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视频电图检查鉴别外周眩晕和中枢眩晕的诊断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眩晕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均行视频电图检查,根据结果对外周眩晕和中枢眩晕进行鉴别。结果本组中枢眩晕患者42例(52.5%),外周眩晕患者38例(47.5%)。结论视频电图检查鉴别外周眩晕和中枢眩晕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

  • 标签: 外周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视频眼震电图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循环梗死性孤立眩晕的误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2例确诊的后循环梗死性孤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初诊与确诊情况。结果初诊时确诊后循环梗死者17例(32.6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1例(40.38%),前庭周围眩晕10例(19.23%),梅尼埃病2例(3.85%),前庭神经炎(3.85%)。入院后经病史与危险因素查询、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头颅MRI、MRA与颈部超声检查等均确诊为后循环梗死性孤立眩晕。结论通过病史检查、体格与常规实验室检查、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方法最终全部确诊,及时纠正治疗,无1例死亡,表明检查流程的规范化、病史与危险因素的重视能够为后循环梗死性孤立眩晕提供有效的诊断基础。

  • 标签: 后循环梗死 孤立性眩晕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PCIV)与偏头痛眩晕(MV)两组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其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患有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疾病的患者52例,患有偏头痛眩晕疾病的患者48例,分为两组疾病进行临床观察,同时主要采取后循环缺血(PCI)的高危因素检查检查和高刺激率听脑干反应(ABR)检查及头颅MRI等检查方法,分析其各自的特征体现。结果52例PCIV患者,血压异常21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9例;血管超声异常23例;突然起身眼前发黑或头晕8例;高刺激ABR异常17例;5例头颅MRI异常(腔隙梗死)。48例MV患者,运动病41例,运动敏感17例,畏光或(和)畏声25例,偏头痛31例,动异常13例,MRI异常3例,高刺激ABR异常36例。结论通过对PCIV和MV两组患者的症状分析,可见M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比PCI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小,PCI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血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动脉硬化等;而M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运动病、运动敏感、发作时畏光或(和)畏声。头颅MRI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高刺激ABR不能作为PCIV与MV的鉴别点,但对与其他类型眩晕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后循环缺血单发性 眩晕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检查与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球形病变对比。方法选取我院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患者一共(102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1日,将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51例观察组患者进行CT检查,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普放检查。结果观察组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患者的检出率88.24%与对照组76.47%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患者的特异性84.31%和敏感度82.35%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将CT检查与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球形病变的效果对比,CT检查具有较大优势,其检出率、特异性和敏感度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CT检查 普放检查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青光睫状体炎综合的临床表现,研究发病原因和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4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青光睫状体炎综合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青光睫状体炎综合的临床表现,并研究发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在本研究当中的56例患者当中,存在有7例患者首诊出现误诊,对所有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8周,长期的观察发现这种病情每年的发作次数并不相等,而且存在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人而异的,患者每次发病的时候没有明确的诱因。本研究当中有8例患者经过反复发作后药物控制不佳,患者出现了视野和实盘改变的情况,为患者选择了外滤过手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青光睫状体炎综合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单眼复发性的睫状体炎,患者有眼压升高的情况,大多数都存在有反复发作的症状。多数患者不会出现视野和石板改变的情况,临床上应该重视该疾病的误诊,必须做好相关的诊断和鉴别工作,要长期对患者的视野和实盘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对患者的视功能产生持续的损害。

  • 标签: 青光眼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就CT平扫征象检查对于孤立肺结节(SPN)的诊断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0例确诊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且运用常规64排螺旋CT机来对患者进行平扫,筛选其对良恶性判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个征象以及组合征象,从而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之中,经CT平扫检查其诊断效能最高的三种为分叶、毛刺以及胸膜凹陷,其中胸膜凹陷的敏感度与阳性预测值最高,而在恶性SPN中,同时呈现出分叶、短毛刺以及胸膜凹陷三种线性的概率最低。结论CT平扫检查对于SPN患者的诊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且能够为多数SPN的良恶性进行准确诊断,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检查 诊断效果
  • 简介:上接2018年第2期第75页(5)表炎症评分眼红是门诊常见病,多数由干引起。设备可自动分析球结膜及睫状充血并分级。标准化、量化的结膜和睫状体充血等级分析,便于用药疗效观察和治疗隨访。总之,综合分析可进行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测量,以及睑板腺拍摄脂质层观察。2.综合分析仪检查方法眼表综合分析仪主要由一个Placido盘、一个操纵杆及一台安装有Phoenix软件的电脑所组成。

  • 标签: 分析仪 眼表 检查技术 Placido盘 泪膜破裂时间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孤立纤维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对临床发现的输尿管SFT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输尿管SFT具有症状不明显、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上不易与输尿管其他良性肿瘤相鉴别的特点。免疫组化检测Vimentin、CD34、bcl-2为主要阳性标志物,S-100、CK、NSE、Actin阴性有助于与神经纤维、平滑肌及间皮源肿瘤相鉴别。手术效果良好,随访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输尿管SFT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较独特的病理表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生物学行为不肯定,需长期随访。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输尿管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电图(VNG)检查在中枢眩晕和外周眩晕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眩晕患者行VNG检查,对中枢眩晕和外周眩晕进行鉴别诊断。结果150例患者行VNG检查,外周眩晕患者79例(53.5%),中枢眩晕18例(11.5%),?位置试验阳性15例(10.3%)其他原因不明的眩晕例38(24.7%)。结论视频电图检查对中枢眩晕和外周眩晕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操作过程受检查者自身因素,药物影响及检查者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经验均可以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

  • 标签: VNG检查 中枢性眩晕 外周性眩晕 检查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 CT与普通放射检查对肺部孤立球形病变 的 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 2016 年 8 月到 2017 年 7 月确诊的 70 例 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患者进行 CT 检查与普通放射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结果:使用 CT 进行检查,检出率明显高于 普通放射检查。结论:使用 CT 对 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准确率明显较高,可为医生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 标签: CT 普通放射检查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孤立第四脑室(trappedfourthventricle,TFV)又称第四脑室积水,本病临床少见,少数为先天性,多数为后天性,后天性孤立第四脑室多继发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炎、脑室出血等。2016年我科收治了1例继发性孤立第四脑室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女,40岁,以"延髓肿瘤切除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后1个月,行走不稳、头晕1周"为主诉于2016年9月入院。

  • 标签: 孤立性第四脑室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干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诊断肺内恶性孤立小结节的效果及其像特征。方法对76例肺内恶性孤立小结节患者进行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照,分析恶性孤立小结节的CT诊断符合情况及其像特征。结果CT诊断恶性孤立小结节39例,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92.9%。胸膜凹陷、血管束集、毛刺、引流线、分叶、棘突、细支气管充气等CT征象的占比以恶性孤立小结节居多,与良性孤立小结节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5例(83.3%)同时具备有3种以上影像像,25例(59.5%)同时具备有4种以上影像像。结论CT诊断恶性孤立小结节的符合率较高,根据影像学像的典型特征进行鉴别,准确判定孤立小结节的良、恶性,有助于减少恶性肺结节的漏诊和误诊。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诊断 恶性 影像学征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难治肾病综合的临床处理策略。方法选我院收治的91例难治肾病患者,利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处理,对照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处理,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肾功能、血脂指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肾功能、血脂指标等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人数较对照组少。结论在诊治难治肾病综合过程中采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副作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吗替麦考酚酯 泼尼松
  • 简介:摘要目的辨识与诊断肺内孤立结节(SPN)与早期肺癌的影像资料,以提升早期肺癌检出率。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影像学检查的76例SP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与总结。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76例患者中,肺癌56例,肺结核12例,炎结节5例,错构瘤3例;肺上叶前段、右中叶为肺癌多发部位,CT表征主要是分叶、胸膜凹陷、短毛刺、血管集束。结论对SPN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并明确SPN与早期肺癌征象,能够进一步提升两者鉴别精确,SPN患者应主动进行健康检查,以确保疾病发现与治疗及时

  • 标签: 肺内孤立性结节 早期肺癌 影像学检查 诊断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结节的诊断。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应用飞利浦多层螺旋CT诊断肺内孤立结节80例,对其进行定期随访,将CT诊断结果与随访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80例肺内孤立结节的CT检出率为100%,其中CT诊断良性结节77例(病理结果符合74例)、恶性结节3例(病理结果符合的3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尽量减少容积效应的影响,更好地显示肺结节的界面以及内部结构,对肺内孤立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内孤立性结节 良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后循环缺血性孤立眩晕患者应用四种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对比。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治疗的90例后循环缺血性孤立眩晕患者作为甲组,另选择同期接收治疗的90例非后循环缺血性孤立眩晕患者作为乙组,两组均应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改良弗明汉卒中量表(FSP)评分、ABCD2评分、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ICVD)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评定,观察对比其结果。结果(1)甲组ESRS中位数偏高者所占比例为13.33%,FSP中位数偏高者所占比例为34.44%、ABCD2中位数偏高者所占比例是12.22%,ICVD中位数评分偏高者所占比例是13.33%,均分别高于乙组的1.11%、15.56%、1.11%、1.1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FSP评分、ESRS评分、ABCD2评分、ICVD评分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眩晕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依次是72.22%、66.67%、、68.89%、70.00%,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FSP评分、ESRS评分、ABCD2评分、ICVD评分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眩晕均有较高的预测与诊断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风险评分 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 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