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终殷周二代,“中”观念内涵传承者有三:一是“中央——四方”的统治模式;二是“居天下之中”的建都理念;三是“中轴对称”的建筑原则。变革者亦有二:一是刑罚适中原则;二是治国以中正之道。从观念史的视角来看,“中”观念在殷周时期生成演变的轨迹并未表现为王国维所言的“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断裂式的变革,而是表现为传承与变革融为一体。传承使“中”观念源远流长,变革使“中”观念内涵日益丰富。先秦儒家“中道”观,正是在“中”观念传承与变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考察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不仅有助于厘清先秦儒家“中道”观的思想来源,还有利于从观念史的视角来探究殷周制度文化的沿革。
简介:<正>一、殷代的“众”与“众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因此,搞清楚农业生产劳动者到底是什么身分,对于研究古代社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关于殷代农业劳动的主要担当者——“众”和“众人”的身分问题,史学界绝大多数人都把二者等同起来,认为“众”和“众人”都是农业生产方面的奴隶。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个人的粗浅意见:“众”是农业生产上的奴隶,而“众人”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自由民,是殷代社会残存的氏族的成员,二者的身分地位绝不相同,不可混为一谈。“众”是一个象形字,作日下三人形,说明“众”是在田野从事集体劳动的生产者,甲
简介:先秦典籍屡见“冢宰”类于后世宰相为君主最高辅相的记载。近代以来,学者中虽有力主冢宰辅相说可信者,然终以否定论为主流。究其实际,宰本是上古贵族家内职役,多与饮食有关,殷商时已成为职官,至周代演变为各级贵族的家务总管,掌财用为其常职,进而发展为君主的最高辅相。春秋以降,随着权力结构的变迁,文献彝铭中的宰官职权在王室和各诸侯国中呈现出复杂有别的面貌,但冢宰或太宰在殷周曾为君王最高辅相的历史之迹依然有端倪可寻。伊尹、周公以宰职摄政之故典和上古封建政体所决定的周代家国同构的王朝政权组织应是宰职演变为君主最高辅相的根因,亦是中国古代将宰相名号制度溯源至“冢宰”的缘由所在。
简介:所谓受命,是周人为了争取其他方国和部族的拥戴而发动的一场政治造势运动。与殷商王朝以上帝为至上神而排斥天神不同,周人强调敬天,但也接纳上帝,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多方国和部族的支持。文王受命肇端于"太姒之梦",周原庙祭甲骨表明,为了祈请商远祖策命文王代商,周人进行了祭祀。随着受命之君文王的离世,周人的这场政治造势运动受到很大的冲击。"文武受命"和"武王受命"表述的出现,彰显了受命主体身份的转换,武王时期的祥瑞吉兆集中出现在观兵孟津这一军事行动的过程中。而金文中的"文武受命"则到了共王时期,这或许与周初分封时所形成的文王、武王、周公三支宗法势力在西周中期以后的分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