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马克思的"感性"概念源自于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原理》中写道:"旧哲学的出发点是这样一个命题:‘我是一个抽象的实体,一个仅仅思维的实体,肉体不是属于我的本质的’;新哲学则以另一个命题为出发点:‘我的一个实在的感觉的本质,肉体总体就是我的"自我",我的实体本身’。由此可见,旧哲学为了防止感性观念玷染抽象概念,是在与感觉处于不断矛盾、敌对状态中进行思想的;新哲学则正相反,是在与感觉和睦、协调的状态中进行思想的。旧哲学承认感觉的真理性……但是只是隐晦地、抽象地、不自觉地、勉强地承认,只是因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新哲学则相反,是愉快地、自觉地承认感性的真理性的:新哲学是光明正大的感
简介:如果将70后、80后作家群体或以其为表征的文学状态设定为“青年写作”的话,与之相对应的,自然还有“父辈写作”的存在。想来当是与“青年写作”分属不同的文学时空之中,面貌和旨趣必然大相径庭。然而,近来我的阅读经验和直感却是,抛开生活经验的时代差异不论,青年作家与父辈作家们看待当下生活、书写社会现实的思维方式、立场眼光、价值判断都极其相似,以至于作品所呈现的整体风貌和文学趣味也高度趋同。父辈作家执迷于发现和深描丑恶人性,青年作家习惯于书写并渲染失败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揭露和批判社会阴暗面、耽溺或宣泄底层心理意绪,构成了当下不同代际作家所共持的一种思想资源和写作伦理。
简介:形而上学是人类精神的本性,是人对已有确定性怀疑并对终极关怀执着追求的一种特有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当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分别从不同的出发点力图消除和克服形而上学,结果却使自己的理论陷入独断与绝对。科学主义强调理性、逻辑、追求所谓严格性、明晰性,却失去了精神所独具的无限性、超越性、终极性;而人文主义强调终极体验,如意志、直觉、生命等非理性因素,却失去了理性、逻辑作为把握世界的普遍性、有效性、现实性。维持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内在分裂与冲突,从而使形而上学精神重放异彩。二十一世纪正逢人类知识的整合时期,形而上学作为人类精神本性将在未来哲学发展中更加突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