦中照见平日过咎,生大惭愧,发菩提心。盖平日四大无恙,行坐隧意,眠起随意,饮食随意,谈笑随意,不知其为人天大福也。安享此福,无复思念六道众生,且我此一饷安乐时,地狱众生,挫烧舂磨者,不知几许苦矣!饿鬼众生,饮铜食血者,不知几许苦矣!畜生众生,衔铁负鞍、刀割鼎烹者,不知几许苦矣!纵得为人,而饥寒逼迫者、服役疲劳者、疾病

  • 标签: 过咎 汤中 不退转 本空 六道 佛所
  • 简介:祖语依佛典有三种三宝:一曰性体三宝,二曰圣贤三宝,三曰住持三宝。三宝者,“佛宝”、“佛法宝”、“佛法僧宝”是也。何为住持三宝?依像而见之佛,塔寺是也;依书而传之法,藏是也;依律而住之僧,丛林是也。而此住持三宝,又依僧宝而住。僧宝清高,佛法兴盛;...

  • 标签: 三宝 住持 太虚大师 礼乐 佛教 佛法
  • 简介:佛告善生,有四亲可亲,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云何为四?一者止非,二者慈愍,三者利人,四者同事。是为四亲可亲,多所饶益为人救护,当亲近之。善生,彼止非有四事,多所饶益为

  • 标签: 善生 灵峰宗 藕益 能所 长阿含经 双修
  • 简介:五祖演和尚曰:今时丛林学道之士,声名不扬,匪为人之所信者,盖为梵行不清白,为人不谛当。辄或苟求名闻利养,乃广衒其华餙,遂被识者所讥,故蔽其要妙,虽有道德如佛祖,闻见疑而不信矣。尔辈他日若有把茅盖头,当以此而自勉。(《与佛鉴佛果书》)

  • 标签: 利养 梵行 谛当 弘一 禅林宝训 学道
  • 简介:(赵州从谂禅师)问南泉(普愿禅师):“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否?”南泉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时如何知是道?”南泉曰:“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

  • 标签: 南泉 从谂 普愿 先用后照 无记 义玄
  • 简介:祖语今之知识,每于利者令参禅,钝者令念佛;是参禅惟被上机,念佛惟为中下也。夫禅不曲被中下,则谤禅;念佛不被上机,则谤教。禅教俱谤,扇以成风,遂令禅作虚名,念无实行,可悲也!讵知参禅、念佛及修教观,各有夙根;一一根性,各分三品:禅门第一品人,触著便...

  • 标签: 自心 自性 夙根 三谛 密养 三观
  • 简介:闻夫法外之异见易除,法内之异见难涤。慈氏所谓谤菩萨藏,说相似法也。净土法门,如大、小、权、实诸疑,皆自外来者也。胥徒入境,望为敌国,壁垒虽坚,而亦可攻。唯认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者,以虚妄识神为自性,以胸中缘影当唯心,痴守迷情,妄拨身土,此身内发者也。以法谤法,真似难明,袭我旌旗而来,人皆认贼为己。在昔像季,此说尚未炽然,末法渐深,毒气渐惨。古今师匠,未有认定此疽以为时证(症)而专治之者也。……良以自性二语,乃诸祖诚,天下古今所共据。奸生肘腋,多易忽难图,举国

  • 标签: 自性 慈氏 像季 末法 外来者 夫法
  • 简介:祖语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不知来处,谓之生大;死不知去处,谓之死大。只遮(这)生死一大事,乃是参禅学道之喉襟,成佛作祖之管辖。三世如来,恒沙诸佛,千变万化,出现世间,盖为此生死一大事之本源。西天四七,唐土二三,以至天下老和尚,出没卷舒,逆行顺化,...

  • 标签: 参禅学道 三十年 二十年 黄檗 顺化 特载
  • 简介:<正>道教经典。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或称《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由《元始洞玄灵宝本章》、《元洞玉历章》和《前序》、《中序》、《后序》及《元始灵书》上、中、

  • 标签: 量度 道教经典 寇谦之 葛洪 太极 注解
  • 简介:一净土三(《无量寿》二卷,康僧铠译;《观无量寿》一卷,畺良耶舍译;《阿弥陀》一卷,鸠摩罗什译)是日本净土宗开祖法然上人所定该宗的根本经典,也是日本现在净土教各宗派尊奉的正依经典。中国佛教大德对《无量寿》、《观无量寿》和《阿弥陀》虽然历代都有分别疏释弘扬,但把这三并称为“净土三”,可能是在明末清初。近代中国净土教广为流传的却是《净土四》或《净土五》。《净土四》是指三之外再加上《华严·普贤行愿品》,《净土五》则是四之外再增加《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标签: 净土五经 日本净土宗 无量寿经 普贤行愿品 三经 阿弥陀
  • 简介:<正>黄宗羲于《明儒学案》卷四八,介绍崔铣的著作《松?寤》时,一共引了四条资料,其中三条均有错误,全文是:夫正物之谓格,至理之谓物,今之异言也,则心当何正?而至善有别名乎?孟子曰“良知良能”,知能心之用也,爱敬性之实也,本诸天,故曰良。今取以证其异,删良能而不攀,非霸儒欤?孟子曰:“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而已矣。”条目不具,奚以求心?故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出门如见

  • 标签: 黄宗羲 异端 明儒学 良知良能 子曰 订正
  • 简介:诤,顾名思义是以相争.有人一听到"相争"两字,就条件反射地说:不好,教会里不宜争吵.但这里的相争,不是那种伤感情的争,也不是争吵而是争论.善意的争论能争出民主,争出真理.以相争,意思指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把一个问题从多方面考虑,对解决问题只有好处.教会不是搞一堂的地方,但却是容易搞一堂的地方.所以,要诤,要给"诤"留有空间.

  • 标签: 基督教 教会工作 民主制度 工作态度
  • 简介:哲学诠释学面对的基本问题是语言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对这个基本问题的看法上,中国哲学发展了不同于西方哲学诠释学的传统,即突出了人的主体性问题,西方哲学诠释学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道与,而中国哲学诠释学关注的问题则有四个:道、、智、境。中国哲学诠释学具有逻辑的自足性与自治性,它在历史的展开过程中呈现为思想理论的圆环。

  • 标签: 哲学诠释学 "原型" 意像语言 智的直觉 无我之镜
  • 简介:<正>道教经典。全称《老子西升》。撰人和成书时代不详。南宋赵希弁《昭德先生读书后志》称该系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而成。但该首称“老君西升,开道竺乾,号古先生”,明显具有老子化胡的崇道抑佛思想:且引用“三业”、“六根”等佛教用语,成书当在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之后。而葛洪《神仙传》中已提及此,可知为汉末魏晋间道士所作。

  • 标签: 老子 成书时代 道教经典 关令尹 佛教传入 神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