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近代以前,中国根本不存在对《大乘起信论》的真正的"怀疑",备受学者所重视的隋代法经《众经目录》将其列入"疑惑"部,"可疑"的是译者,而不是论本身。费长房所记"太清四年"是近代认定《起信论》并非真谛译籍的关键"证据"。在一般的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太清年号只有3年,但《梁书》等史籍中赫然记载了太清四年继续使用的缘由。道宣照抄费长房的记载,但所用"同四年"在现行本中多了"大"字。这很大可能是传抄所误。真谛弟子中,曾经存在过曹毗撰《真谛三藏历》《真谛三藏传》、智敫撰集《真谛三藏翻译历》、僧宗撰《真谛三藏行状》三种真谛翻译记录或传记。费长房对真谛翻译的记录是依据曹毗所撰《真谛三藏历》《真谛三藏传》而作出的。从现有的证据看,曹毗所撰更全面些。综合考虑,费长房记载的太清四年(550)真谛翻译《大乘起信论》有充分依据,所有质疑都是站不住脚的。
简介:有关《大乘起信论》的注疏以及现代研究中,多偏向本觉的讨论,而较少论及始觉,致使始觉的基本含义与功用长期晦暗不明。本文则通过深入分析有关觉的相关段落,认为觉与不觉为心性论语境,而本觉与始觉却为修道论语境,由此确定始觉的基本语境。进而借助古今诸多注疏家的观点,考察始觉与其后四种觉的关系,大致分为"过程说"和"定点说"两类。因"过程说"内有悖论,故不可用,"定点说"所确定的起点也值得商榷,故需要对四种觉逐次分析,确证相似觉为始觉最合理。而相似觉成为始觉的重要因素是初发意菩萨深信真如法,又真如即为本觉,故始觉=信本觉,由此确定始觉的基本含义。始觉也是真如用熏习的开端,此即始觉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