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风湿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58只大鼠均进行类风湿关节炎的建模,两组大鼠均在免疫后第14d给药治疗,甲氨蝶呤片治疗的为对照组,风湿清治疗的为风湿清组,进行6周的治疗干预。结果:风湿清组与对照组大鼠治疗干预6周后,血RNAKL、MIP-1α以及IL-17水平风湿清组为31.6±2.2pmol/L、273±25pg/ml、10.6±0.5ng/L,对照组为28.3±2.1pmol/L、292±25pg/ml、12.6±1.3ng/L,两组比较,均为P<0.05。结论:风湿清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显著,可显著抑制RA-FLS分泌IL-17及TNF-α,调控RA-FLS的炎性增殖,进而保护骨组织,抑制骨破坏。
简介:摘要目的对整体护理干预在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对照组患者在云克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在云克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6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到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41例患者,分别命名为针灸组和药物组。针灸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针灸组与对照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握力以及晨僵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以及晨僵指数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握力提高,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针灸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7.5%,药物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82.9%,针灸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快,治疗的有效率高,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82例,按照患者的检测结果分为RF阳性组与RF阴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采用Elisa方法测定抗CCP抗体。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及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率。结果RF阳性组的特异性为92.7%,敏感性为73.2%及准确率为90.2%,均高于RF阴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抗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率,能够降低临床漏诊及误诊率,保障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有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内容,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可参考意见。方法抽取我科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使用益赛普进行治疗,采用综合护理方案。统计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45例研究对象总有效率91.11%,包括显效27例、有效14例,另外4例(8.89%)无效。治疗过程中,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1.11%,包括注射部位红肿、硬结2例、瘙痒3例。结论使用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综合护理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可以在临床中结合并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寿光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就医及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4月门诊及住院289例RA患者的问卷调查内容,了解寿光市居民RA患者的常规状况及确诊时间、病程、诊疗地点、诊疗间隔、治疗状况,对RA确诊时间及得到规范化治疗时间分别分为<1年,2-3年,>3年。同时收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计算RA组患者DAS28-3积分,评价疾病活动度,对RA患者拍摄双手X线平片,计算Sharp积分,评价关节破坏程度。对调查的情况进行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我院289例RA患者男女比例11.31;平均年龄(51.3±13)岁;平均病程(8.3士3.8)年;2.患者首次就诊主要科室依次为骨科、关节外科、康复理疗科、风湿免疫科;主要确诊科室依次为风湿免疫科、关节外科、骨科、康复理疗科;3.确诊时间<1年的患者为44例,占15.22%,确诊时间为1-2年的患者为165例,占57.09%,大于2年的患者为80例,占27.68%,确诊时间的长短与病情活动度及关节破坏程度成正比,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1年内接受规范治疗患者为39例,占13.49%,1-2年内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为143例,占49.48%,在2年后得到规范治疗的患者为107例,占37.02%,接受规范治疗时间的长短与病情活动度及关节破坏程度成正比,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A本身可以致残,但早期诊断及规范化的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疾病的活动度,延缓关节的破坏。当前寿光地区RA患者不能得到早期的诊断及及时有效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内科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的分析。方法将在2010年6月到2014年6月入住本院的40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0例治疗组(中医内科疗法)和20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积分以及实验室的指标的相关变化结果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可知,治疗组的患者的有效率相比对照组的患者较优(P<0.05)。2组的治疗方法均都能够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临床症状、体征(P<0.05或者P<0.01);但是治疗组的患者在降低生活质量、SAS、SDS、DAS-28积分、健康认识、生理功能,改善关节的肿胀、关节的压痛、15m的步行时间、食后的腹胀以及少气懒言等临床上的各种症状以及体征,降低UA、a-AGP、hs-CRP,升高CD4+CD25+Treg、CD4+CD25+CD127-Treg方面优相比对照组而言较优(P<0.05或P<0.01)。结论中医内科疗法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提高RA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