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宁波2018年1月25-28日的一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市的这次降雪天气出现在500hPa高空槽东移和低层切变线东伸的形势下,阻塞高压出现在中高纬贝加尔湖西部地区,贝加尔湖以东是宽广的槽区,中纬度有较为平直的西风气流存在且受孟加拉湾南支槽的影响较大,再加上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气流在宁波地区交汇,进一步触发了降雪天气的发生发展;这种高层辐散、中低层辐合的配置形式,对于上升运动的发展加强较为有利,同时与宁波市强降雪天气过程基本一致,与强降雪天气时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降雪落区上空的暖平流叠加到冷平流上,800hPa以下是冷平流,而700~500hPa存在暖平流中心,是降雪天气继续维持的主要原因。
简介:摘要19—20日,东北地区冷槽发展东移,引导槽后冷空气南下。20日上午冷锋移过我市,受冷空气影响,温度逐渐下降。随着东北冷槽持续发展东移入海,南支槽分裂产生短波槽东移发展。21日08时,500hPa上,短波槽位于河套至四川盆地,我市处在槽前西南气流里。低层700上,西南低涡逐渐发展,切变线及西南低空急流共同影响我市。850hPa上,西南低涡伸出的切变线位于我市南部,我市处在东南暖湿急流中。受500hPa短波槽,700hPa切变线,西南低涡和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冷暖空气在我市上空交汇。深厚的湿层和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暴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供应,底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加强了水汽的垂直上升运动,造成了此次暴雪过程。最强回波在3Km附近,也就是700hPa附近,而这个高度的温度在零上,为大水滴。由于1.5km处接近-10℃,雨滴经过此高度急剧冷却冻结成冰粒落地,且前期为降雨或雨夹雪,所以此次过程降雪量虽然大,但积雪深度不大。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 GPS/MET遥测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对 2019年秋季发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雪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此次暴雪天气是由高空槽、切变线,低空急流等影响系统共同作用形成,降雪落区位于低空急流的前侧和左侧; 2)此次暴雪过程水汽含量充沛,比湿在 3g/kg以上;水汽来源于西南水汽和偏南水汽,且主要集中在 700hPa上下; 3) GPS遥感 PWV变化曲线多呈现为单峰型,降水开始之前 PWV逐渐增加,降水多出现在 PWV峰值附近, PWV可以很好的反映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和变化,而降水的产生需要结合其他条件综合判断; 4)自然降雪的平均效率为 8%,最高的为 27%, 80%的降水效率在 1- 19%。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ECMWF及T639形式场及分析场资料分析2018年11月3-7日都兰县连续性降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整体环流形式由两槽一脊逐渐转变为两高一低的环流形式,槽后冷空气向南入侵,加上随着系统发展都兰地区形成横向切变线,是造成这次降雪的主要原因。(2)水汽来源于阿拉伯海,从波斯湾向东北方向输送从西北路径进入青海海西地区。(3)降雪前到降雪期间,低层一直有正涡度输送,500hPa上持续的正涡度输送,加强了低层辐合上升运动,K指数也一直处在大值区当中,为降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4)强辐合中心、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环流配置、深厚的上升运动区域,及对流不稳定能量较强,有利于产生暴雪天气过程。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7年4月6-7日出现在西藏阿里地区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一条零变压线贯穿整个阿里地区,零变压线的抬升作用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继续维持;降雪区内的变温、变压现象明显,为降雪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7日08时降雪落区内的相对湿度在60%以上,特别是阿里西部和南部地区的相对湿度超过了90%,阿里地区上空有充足的水汽条件;在暴雪天气出现的过程中,阿里地区低层到高层以正涡度区为主,其中500hPa处存在正涡度的最大值,降雪落区的几乎都表现为正的涡度区,对于地面气旋的发展较为有利;降雪落区的低层处以冷平流为主,也是造成低层温度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在850~700hPa高度处以暖平流区为主,进而产生逆温层结构,为降雪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