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对抗注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引发的发热反应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37.50%<67.50%);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更优(105.64±6.78>84.35±5.68),护理满意度更高(96.00%>86.00%)。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对抗注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引发的发热反应中有优秀干预效果。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唑来膦酸 发热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注射液(密固达)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首次接受密固达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1例,回顾分析患者的治疗全过程,通过电话回访等形式确定患者是否接受第二次治疗。结果1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有6例输液后无不良反应;2例输液后第一天出现发热、关节痛;2例输液后第二天出现头痛、全身肌痛;1例输液后第三天出现流感样症状;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予对症治疗后均缓解。10例患者表示愿意接受第二次治疗,1例患者尚有犹豫。结论采用密固达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唑来膦酸 密固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中骨转移癌患者接受同局部放疗共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骨转移癌患者当中随机择取50名,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行以单纯放疗,对实验组则行以同局部放疗联合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活动能力改善情况以及是否出现严重放射反应以及药物毒性反应等。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的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活动能力的改善有效率上二者没有差异,但是实验组稍微高于参照组;两组均没有出现明显的放射反应和药物毒性反应。结论在临床中,局部放疗同联合的治疗方案对骨转移癌患者来说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副反应比较轻微,患者的耐受比较理想。

  • 标签: 骨转移癌 局部放疗 唑来膦酸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针与伊班酸钠针治疗恶性骨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该院接收的62例恶性骨肿瘤(28例原发性骨肿瘤和34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针治疗,观察组采用伊班酸钠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32.2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伊班酸钠针治疗骨肿瘤患者效果显著优于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唑来膦酸针 伊班膦酸钠针 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公司不良反应投诉处理部门2015—2017年接收到关于注射奥美拉钠的投诉,探讨了临床使用中变色的原因,提出药品使用的建议途径。方法排除生产、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包装破损事故,抽取一个正常批号的注射奥美拉钠冻干粉,考察了多因素(药液pH值、光线、溶剂、温度、剂量、配制时间)对药液色级的影响。结果本品在临床使用中如方法不当,会造成药液变色,影响正常使用,可能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负面影响。结论通过规范临床使用方法,加强护理,我公司的注射奥美拉钠可以正常使用。

  • 标签: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不良反应 变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后早期不良反应情况及发生率。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随访,对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发生率进行详细地记录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56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点主要集中在用药后3~16天之间,其平均时间为(7.42±1.32)天,不良症状持续时间为3~20天,平均(10.12±4.3)天。据统计,在随访期间并无发现死亡、心率失常、肾功能减退以及下颌骨坏死等严重不良情况发生。其中流感样征状(23.21%)、发热(28.57%)、头痛(35.71%)、关节痛(46.43%)、肌肉痛(53.57%),其总发生率为62.13%。结论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虽然早期仍然存在许多不良症状,但多为一过性,并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其早期安全性比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唑来膦酸 绝经后骨质疏松 不良反应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高钙血症多中心Ⅱ期应用国产米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抽取的肿瘤高钙血症患者30例,入院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接受帕米二钠治疗的15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国产米治疗的15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治疗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3.3%)高于参照组(53.4%),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研究组与参照组比对后差异呈P>0.05,未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高钙血症多中心Ⅱ期应用国产米可以获取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国产米唑来膦酸 肿瘤高钙血症 中心Ⅱ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采取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研究组患者血清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骨转移疼痛缓解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1例患者出现血电解质、肝肾功能与心电图异常。结论对前列腺骨转移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治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ALP水平,缓解骨疼痛,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唑来膦酸 化疗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静滴发生急性期发热的情况和潜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5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02例。根据用药后3d内是否发生发热(耳温>38℃)分为发热(+)组和发热(-)组;比较两组间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骨密度、血常规、肝肾功能和骨代谢指标的组间差异,对存在组间差异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发热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10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中有28例(27.45%)发生发热。治疗前,发热(+)组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骨钙素均高于发热(-)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热(+)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低于发热(-)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双酸盐的使用可以降低发热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OR值为0.985,95%CI为(0.972,0.999),高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发热发生的抑制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发热曲线下面积为0.64,既往双酸盐使用-发热曲线下面积为0.702,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双酸盐使用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静滴急性期发热反应有一定价值。结论27.45%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静滴后发生急性期发热反应(耳温>38℃),高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既往双酸盐使用可减少急性期不良反应发热发生的风险。

  • 标签: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唑来膦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液联合维D钙咀嚼片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择2016年12月到2017年6月间60例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维D钙咀嚼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液联合维D钙咀嚼片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骨密度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密度、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注射液联合维D钙咀嚼片进行治疗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唑来膦酸注射液 维D钙咀嚼片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注射泮托拉钠在胃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抽签法将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胃溃疡病患72例分成两组,甲组36例接受注射泮托拉钠治疗,对照组36例接受奥美拉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比乙组的27.78%低,P<0.05。甲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比乙组的72.22%高,P<0.05。结论对胃溃疡病患施以注射泮托拉钠治疗,副作用轻,疗效显著,建议采纳。

  • 标签: 泮托拉唑钠 不良反应 胃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肺癌骨转移患者行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仅行化疗方案),研究组30例(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止痛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比较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3.33%,2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化疗对肺癌骨转移患者疗效显著,止疼效果佳、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唑来膦酸 肺癌骨转移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注射头孢呋辛钠与注射头孢林钠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头孢林钠治疗,观察组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观察组100例,痊愈65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高达95.0%,对照组100例,痊愈30例,显效17例,有效33例,无效20例,治疗有效率高达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100例,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皮疹1例,恶心呕吐2例,上腹部不适2例),几率为5.0%,对照组100例,1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皮疹4例,恶心呕吐9例,上腹部不适6例),几率为19.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秋季腹泻患儿应用注射炎琥宁与病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治疗的74例秋季腹泻患儿,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应用抽签法将全部秋季腹泻患儿均分,即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病毒予以治疗,实验组实施病毒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儿腹泻症状缓解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腹痛症状、腹泻症状、发热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参照组(70.27%),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炎琥宁与病毒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秋季腹泻患儿临床症状,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 秋季腹泻 炎琥宁 病毒唑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注射酸盐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于2015年8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选取82例,并依照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注射液5mg/100mL缓慢静脉滴注,同时口服钙尔奇D600保持基础钙维持在正常水平;参照组单纯每日口服凯尔奇D600或者迪巧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10个月。对两组患者的骨痛、骨密度变化情况以及安全性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痛症状显著缓解,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两组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点的骨密度相对参照组而言增加更为显著,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未出现新骨折,而参照组出现4例椎体骨折。结论双药物每年1次15min静脉滴注,不但可以确保全年的依从性,能有效使患者骨密度增加,减轻骨痛,降低骨折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绝经 骨质疏松症 注射型唑来膦酸盐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辅助治疗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方法126例老年压缩性骨折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给予PVP治疗,治疗组给予5mg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价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检测患者骨密度改变情况和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和I型前胶原肽(CTX)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VAS与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CTX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BGP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上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助于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骨密度和骨代谢,降低VAS与OD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PVP 唑来膦酸 骨密度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伏立康不良反应及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汇总我院近期使用注射伏立康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对4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做出具体的阐述。结果注射伏立康可能会导致胸闷、心悸、气促、头痛、大汗、视觉障碍、房颤等不良反应,经及时处理后,不良反应均好转或痊愈。结论临床应用中需高度重视注射伏立康所致不良反应,并积极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伏立康唑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治疗中应用PVP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整体性选取在我院开展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治疗的患者92例,按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各46例,围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法(参照组)与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方法(观察组)的效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腰椎及桡骨远端骨密度、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腰椎及桡骨段骨密度在治疗后半年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在术后半年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PVP联合药物治疗,在提升患者的腰椎及桡骨远端骨密度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并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不适感,可在临床中大力借鉴。

  • 标签: PVP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