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脑部快速动脉自选标记(fast arterial spin labeling, Fast ASL)成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前瞻性采用对比分组分析法和随机分组分析法两种方法进行受检者分组、数据收集与分析。采用3.0 T临床科研型磁共振仪,16通道头部相控阵线圈进行受检者的Fast ASL/ASL成像和常规磁共振序列[T1WI、T2WI、T2压脂液体抑制反转恢复(T2 fat saturation and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T2 fs FLAIR)]、功能与血供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增强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PW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的数据采集。对比分组分析法组25例受检者分别进行两种采集方案(Fast ASL和ASL)的图像采集并进行后处理重建分析。随机分组分析法组200例受检者,按照检查时间顺序交替进行随机分组各100例,进行单种采集方案(Fast ASL或ASL)的图像采集并进行后处理重建分析。采用GE AW 4.6后处理工作站functool软件包的3D ASL进行后处理,并对半定量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图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及结果评价,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分组分析法组中,Fast ASL组和ASL组的CBF图像质量得分分别为(4.32±0.55)、(4.72±0.54)分;两组数据配对存在相关性,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CBF结果与相应PWI结果均存在相关性(P均<0.001),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1.00、0.57);Fast ASL组无灌注异常者和灌注异常者、反映灌注情况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例(88.2%)和17例(75.0%),ASL组分别为7例(94.1%)和18例(75.0%),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84)。随机分组分析法组中,Fast ASL组和ASL组的CBF图像质量得分分别为(4.30±0.50)、(4.75±0.46)分;两组数据方差不齐(P=0.04),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CBF结果与相应PWI结果均存在相关性(P均<0.001),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4、0.21);Fast ASL组无灌注异常者和灌注异常者、反映灌注情况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4例(90.5%)和66例(75.7%),ASL组分别为23例(91.4%)和77例(84.2%),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8)。无论是哪一分组方法的结果,Fast ASL组CBF的图像质量得分均略低于ASL组的,反映灌注情况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略有差异,但均能显示并区分灌注异常灶。结论优化参数后的Fast ASL成像,可获得脑部半定量的CBF图,可以明确区分脑组织正常与异常灌注区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准确的脑部灌注信息,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采集时间可以缩短一半,对于无法耐受的受检者,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CBF效果,达到图像质量控制与采集时间的平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简介: 灌注(perfusion)是指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维持组织器官的活性和功能,灌注异常是许多器官疾病的病理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脑梗死组),其中脑梗死组根据溶栓后有无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35例)和无出血转化组(49例)。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都经磁共振3D-pCASL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在常规MRI序列图像上呈现大脑半球大片低灌注区,远端血管分支未见显示,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ADC图像均表现为明显低信号。脑梗死患者病灶位于右侧大脑半球者54例,病灶位于左侧大脑半球者30例。脑梗死核心区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绝对值和ADC值较对侧镜像区降低,且两侧rCBF绝对值和ADC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以3D-pCASL图像后处理参数rCBF进行ROC曲线分析,ROC下面积为0.915。出血转化组患者脑梗死核心区边缘rCBF绝对值和ADC值较无出血转化组高(P<0.05),以3D-pCASL图像后处理参数rCBF进行ROC曲线分析,ROC下面积为0.926。结论磁共振3D-pCASL可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病灶的血液动力学状态的信息,结合rCBF可客观反映脑组织缺血梗死灌注改变,并对治疗后出血转化的预判有一定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多标记后延迟时间(Multi-PLD)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分析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及脑解剖亚区(56对)血流灌注正常参数范围,并探讨左右、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方法2020年11月—2020年12月间招募本地42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男性25名、女性17名,年龄23~74(38±14)岁,行7个PLD的ASL成像,其中青年组21名,男性15名、女性6名,年龄23~35岁;中老年组21名,男性10名、女性11名,年龄36~74岁。数据通过Cereflow软件离线处理得到动脉到达时间(ATT)和校正过的脑血流量(CBF)及脑血容量(CBV)灌注参数,再利用SimpleITK标准化函数根据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AAL)对计算的灌注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最终得到脑解剖亚区的CBF、ATT、CBV灌注参数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及各脑解剖亚区左右两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灌注参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灌注参数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大脑半球及多个脑解剖亚区62.5%(35/56)CBF、44.6%(25/56)CBV值表现为右侧高于左侧,多个脑解剖亚区28.6%(16/56)ATT值表现为左侧高于右侧。小脑半球CBF[(35.30±8.31)比(34.34±7.53)ml·100g-1·min-1,P=0.021]、CBV[(0.47±0.11)比(0.45±0.09)ml/100g,P<0.001]、ATT[(1.30±0.10)比(1.24±0.11)s,P<0.001]均表现为左侧高于右侧。女性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及多个脑解剖亚区50.0%(28/56)CBF值高于男性,83.9%(47/56)ATT值<男性(P值均<0.05),CBV值仅在5组脑区(枕上回、枕中回、枕下回、顶上回、小脑7b区)高于男性(P值均<0.05)。青年组大脑半球及多个脑解剖亚区44.6%(25/56)CBF、33.9%(19/56)CBV值均高于中老年组(P值均<0.05)。青年组多数脑区的ATT值虽低于中老年组,但仅在直回(P=0.026)及中央旁小叶(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脑半球的CBF(r=-0.430,P=0.005)、CBV(r=-0.327,P=0.035)与年龄呈负相关。多数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解剖亚区的CBF(24/25,r范围-0.497~-0.343,P值均<0.05)、CBV(16/19,r范围-0.474~-0.322,P值均<0.05)与年龄均呈负相关,ATT与年龄呈正相关(直回:r=0.311,P=0.045;中央旁小叶:r=0.392,P=0.010)。结论Multi-PLD ASL成像可以精确地定量分析脑组织血流灌注信息,多个脑解剖亚区灌注参数在不同侧别、性别及年龄组间存在差异,并且多数不同年龄组间存在差异脑区的灌注参数与年龄存在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成MRI(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MRI)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three dimension arterial spin labeling, 3D-ASL)在鉴别胶质瘤复发和假性进展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高级别胶质瘤并术后辅以放化疗后出现异常强化灶患者病例38例。将入组病例按修订版脑胶质瘤治疗反应评估标准分为复发组(22例)和假性进展组(16例)。所有患者均行3D-ASL及syMRI序列扫描。测量异常强化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及增强后T1值(T1-Gd)、T2值(T2-G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复发组和假性进展组各参数的差异,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评价各参数及其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复发组T1-Gd低于假性进展组T1-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2-G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CBF值高于假性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1-Gd、CBF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882、0.916, T1-Gd联合CBF值的AUC为0.951。结论syMRI联合3D-ASL有助于无创鉴别脑胶质瘤复发和假性进展,且诊断效能优于单一MR参数。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pCASL)技术探讨成人烟雾病出血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材料与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2例出血型或缺血型成人烟雾病患者共计38个阳性征象半球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出血半球21个、缺血半球17个,均在发病3个月内进行pCASL检查,在半卵圆中心层面及阳性征象层面选取病变周围区域、同侧额叶、颞叶进行感兴趣区测算获得pCASL-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pCASL-动脉脑血容量(arterial cerebral blood volume,aCBV)、pCASL-动脉通过时间(arterial transit time,ATT)数值,出血组和缺血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出血型大脑半球共计21个,病变周围测算aCBV、ATT及CBF分别为(1.01±0.22) mL/100g、(1.53±0.98) s和(37.88±6.19) mL/(100 g·min),额叶测算aCBV、ATT及CBF分别为(1.23±0.31) mL/100g、(1.55±0.15) s和(47.03±13.78) mL/(100 g·min),颞叶测算aCBV、ATT及CBF分别为(1.28±0.30) mL/100g、(1.54±0.12) s和(51.91±13.96) mL/(100 g·min);缺血型大脑半球共计17个,病变周围测算aCBV、ATT及CBF分别为(1.11±0.24) mL/100g、(1.46±0.35) s和(49.27±14.13) mL/(100 g·min),额叶测算aCBV、ATT及CBF分别为(1.17±0.30) mL/100g、(1.51±0.37) s和(43.17±14.63) mL/(100 g·min),颞叶测算aCBV、ATT及CBF分别为(1.21±0.35) mL/100g、(1.50±0.40) s和(49.25±20.85) mL/(100 g·min)。(2)出血型与缺血型相比,病变周围区CBF值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BV及A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额叶及颞叶pCASL灌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pCASL上脑灌注较缺血型烟雾病更低,pCASL可以检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血流衰竭程度,监测周围额颞叶细微的缺血变化,为进一步通过监测血流动力学情况预警再出血发生提供研究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延迟时间的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评估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代偿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1.5 T高场核磁共振(MR)扫描仪对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24例进行多序列头颅MR检查。比较患者在标记延迟时间(PLD)=1.5 s与PLD=2.5 s时梗死区与对侧正常区的脑血流量(CBF)值的变化,根据患者3D-ASL(PLD=1.5 s与2.5 s)测量的病灶面积差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代偿较强组与侧支循环代偿较弱组。比较患者入院时、入院15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PLD=1.5 s时3D-ASL测量结果显示,患者梗死区的CBF值为(33.70±20.83)mL/(100 g×min),明显低于对侧正常区(PLD=1.5 s)CBF值的(49.93±13.13)mL/(100 g×min)(t=3.229,P<0.05)。PLD=2.5 s时3D-ASL测量结果显示,患者梗死区的CBF值明显提高[(58.26±23.50)mL/(100 g×min)比(33.70±20.83)mL/(100 g×min)](t=3.831,P<0.05),对侧正常区的CBF值也显著提高[(68.29±14.03)mL/(100 g×min)比(49.93±13.13)mL/(100 g×min)](t=4.681,P<0.05),此时患者的梗死区CBF值仍明显低于对侧正常区[(58.26±23.50)mL/(100 g×min)比(68.29±14.03)mL/(100 g×min)](t=1.795,P<0.05)。侧支循环代偿较弱组(12例)患者在入院当天,Bathel指数明显高于侧支循环代偿较强组(12例)[(90.42±10.50)比(67.92±27.57)](t=2.642,P<0.05),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侧支循环代偿较强组[(1.25±1.01)分比(3.83±3.62)分](t=2.378,P<0.05);入院15 d后,两组患者BI指数、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延迟时间的3D-ASL可以有效、直观的反映脑梗死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与临床治疗方案的拟定均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成MRI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成像对弥漫性胶质瘤分级诊断的应用价值及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Ki-67)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颅脑合成MRI和3D-ASL成像的66例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66例患者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4~76岁,分为低级别胶质瘤(LGG)组25例(WHO Ⅱ级)和高级别胶质瘤(HGG)组41例(WHO Ⅲ、Ⅳ级)。利用GE ADW4.7后处理软件测量肿瘤实质部分T1、T2、质子密度(PD)、脑血流量(CBF)。术后病理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Ki-67标记指数(Ki-67 L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HGG组与LGG组各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1、PD、CBF和三者联合的诊断效能,利用Spearman检验分析各参数与Ki-67 LI的相关性。结果HGG组T1[(1 573±173)ms]、PD[(86.2±2.4)pu]、CBF[(129±48)ml·100 g-1·min-1]均高于LGG组[分别为(1 376±134)ms、(83.0±2.5)pu、(77±49)ml·100 g-1·min-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86、-5.08、-4.24,P<0.01)。ROC显示T1、PD、CBF鉴别HGG与LGG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7、0.843、0.777。多参数分析中,三者联合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97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8%和100%。在LGG和HGG组中,T1、T2、PD、CBF与Ki-67 LI无相关性;整体胶质瘤患者中,T1、PD、CBF与Ki-67 LI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394、0.411、0.406,P<0.01);T2与Ki-67 LI无相关性(r=-0.100,P=0.423)。结论合成MRI和3D-ASL可无创评估弥漫性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并预测Ki-67 LI,其中T1和PD是较好的影像学新指标。
简介:目的评价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对脑内胶质瘤术后同时行放射治疗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患者同时行常规MRI增强扫描和3D-ASL检查,其中复发9例,放射性损伤14例,测量异常强化区域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脑血流量(CBF)值并对该值进行标准化,求得相对脑血流量(rCBF)值,对两组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3D-ASL在胶质瘤复发患者的平均rCBF值为(2.24±0.36),放射性损伤患者的平均rCBF值为(0.93±0.22),t=3.21,P=0.005,故可认为复发组rCBF值显著高于放射损伤组.结论3D-ASL的rCBF值对胶质瘤术后鉴别肿瘤复发与放射损伤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杂合动脉自旋标记(ASL)改进型静音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狭窄性疾病成像中的稳定性以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经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临床怀疑的颅内血管狭窄及闭塞患者35例,分别进行静音MRA以及基于杂合ASL技术改进型静音MRA,评估2种MRA检查的采集噪声(噪声测量、主观评分)。2名神经放射专家采用双盲、完全随机法分别对2种MRA图像中的颅内动脉(包括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及信噪比测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节段2次MRA检查图像的图像质量、信噪比差异。2名专家对已证实的颅内动脉狭窄部位进行狭窄程度评级。采用Kappa检验评估观察者及检查方法间一致性。结果改进型静音MRA与静音MRA采集噪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测量的所有5个动脉节段中,颈内动脉[(4.40±0.49)分]、大脑前动脉[(4.30±0.33)分]、大脑中动脉[(4.46±0.34)分]于改进型静音MRA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静音MRA图像(分别为(4.02±0.43)分、(4.02±0.31)分、(4.02±0.31)分,t分别为2.825、2.877、1.683,P<0.05),改进型静音MRA颈内动脉(9.11±1.23)、大脑中动脉(8.77±1.87)的图像信噪比高于静音MRA(分别为7.83±1.33、8.06±2.67,t分别为11.154、3.268,P<0.05)。CTA共诊断颅内血管狭窄患者24例(38处)。改进型静音MRA(Kappa=0.89,95%CI 0.82~0.95)和静音MRA(Kappa=0.85,95%CI 0.77~0.92)评估脑血管狭窄程度的观察者间一致性极高。改进型静音MRA对动脉狭窄程度评级结果与CTA结果一致性极高(Kappa=0.92,95%CI 0.87~0.98),静音MRA对狭窄程度评级结果与CTA结果一致性极高(Kappa=0.85,95%CI 0.77~0.92)。结论改进型静音MRA在保持低噪特性的基础上,通过高效标记提升了成像质量以及信号均匀性,具备可行性。在颅内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中,改进型静音MRA成像稳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狭窄病灶的诊断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脑灌注成像在多系统萎缩(MSA)C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到2021年7月作为入院时间,将40例我院收治的MSA-C型患者作为试验组,将同时期4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磁共振3D-ASL检查,对研究对象的双侧小脑中脚、小脑下脚、小脑半球的全脑灌注血流量(CBF)值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双侧小脑中脚、小脑下脚、小脑半球的CBF值均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灌注成像在学龄前孤独症儿童脑部的应用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选取2、3、4、5岁孤独症儿童各40名为研究组,选取2、3、4、5岁健康儿童各40名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行磁共振常规序列、3D-T1、3D-ASL序列扫描。通过软件后处理获得脑部各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灌注值,比较分析相同年龄段孤独症儿童和健康儿童脑部各区血流灌注CBF值,找出各年龄段孤独症儿童脑部各区脑血流灌注CBF值特点。结果2岁组,孤独症儿童颞叶、海马、壳核等脑区CBF值低于健康儿童(P<0.05);3岁组,孤独症儿童额叶、颞叶、海马、壳核等脑区CBF值低于健康儿童(P<0.05);4岁组,孤独症儿童颞叶、额叶、丘脑、海马、壳核、尾状核等脑区CBF值低于健康儿童(P<0.05);5岁组,孤独症儿童颞叶、丘脑、海马、壳核、尾状核、黑质、红核等脑区CBF值低于健康儿童(P<0.05)。结论3D-ASL技术可以反映脑血流灌注情况,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孤独症儿童病理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深度学习方法提高动脉自旋标记(ASL)图像质量,并优化其对脑血流量(CBF)的定量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天津市环湖医院101例脑血管病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分为训练集71例和验证集30例。训练集中男53例,女18例,年龄55.0 (41.3,64.5);测试集中男23例,女7例,年龄57.5 (49.0,65.0)。以定量灌注加权成像为参考标准,通过训练一个深度学习生成对抗网络(GAN)重建原始ASL-CBF图像。通过结构相似指数和标准均方根误差比较原始ASL-CBF与GAN-CBF的图像质量,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不同脑血管供血区及卒中病灶区ASL-CBF、GAN-CBF与定量灌注的相关性,验证GAN对ASL的图像质量与量化精度的提升性能。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卒中病灶位置及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AN-CBF比ASL-CBF的结构相似指数更高(0.888比0.801,P<0.001),且标准均方根误差更低(0.628 比 0.775,P<0.001)。在不同血管供血区及卒中病灶区,GAN-CBF比ASL-CBF与定量灌注的相关性更高,以中动脉穿通支供血区(r=0.853)与卒中病灶区(r=0.765)的相关性提升最为明显(均P<0.001)。结论生成对抗网络可以在不增加扫描时间而提高ASL的图像质量与量化精度,拓展了ASL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伪连续脉冲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PCASL)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应用在后循环缺血(PCI)评价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临床和影像确诊PCI,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5例、脑梗死21例,患者均行常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MRA、3D-PCASL检查。评价脑灌注状况与血管关系。结果15例TIA患者中有10例3D-PCASL灌注图显示患侧脑血流(cerebralbloodflow,CBF)为低灌注,占67%,5例为灌注正常,占33%。10例血管不规则狭窄供血分布区有8例灌注异常相一致,占53%;21例脑梗死患者中3D-PCASL灌注图均显示异常,其中患侧CBF为低灌注,占86%,3例为高灌注,占14%。18例血管不规则狭窄供血分布区有17例灌注异常,占81%。结论3D-PCASL与MRA联合应用评价PCI分布情况、异常灌注区与责任血管基本相一致,特别是TIA早期诊断,是预防、减少或延迟脑梗死发生在最佳时机。3D-PCASL和MRA联合应用对PCI制定正确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伴抑郁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并评估抑郁与脑区灌注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于北京医院就诊的PD患者34例,其中PD伴抑郁(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pression, PD-d)患者15例,PD不伴抑郁(Parkinson's disease without depression, PD-n)患者19例;招募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 NC)组。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估PD患者抑郁状态。所有受试者在3.0 T MRI上行T1加权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1-weighted magnetization-prepared rapid acquisition gradient echo, T1 MPRAGE)及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pCASL)序列扫描,基于MATLAB搭载的SPM12软件生成每个脑区的平均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值。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法检验PD组与NC组、PD-n与PD-d组间的各脑区CBF值差异性(FDR校正)。采用偏相关相关分析对PD-n与PD-d组差异脑区的CBF值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PD组右侧壳核、右侧海马、右侧岛叶、双侧顶叶、枕叶、颞叶灰质及白质灌注减低(P<0.05)。PD-d组左侧丘脑、左侧海马、双侧顶叶灰质、双侧枕叶白质、右侧扣带回灌注低于PD-n组(P<0.05),其中右侧扣带回(r=-0.410,P=0.018)、右侧枕叶白质(r=-0.370,P=0.034)CBF值与HAMD呈负相关。结论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PD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改变,脑血流灌注减低可能为PD的基本特征之一,且大脑边缘系统血流灌注减低与PD伴抑郁的发生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