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效果,并评价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肺癌骨转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帕米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96.00%、对照组为76.00%(P<0.05);观察组骨转移灶缓解率为92.00%、对照组为68.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注射可明显缓解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注射用唑来膦酸 肺癌 骨转移 疼痛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效果,并评价安全性。方法:选择 50例肺癌骨转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帕米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 96.00%、对照组为 76.00%(  P<0.05);观察组骨转移灶缓解率为 92.00%、对照组为 68.00%(  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注射可明显缓解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 ] 注射用唑来膦酸 肺癌 骨转移 疼痛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预防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并提高治疗效果,探讨和研究注射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63例于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入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注射静脉滴注,而试验组患者同时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骨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但试验组患者缓解总有效率更高,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试验组降低更显著,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选择注射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骨痛,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注射用唑来膦酸 复方苦参注射液 乳腺癌骨转移 疗效
  • 简介:1例75岁男性患者,因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静脉滴注帕米二钠60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14d后出现左上臂肌肉疼痛,逐渐发展至右上臂、胸部肌肉疼痛,同时两手手指发僵。考虑帕米二钠致肌肉疼痛,遂给予口服萘汀美酮每次0.5g,每日2次,持续10d,肌肉疼痛症状缓解并逐渐消失。

  • 标签: 帕米膦酸二钠 肌肉疼痛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1例77岁女性患者因骨质疏松症接受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该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用药前无哮喘发作。静脉滴注注射液19 h后,患者出现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发作,考虑为注射液所诱发。立即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多索茶碱静脉泵入,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及吸入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30 min后喘憋和呼吸困难症状缓解。26 h后支气管哮喘再次发作,再次给予上述治疗后好转。但患者活动耐量下降,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及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3个月后活动耐量恢复至静脉滴注注射液之前。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哮喘
  • 简介:摘要双酸盐治疗骨转移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骨相关事件、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长期应用的耐受性目前尚不明确,同时存在肾毒性、颌骨坏死、电解质紊乱、心房颤动等不良反应。正确的认识这些不良反应,对不良反应的防治、扩大使用的适应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唑来磷酸 骨转移 作用机制 药代动力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注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引发的发热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辅以预防发热口服药物的护理、补液等各项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发热患者为14例,发生率为93.3%,对照组经过一系列护理干预后,未出现发热患者,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好。结论对使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热,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对抗注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引发的发热反应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37.50%<67.50%);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更优(105.64±6.78>84.35±5.68),护理满意度更高(96.00%>86.00%)。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对抗注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引发的发热反应中有优秀干预效果。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唑来膦酸 发热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治疗骨质疏松临床疗效。方法:将已接诊的50例骨质疏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25例骨质疏松患者,对其给予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中25例骨质疏松患者,对其在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治疗前后骨密度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包括静息痛评分、前屈后伸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密度(L1-4、Ward三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滴注治疗对缓解患者疼痛感并提升治疗效果作用明显,是值得推广的一类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用和低生活质量等特点,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也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压力,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也显得尤为重要,应用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延长了住院时间,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仅会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针对这些不良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注射液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的骨痛情况、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尿DPD/Cr等指标记录下来,并做对比分析。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进行检测,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根据统计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骨痛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四项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尿DPD/Cr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另外,患者的骨密度在经过治疗之后得到明显增加,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注射液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唑来膦酸注射液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PMO)采取(密固达)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0例PMO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05-2020.01之间,将80例按照不同疗法分为2组(各组40例)。采取碳酸钙D3片治疗对比组,实验组基于前组上采取密固达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骨密度(BMD)变化水平、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对比治疗后各部位BMD水平、总有效率等数据后显示实验组更具优势(P<0.05);但2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数据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PMO采取密固达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提升骨密度,促进骨形成,增强骨质量,安全可靠,可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绝经后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注射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50例接受注射液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分组,讨论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结果:150例中6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3%;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发热、肌肉疼痛、关节痛以及白细胞减少等;发生组与未发生组之间患者的年龄、骨钙素水平、钙剂等使用具有明显差异性。结论: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但程度比较轻,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比较多,临床治疗前需要评估患者的情况做好预防措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与氯曲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氯曲二钠治疗两疗程,观察疼痛及KP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疼痛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88.89%(p>0.05)。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分别为61.67±12.95、77.22±7.51,p<0.01。氯曲二钠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分别为62.22±13.52、76.11±6.97,p<0.01。两组治疗后KP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轻,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氯曲二钠均能有效缓解肺癌骨转移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但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唑来膦酸 氯曲膦酸二钠 肺癌 转移性骨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治疗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期为2年。175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7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妇女口服元素钙500mg(碳酸钙)和阿法骨化醇1W后给予密固达(,5mg/100mL)静脉输液,并通过骨密度仪记录治疗前后骨密度及肾功能的变化、骨折事件发生及不良反应。对照组88人,口服骨化醇及钙剂。结果输注后患者髋关节及腰椎24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疼痛较前明显缓解,肾功能无损害,连续输注患者无一例腰椎骨折发生,输注后2d内不良反应以低热、关节痛、肌痛、流感样症状等,1例出现房颤。结论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安全有效,能够降低骨折的风险,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研究,不良反应包括心房纤颤发生率的增加。

  • 标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唑来膦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伊班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特征。方法诱导C57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依据双酸盐种类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α-MEM培养基常规孵育,加入磷酸盐缓冲液;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10-8、1×10-7、1×10-6、1×10-5、1×10-4mol/L;伊班组加入相同梯度浓度伊班。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比较细胞形成及黏附性;应用Transwell系统检测细胞迁移性;采用骨基质培养检验细胞骨吸收性,并定量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染色阳性多核细胞数[(118.5±12.7)个]比较,1×10-6mol/L破骨细胞形成数量明显减少至(26.6±5.2)个,为其阈浓度;抑制效果优于同浓度伊班[(99.2±10.9)个,F=5.531,P<0.05]。而伊班到达1×10-5mol/L阈浓度才发挥有效抑制作用[(27.3±6.1)个]。与对照组附壁生长及跨膜细胞数[(131.7±15.3)、(111.6±13.5)个]比较,1×10-6mol/L[(72.8±12.8)、(35.8±6.8)个]比同浓度伊班[(128.6±13.6)、(98.6±9.6)个]更显著抑制破骨细胞黏附与迁移性(F=2.638、3.976,P<0.05)。与对照组骨吸收陷窝数[(28.1±7.2)个]比较,1×10-6mol/L[(5.8±2.6)个]比同浓度伊班[(26.9±6.6)个]抑制细胞骨吸收性更显著(F=3.215,P<0.05)。结论1×10-6mol/L即发挥有效抑制破骨细胞作用,而伊班阈浓度为1×10-5mol/L。

  • 标签: 破骨细胞 分化 唑来膦酸 伊班膦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