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肝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获取体检血清HBV标记物指标,并对检测方式进行描述。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的280例献血丙肝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作为统计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体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0例,其中,观察组为HCV感染患者,以ELISA法对两组患者血清指标进行标记,检测对象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Ag、抗-HBc,对两组HBV标记物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HCV标记物组合阳性率,描述抗-HCV与抗-HBc之间关系。结果:观察组HBV标记物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V标记物组合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HCV与HBV合并感染血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到HCV感染组标记物检出率与组合阳性率差异明显,对合并感染症状进行研究时,应关注病毒感染调查数据。

  • 标签: 丙肝病毒 乙肝病毒 合并感染 280例患者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治疗策略及成效分析。方法:收集到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肺结核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其中女性病人19例,男性病人31例。对患者采取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进行抗病毒和抗结核治疗,B组患者进行护肝和抗结核治疗;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肝脏损害来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00%,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4.00%, 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采取抗病毒和抗结核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其对肝脏的损伤,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慢性乙肝病毒 感染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80名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参与本次两组对照实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别为常规抗结核和保肝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常规抗结核和保肝治疗。最终通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两种方法进行讨论。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率仅为10.00%,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经计算均达到了P小于0.05的标准。结论:常规抗结核和保肝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在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疗效。

  • 标签: 乙肝病毒 肺结核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主要研究分析乙肝病毒感染对于肝脏的影响和相关综合合理,在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阶段过程当中提高自身的应用价值和方案。方法:为了更好的研究乙肝病毒感染对肝脏影响的研究对象是66名乙肝病毒感染人员,其本身作为HBV组别,将三十名监控的体检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健康证,对比两组肝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GGT当中的实际差异。并且需要将HBV组别的患者需要进行随机的划分成为A和B组,每一组占比为33名,对于A组患者本身治疗需要给予相关的护理指导,对于B组在具体的治疗过程当中需要进行综合合理,进行相关治疗组的对比,相关的指标的分析。结果:对于本次的HBV组当中的ALT,AST和GGT是明显优于健康组,组别的,具有明显差异。在对比前治疗前A,B两组当中的ALT和AST和GGT进行对比,差异较小,表明自身的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两周之后,对于B组ALT和AST和GGT效果是民新概念超过A组。结论:乙肝病毒感染本身可以严重影响了患者自身的肝功能,可以在乙肝病毒感染治疗的过程当中进行综合化的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乙肝病毒 感染 肝脏影响 护理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层粘连蛋白对乙肝病毒感染相关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乙肝病毒感染相关肝癌患者为肝癌组,选取同时期的64例良性肝脏疾病为良性肝脏组。结果:与良性肝脏组相比,肝癌组、旁癌组的细胞膜/细胞质、肝窦及新生血管表达阳性率更高(P<0.05),与旁癌组相比,肝癌组的表达阳性率更高(P<0.05);与3年生存率相比,1年、2年生存率更高(P<0.05),与2年生存率相比,1年的生存率更高(P<0.05)。结论:层粘连蛋白作为肝癌组织中的重要成分,其可以有效反映出肝癌病理进展程度,而在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率方面较准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层粘连蛋白 乙肝病毒感染相关肝癌 术后复发 预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两年(2020.04-2022.04)来院进行治疗的乙肝病毒感染病患,分别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A组)与电化学发光法(B组)检验,对比分析结果差异。结果:经实验观察记录与总结,通过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B组HBsAg、HBeAg、HBeAb的阳性率分别为69.23%、23.08%、23.08%,此三项结果高于A组的55.77%、9.62%、13.46%;HBcAb\HBsAb的检验结果相似。结论:通过对检验对象的两组检验结果报告可知,电化学发光法检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出结果更为准确,具备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检验方法 乙肝病毒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及行为状态的因素以及实施策略。方法:此次研究病例筛选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患者80例,通过电脑随机抽取方式将纳入的病例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开展全面调查分析和针对性健康指导干预,将最终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度、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由于多数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度和健康知识掌握度,从而导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加之患者的自我效能过低,致使患者的行为状态受到影响,而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后,患者的认知度、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效能均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 标签: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肝硬化 自我管理知识 行为状态 影响因素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E)法在检测乙肝病毒(HBV)感染血清标志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70例HBV感染患者为例,抽取静脉血,分别采取CLIA与ELISE法检测,对比血清标志物指标阳性检出率。结果:CLIA法检测HBsAg、HBsAb、HBeAg的阳性率高于ELISE法(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免疫检验价值。方法 于2019年10月-2021年9月将200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分别纳入观察组及对照组。结果 电观察组对乙肝病毒感染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乙肝病毒 血清标志物 免疫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7月-2021年7月所收治的50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血清后分别采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效果。结果:CLIA检验的准确率为98.55%,而ELISA检验准确率为85.33%,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种方法对于核心抗体(HBcAb)及表面抗体(HBsAb)相应检出率对比不明显(P>0.05),而在表面抗原(HBsAg)、 e 抗体(HBeAb)及e 抗原(HBeAg)等标志物检出率方面,CLIA比ELISA明显偏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ELISA,CLIA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检验更为准确可靠,对乙肝患者的病情监测及治疗更具有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乙肝病毒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替诺福韦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替诺福韦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清HBV-DNA含量。结果 经比较,研究组的血清HBV-DNA含量和不良反应变化情况,都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性明显。结论 应用替诺福韦联合拉米夫定,对艾滋病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整体疗效更加确切,不良反应少,可以改善患者的基本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替诺福韦 拉米夫定 艾滋病 乙肝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密切接触(密接)的密接(次密接)感染率,评估新冠病毒感染次密接的感染风险。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进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且采样检测核酸结果为阴性的密接(与指示病例有明确的暴露时间)及其次密接进行持续医学观察,收集新冠病毒感染密接和次密接的动态核酸检测结果,评估密接和次密接的感染风险。结果追踪调查了符合纳入条件的密接4 533例,14例密接转归为新冠病毒感染感染率为0.31%。共追踪了次密接4 201例,均未发生后续感染。结论密接进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采样检测核酸结果为阴性,该次密接无感染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密切接触者 次密接 感染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80例乙肝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6月-2022年8月,分为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参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研究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对比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乙肝e抗体阳性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患者可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可及时检出疾病,促进疾病的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80例乙肝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6月-2022年8月,分为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参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研究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对比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乙肝e抗体阳性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患者可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可及时检出疾病,促进疾病的治疗。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HBV DNA以及HBeAg,探讨LHBs与HBV DNA的关系,研究LHBs反映HBV复制情况的可靠性,揭示HBeAg阴性乙肝患者检测HBeAg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LHBs和HBeAg进行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 171份乙肝患者HBV DNA、LHBs的检测结果显示:LHBs的检测结果与HBV DNA的检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V M模式的HBV DNA与LHBs的检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与LHBs含量具有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17。结论 LHBs能够反映出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血清中的LHBs与HBV DN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反映HBeAg阴性乙肝患者病毒复制情况的新的血清免疫学指标。

  • 标签:    慢性 乙型 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测不同时期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和SARS-CoV-2灭活疫苗受种血清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增进对SARS-CoV-2和SARS-CoV-2灭活疫苗进入机体后免疫学特征的了解。方法选取44名COVID-19确诊病例、118名SARS-CoV-2无症状感染和273名SARS-CoV-2灭活疫苗受种纳入观测,分别收集检测不同时期的血清样本144份、381份和398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SARS-CoV-2 IgM和IgG抗体水平,结合人群基本特征和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和疫苗受种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27%(23/44)、23.73%(28/118)和14.29%(39/273),确诊病例高于无症状感染和疫苗受种(χ2=12.106,P=0.001;χ2=34.755,P<0.001);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00%(44/44)、97.46%(115/118)和98.81%(166/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4,P=0.229)。确诊病例中,<40岁人群的IgM抗体浓度低于≥40岁人群(Waldχ2=6.609,P=0.010),有SARS-CoV-2疫苗接种史人群的IgG抗体浓度高于无接种史人群(Waldχ2=12.402,P<0.001);无症状感染中,有SARS-CoV-2疫苗接种史人群的IgG抗体浓度高于无接种史人群(Waldχ2=4.530,P=0.033);疫苗受种中,<40岁人群的IgG抗体浓度高于≥40岁人群(Waldχ2=9.565,P=0.002)。抗体水平动态分析显示,从第1周到第9周,确诊病例的IgM和IgG抗体浓度高于无症状感染和疫苗受种。结论确诊病例的IgM和IgG抗体水平高于无症状感染和疫苗受种,≥40岁的确诊病例体内IgM抗体水平较高,有SARS-CoV-2疫苗接种史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IgG抗体水平较高;SARS-CoV-2灭活疫苗全程接种后具备较好的免疫原性,<40岁的疫苗受种体内IgG抗体水平较高。

  • 标签: COVID-19 特异性抗体 化学发光免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