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Ⅱ期以上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术后行腹腔持续灌注联合双途径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Ⅱ-Ⅳ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40例,腹腔持续灌注联合静脉双途径化疗6次;对照组36例,常规静脉化疗6次。两组化疗均采用PCH方案(顺铂+环磷酰胺+羟基喜树碱),并均于术后21-28d开始化疗。结果联合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7.5%(39/40)和85.0%(34/40),对照组分别为94.4%(34/36)和50.0%(18/36)。两组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Ⅱ度以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5%(11/40)和77.8%(28/36),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骨髓抑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途径化疗可延长Ⅱ-Ⅳ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降低Ⅱ度以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浆液性微囊型囊腺瘤(SMCA)的影像学(CT和MRI)表现和临床,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对11例病理诊断为SMCA的CT、MRI表现及临床进行分析。结果SMCA好发于老年女性,无典型临床症状;病灶位于胰头4例,位于胰体尾7例。其多表现为多囊分叶状结节或肿物,内见分隔,纤维分隔可见强化,常见纤维疤痕及囊外囊。结论分析胰腺SMCA影像学特征及结合其临床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简介:目的:探讨Oct4、Stat3在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Oct4、Stat3的表达。结果:Oct4在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0%(7/20),低于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中的83.3%(50/60),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中Oct4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患者组织学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Stat3在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明显高于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中的35.0%(7/20),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Stat3在Ⅰ、Ⅱ期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Ⅲ、Ⅳ期癌(P〈0.05),在中、低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癌(P〈0.05),与患者组织学类型无关。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中Oct4表达与Stat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Oct4、Stat3高表达可能与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相互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 年 8 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的不典型临床影像表现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2008年7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1例术前临床影像表现不典型的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的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CT/MRI特点、术前临床诊断、手术方法、术后情况等。结果共纳入11例不典型微囊腺瘤患者,中位年龄50(46~66)岁,女性7例,男性4例,伴有腰腹痛者8例,体重下降者6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病变位于头颈部者8例,伴有胰胆管扩张7例,可疑血管侵犯3例,存在胰腺实质萎缩2例,表现为富血供实性占位3例,与胰管相通2例。术前拟诊为胰腺恶性肿瘤者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远端胰腺切除3例(其中2例应用Kimura法保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全胰切除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2例,局部切除2例。所有患者无术后早期死亡。术后并发B级胰瘘2例,生化漏2例,术后腹腔出血1例,胃排空延迟2例,均经积极治疗后治愈。患者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8(7~63)d。结论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可伴有胆胰管扩张、实质萎缩,甚至血管侵犯等不典型侵袭性特征,掌握其不典型的临床影像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治。对于术前具有侵袭性影像学表现者,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得到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7例,黏液性囊腺瘤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扫描,并比较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的MSCT征象。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CT值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多为囊性,形态规则,无明显差异(P>0.05);浆液性囊腺瘤多边缘光滑(76.47%),单房(58.82%),投影密度均匀(88.24%),与黏液性囊腺瘤相比均比例更高(40.00%、13.33%、53.33%),差异明显(P<0.05)。结论:MSCT诊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价值较高,且浆液性与黏液性囊腺瘤的MSCT征象存在一定差异,可作为诊断鉴别的参考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E26transformation-specific-1,Ets-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住院手术的浆液性卵巢癌患者新鲜组织30例、石蜡组织4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蛋白免疫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Ets-1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Ets-1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5%)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病理参数分析发现:Ets-1表达量与卵巢癌FIGO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分级、CA125水平及腹水量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RTPCR显示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Ets-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49±0.252、0.644±0.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Ets-1蛋白相对表达分别为3.967±0.787、0.970±0.1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s-1在卵巢癌组织中不同表达水平可能与其不同作用机制有关,Ets-1可能参与卵巢癌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病理证实的21例浆液性囊腺瘤、12例黏液性囊腺瘤、6例黏液性囊腺癌的CT影像学资料,分析肿瘤部位、单(多)囊、最大囊直径、囊壁特征、囊内分隔、肿瘤边界、肿瘤与胰管关系等影像学征象。结果21例浆液性囊腺瘤中17例位于胰头颈部,5例位于胰体尾部,其中1例为多发;均为多囊,平均最大囊直径为1.8Olll;4例囊壁或分隔有钙化,7例分隔可见软组织成分;10例胰管轻度增宽。12例黏液性囊腺瘤中6例位于胰头颈部,6例位于胰体尾部;4例为多囊,平均最大囊直径为4.5cm;1例分隔可见钙化,6例囊壁可见软组织成分;2例胰管扩张,3例胰管轻度增宽。6例黏液性囊腺癌中5例位于胰体尾部,1例位于胰头颈部;4例为多囊,平均最大囊直径为5.1cm;1例分隔可见钙化,5例囊壁可见软组织成分;1例胰管扩张,1例胰管轻度增宽。所有病灶与胰管均不相通,增强后病灶软组织成分及分隔均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论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对于少数不典型表现病例,诊断仍存在困难。
简介:摘要患者女,58岁。发现左侧乳房拇指大包块1个月余入院。行单侧乳房根治性切除术。肿瘤切面灰白灰红,见多个微囊。镜下肿瘤大部分由大小不一的囊腔构成,囊壁被覆富含细胞内黏液的柱状细胞,部分囊壁肌上皮丢失;另见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成分。两种浸润性成分免疫表型不一致。病理诊断乳腺黏液性囊腺癌(MCA)合并乳腺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原发乳腺MCA为少见恶性肿瘤,可同时伴有其他类型浸润性癌成分,各成分需明确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鉴别诊断中螺旋CT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囊肿剔除术治疗的66例卵巢囊腺瘤患者和18例卵巢囊腺癌患者,为所有患者开展螺旋CT检查,研究并分析不同疾病患者CT影响特征。结果1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黏液性6例、浆液性12例;66例良性肿瘤患者中黏液性20例、浆液性46例。良性卵巢囊腺瘤、恶性卵巢囊腺瘤患者CT值、瘤体边缘、瘤体直径、瘤体形态、投影密度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显示黏液性卵巢囊腺瘤患者、浆液性卵巢囊腺瘤患者瘤体形态、瘤体边缘、投影密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腺瘤、囊腺癌均具有代表性CT特征,但也存在一定重合性,临床中需在充分考虑患者临床体征的基础上,综合性考量患者CT指标,以实现对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的有效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