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手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100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口服卡马西平的保守治疗方式,实验组的患者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2.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患者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后面瘫的转归、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128例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后出现面瘫30例,统计分析可能影响面瘫恢复的因素。结果所有病人随访5-18个月,House-BrackmannⅢ(H-BⅢ)级及以上病人共7例。面肌痉挛不同病程间术后面瘫的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不同面瘫的起始级别、发生时间之间面瘫的持续时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面肌痉挛病程与面瘫的发生相关(OR=0.404,95%CI:0.175-0.934,P=0.034);面瘫发生时间对面瘫持续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0),面瘫起始级别对面瘫持续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70)。结论面肌痉挛MVD术后面瘫的发生率较高,但预后良好;面肌痉挛病程越长,手术后并发面瘫的可能性越大,术后面瘫发生时间越早,面瘫持续的时间越长。
简介:目的总结ChiariⅠ畸形颅颈减压手术中的硬膜下显微操作的关键步骤,强调硬膜下显微操作内容的重要性。方法12例ChiariⅠ畸形患者(8例合并脊髓空洞症)行颅颈减压、硬膜成形、硬膜下探查术。硬膜下显微操作包括部分切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探查第四脑室正中孔、延髓及高位颈髓外侧。结果术中证实小脑扁桃体与延髓间蛛网膜粘连并松解6例,小脑扁桃体与尾组颅神经间蛛网膜粘连并松解4例。术后近期观察8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4例无变化。远期随访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5例患者(3例合并脊髓空洞症)术后磁共振成像(MRI)复查示小脑扁桃体达正常水平,枕大池成形,脊髓空洞呈不同程度缩小。结论ChiariⅠ畸形颅颈减压手术中的硬膜下显微操作是达到手术目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步骤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状患者通过采用选择性显微减压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治疗的 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研究组,对比组( n=21)采用常规手术法,观察组( n=21)采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术后椎间隙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术后椎间隙高度均要优于对比组( p<0.05)。结论:选择性显微减压融合术能够有效提高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和术后椎间隙高度。
简介:目的分析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患者颅内责任血管与面神经之间的解剖关系,为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surgicalneum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检查,了解面神经受压迫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及其来源与走向。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小脑下外侧入路显露面神经脑干段,仔细观察责任血管及其来源后将其推移,在责任血管与脑干之间放置Teflon减压垫棉。结果3D-TOF-MRA检查显示面神经被微小血管压迫的阳性率达92%。术中发现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的责任血管,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占66%(70/106)。34例患者中发现面神经根区(rootexitzone,REZ)存在明显的压迫切迹。术后104例抽搐症状立即完全消失;2例抽搐症状明显好转,3个月内延迟治愈,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血管压迫可能是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术中REZ的显露、准确判断责任血管、面神经REZ的充分减压,以及垫棉的大小和放置的位置等,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和术中视神经管减压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至2020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瘤体长径及肿瘤生长位置选择手术入路,其中选择经冠状开颅单侧额下入路9例,经冠状开颅双侧额下入路2例,冠状开颅前纵裂入路6例,眶上锁孔入路2例,翼点或改良翼点入路6例;18例患者根据术中情况实施视神经管减压术。观察患者的肿瘤切除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据切除肿瘤程度分级,Ⅱ级(肿瘤全切,基底硬膜给予电凝)切除19例,Ⅲ级(少量瘤体残留)切除6例,肿瘤全切除率为76%。术后视力改善17例,术后视力无明确提高8例,视力缓解率为68%。结论鞍结节脑膜瘤患者需根据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视神经减压是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的关键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科接诊面肌痉挛患者48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关于住院时间,试验组数据(6.15±2.37)d,和对照组数据(9.34±2.06)d相比更短(P<0.05)。关于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0.0%,和对照组数据16.67%相比更低(P<0.05)。结论: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运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也更短。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伽马刀与显微外科手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TN)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复发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5例MVD术后复发TN患者进入研究,其中接受伽马刀治疗患者40例,接受二次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25例。采用美国Barrow神经研究所(BNI)提出的疼痛分级评价患者术后疗效及随访3年后疗效,Ⅰ~Ⅲ级定义为疼痛缓解。结果伽玛刀治疗组患者治疗后4~10周内面部疼痛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二次显微手术治疗组患者麻醉清醒后面部疼痛随即消失,或于随后1周内完全缓解。至术后第3年,随访结果显示,25例伽马刀治疗组患者中疼痛缓解17例(68.0%);17例二次显微手术治疗组患者中疼痛缓解16例(94.1%);2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伽马刀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均为面部麻木,发生率为24.0%;二次显微手术治疗组患者中出现1例偏瘫,余均为面部麻木,并发症发生率为29.4%;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921)。结论对于MVD术后复发TN患者,二次显微外科手术及伽马刀治疗均安全有效,其中显微外科手术疗效优于伽马刀治疗。
简介:目的总结局麻下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56例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通过对局麻下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56例的手术配合,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结果手术确定了1462例三叉神经痛、428例面肌痉挛和51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压迫责任血管;对1876例局部蛛网膜和颅神经间的粘连行神经松解手术;对45例行神经根部分切断。手术效果满意,总有效率100%。随访6个月至两年,疗效稳定。全组无术后死亡。结论局麻下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术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有效方法。良好的心理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个性化的术中配合是发现和防止遗漏责任血管的重要保证。
简介:目的分析面肌痉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后症状的演变特点,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根据Cohen分级对病人术后1年内不同时间段的面肌痉挛程度进行评分,得到症状评分-时间曲线,分析面肌痉挛症状改善的演变特点。结果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将病人分为术后顷刻和出院时症状均消失组(A组)、术后顷刻症状消失而出院时又再现组(B组)、术后顷刻和出院时症状均减轻组(C组),3组病人长期随访症状消失比例分别为90.1%、83.3%、66.7%。术后症状评分-时间曲线表明:总体演变趋势先急剧下降,后低幅波动,并逐渐下降,术后9个月趋于稳定。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面肌痉挛症状有逐渐缓解趋势。根据术后即刻至出院前的症状恢复情况将病人分组,有助于预测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长期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纤维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方案,采取面神经干压榨及分支切断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63.2%;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组19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5%;对照组19例患者中有6例,复发率为31.6%;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