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对抗氧糖剥夺中的作用和发挥抗凋亡中的分子机制,寻找HSP70发挥作用的靶点。方法应用转染的技术将质粒和小干扰RNA(siRNA)转染入H9C2细胞内来过表达和沉默HSP70在细胞内的表达,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组(H/R组)、过表达组(H/R+HSP70)、过表达阴性对照组(H/R+NC)、沉默组(H/R+siRNA)、沉默阴性对照组[H/R+NC(siRNA)]。建立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模型。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的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过表达组的凋亡细胞及凋亡蛋白bax(1.97±0.01)明显低于单纯缺氧复氧组bax(2.15±0.03,F=356.2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沉默组的凋亡细胞和凋亡蛋白bax(6.09±0.17)明显高于单纯缺氧复氧组bax(2.15±0.03,F=356.2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表达组STIM1的表达量(3.14±0.14)明显低于单纯缺氧复氧组(4.46±0.20,F=26.6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沉默组STIM1的表达量(8.58±0.24)明显高于单纯缺氧复氧组(4.46±0.20,F=26.6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P70可能通过STIM1调节内质网钙失衡发挥抗凋亡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手术切除的193例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53例肺大疱和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非癌对照肺组织的石蜡标本,通过制作高通量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芯片中HSP90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SP90不同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肺腺癌组织中HSP90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癌肺组织(P<0.001),临床Ⅲ期患者的HSP90表达水平高于临床Ⅰ~Ⅱ期患者(P=0.008),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HSP90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24);高表达HSP90的肺腺癌患者10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HSP90的患者(P=0.001),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显著低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Cox多因素风险回归分析发现,高表达HSP90的肺腺癌的患者预后比低表达HSP90差(P=0.010)。结论HSP90的高表达与肺腺癌进展相关,高表达HSP90可能作为评估外科手术切除肺腺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分子标志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手术切除的193例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53例肺大疱和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非癌对照肺组织的石蜡标本,通过制作高通量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芯片中HSP90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SP90不同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肺腺癌组织中HSP90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癌肺组织(P<0.001),临床Ⅲ期患者的HSP90表达水平高于临床Ⅰ~Ⅱ期患者(P=0.008),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HSP90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24);高表达HSP90的肺腺癌患者10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HSP90的患者(P=0.001),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显著低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Cox多因素风险回归分析发现,高表达HSP90的肺腺癌的患者预后比低表达HSP90差(P=0.010)。结论HSP90的高表达与肺腺癌进展相关,高表达HSP90可能作为评估外科手术切除肺腺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分子标志物。
简介:摘要热休克蛋白(HSP)作为"分子伴侣"在蛋白质折叠、装配、转运和降解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HSP水平高于正常细胞,HSP过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热休克因子(HSF)1是调控真核生物热休克反应(HSR),并诱导HSP表达的主要转录因子,同时也是肿瘤发生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HSP/HSF1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HSP/HSF1作为MM的潜在治疗靶点,已受到相关研究者的重视。笔者就HSP/HSF1在MM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HSP/HSF1抑制剂治疗MM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探索MM治疗的新靶点,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过表达热休克蛋白60(HSP60)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活性的影响及对光气急性肺损伤大鼠的疗效改变。方法利用腺病毒为载体转染HSP60至MSCs。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测量细胞转染前后HSP60的表达。利用CCK-8实验检测MSCs活力变化,流式凋亡实验检测MSCs凋亡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实验观察MSCs迁移能力的改变。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光气染毒组(吸入光气5min)、MSCs组(光气染毒,MSCs治疗组)和转染MSCs组(光气染毒,过表达HSP60 MSCs治疗组),每组各15只。通过肺部病理切片观察大鼠肺部病理改变,肺湿干比观察肺部水肿程度改变,检测肺泡灌洗液总细胞计数、总蛋白量及肺泡灌洗液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反映炎症变化。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两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转染HSP60后,与未转染HSP60的MSCs[A=(0.27±0.02)]比较,转染HSP60的MSCs增殖能力[A=(0.69±0.05)]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光气染毒组比较,MSCs组和转染后MSCs组大鼠肺组织水肿均有所减轻,炎症因子浸润减少。但转染后MSCs组较MSCs组肺部水肿减轻程度改善较为明显、IL-6、TNF-α下降程度更高,肺泡灌洗液总蛋白量及总细胞数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s转染HSP60后,增强了增殖能力、抗凋亡能力、迁移能力及在光气急性肺损伤大鼠中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对远端起病的Dna热休克蛋白家族6(DNAJB6)肌病一家系临床资料及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9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的DNAJB6肌病一家系共3代人,其中有3例患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对家系先证者行肌酶、左侧肱二头肌活组织检查、骨骼肌磁共振成像(MRI)及肌电图等检查。应用全外显子测序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基因筛查,应用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家系成员进行突变位点的验证。结果先证者为30岁男性,少年时期开始出现四肢远端肌肉无力,后发展至近端,同时伴有肌肉萎缩,以手部小肌肉、下肢远端肌肉为主。经检查先证者肌酶轻度升高,骨骼肌MRI提示其四肢远近端均出现肌肉萎缩及脂肪化,以下肢远端后组肌群为著;肌电图提示慢性肌源性损害;肌肉病理提示慢性肌纤维性损害并数个镶边空泡改变。基因筛查发现先证者携带DNAJB6基因的杂合突变c.298T>G(p.F100V),为错义突变,其胞弟(有相似病史)、二女儿也存在着相同位点的突变;大女儿未检测到上述位点变异。二女儿目前未发病,为变异携带者。先证者父亲已去世,生前也有类似症状。结论DNAJB6基因上述位点突变为该家系的致病基因。该病临床特点为青少年时期以四肢远端起病的肌肉无力及萎缩。本研究为国内该位点突变所致的远端起病的DNAJB6肌病家系的首次报道。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敲低热休克蛋白B8 (HspB8)对鼠视神经钳夹(ONC)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及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敲低HspB8的重组腺相关病毒(AAV) 2-小发夹HspB8 (shHspB8)-绿色荧光蛋白(GFP)。雄性C57BL/6J小鼠6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ONC组、AAV2-shHspB8组、ONC+AAV2-shHspB8组、ONC+AAV2组,分别为10、20、16、10、10只,双眼均作为实验眼。建模后3、7 d,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视网膜HspB8蛋白相对表达变化;GFP免疫荧光染色确定AAV2-shHspB8-GFP转染情况。建模后5 d,视动反应(OMR)、暗适应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ff-ERG)检测各组小鼠视敏度、振荡电位(OPs )、明视负向反应(PhNR)振幅和潜伏期;视网膜铺片计数各组小鼠RGC。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Welch法校正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 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NC3组小鼠视网膜中HspB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63,P<0.0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NC5组小鼠视敏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波、b波、OPs、PhNR振幅下降,b波潜伏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NC3组、ONC5组、ONC7组小鼠RGC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4.90,P<0.01 )。病毒转染后4周,转染率达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V2-shHspB8组视敏度,a波和b波、OPs、PhNR振幅、RGC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NC5+AAV2-shHspB8组RGC计数较ONC5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2,P<0.01 )。结论ONC诱导HspB8在视网膜中表达,导致RGC死亡并损害小鼠视功能;下调HspB8对ONC所致的RGC死亡具有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EIF5A2)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20年10月山西省人民医院70例胆囊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同时选取因结石切除的35例胆囊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中EIF5A2蛋白和HSP90蛋白水平,进行χ2检验统计学分析两者的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胆囊癌组织中EIF5A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胆囊组织EIF5A2阳性表达率[72.86%(51/70)比8.57%(3/35),χ2=38.60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IF5A2表达水平与胆囊癌患者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分别为χ2=5.827、6.959,P<0.05)。胆囊癌组织中HSP9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胆囊组织HSP90阳性表达率[82.86%(58/70)比25.71%(9/35),χ2=32.99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P90表达水平与胆囊癌患者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分别为χ2=6.744、7.392、6.110,P<0.05)。结论胆囊癌组织中EIF5A2与HSP90表达上调,EIF5A2和HSP90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HBLC)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PD-1)、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的表达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浙江普陀医院97例HBLC合并T2DM患者(HBLC合并T2DM组)、105例单纯HBLC患者(HBLC组)和118例单纯T2DM患者(T2DM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组血清HSP70、sPD-1和25(OH)VD3水平,分析其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糖[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相关性。并根据HBLC合并T2DM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预后分为预后不良(28例)和预后良好(69例),比较两者HSP70、sPD-1、25(OH)VD3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SP70、sPD-1和25(OH)VD3对HBLC合并T2DM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HBLC合并T2DM组HSP70和sPD-1明显高于HBLC组和T2DM组[(4.28 ± 1.19) μg/L比 (2.27 ± 0.76)和(2.40 ± 0.84) μg/L、(7.86 ± 2.45)ng/L比(4.23 ± 1.62)和(3.85 ± 1.27) ng/L],25(OH)VD3明显低于HBLC组和T2DM组[(13.62 ± 3.96) μg/L比(18.63 ± 6.11)和(17.45 ± 4.3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LC组与T2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HBLC合并T2DM患者中,HSP70和sPD-1与ALT、AST、FBG、HbAlc呈正相关(P<0.01),25(OH)VD3与ALT、AST、FBG、HbAlc呈负相关(P<0.01)。在HBLC合并T2DM患者中,预后不良患者HSP70、sPD-1和Child-Pugh分级B级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6.03 ± 1.63) μg/L比(3.57 ± 1.02) μg/L、(9.86 ± 1.59) ng/L比(7.05 ± 2.62) ng/L和71.43% (20/28)比30.43%(21/69)],25(OH)VD3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9.26 ± 3.02)μg/L比(15.39 ± 5.84)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SP70、sPD-1和25(OH)VD3联合预测HBLC合并T2DM预后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9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29%和79.71%。结论HBLC合并T2DM患者血清HSP70、sPD-1明显升高,25(OH)VD3明显降低,并与肝功能、血糖存在良好线性关系,早期联合检测HSP70、sPD-1和25(OH)VD3可为临床对症治疗、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HBLC)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PD-1)、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的表达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浙江普陀医院97例HBLC合并T2DM患者(HBLC合并T2DM组)、105例单纯HBLC患者(HBLC组)和118例单纯T2DM患者(T2DM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组血清HSP70、sPD-1和25(OH)VD3水平,分析其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糖[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相关性。并根据HBLC合并T2DM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预后分为预后不良(28例)和预后良好(69例),比较两者HSP70、sPD-1、25(OH)VD3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SP70、sPD-1和25(OH)VD3对HBLC合并T2DM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HBLC合并T2DM组HSP70和sPD-1明显高于HBLC组和T2DM组[(4.28 ± 1.19) μg/L比 (2.27 ± 0.76)和(2.40 ± 0.84) μg/L、(7.86 ± 2.45)ng/L比(4.23 ± 1.62)和(3.85 ± 1.27) ng/L],25(OH)VD3明显低于HBLC组和T2DM组[(13.62 ± 3.96) μg/L比(18.63 ± 6.11)和(17.45 ± 4.3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LC组与T2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HBLC合并T2DM患者中,HSP70和sPD-1与ALT、AST、FBG、HbAlc呈正相关(P<0.01),25(OH)VD3与ALT、AST、FBG、HbAlc呈负相关(P<0.01)。在HBLC合并T2DM患者中,预后不良患者HSP70、sPD-1和Child-Pugh分级B级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6.03 ± 1.63) μg/L比(3.57 ± 1.02) μg/L、(9.86 ± 1.59) ng/L比(7.05 ± 2.62) ng/L和71.43% (20/28)比30.43%(21/69)],25(OH)VD3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9.26 ± 3.02)μg/L比(15.39 ± 5.84)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SP70、sPD-1和25(OH)VD3联合预测HBLC合并T2DM预后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9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29%和79.71%。结论HBLC合并T2DM患者血清HSP70、sPD-1明显升高,25(OH)VD3明显降低,并与肝功能、血糖存在良好线性关系,早期联合检测HSP70、sPD-1和25(OH)VD3可为临床对症治疗、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HSP90α)和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肝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肝恶性肿瘤患者[32例,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47.80±11.78)岁]、肝良性疾病患者[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49.24±13.22)岁]和同时期体检健康人[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48.32±12.65)岁]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初诊血清样本的VEGF、HSP90α和TK1水平,分析其在肝恶性肿瘤、肝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鉴别诊断效能。结果肝恶性肿瘤组VEGF、HSP90α和TK1水平分别为284.58(78.40,604.37)pg/ml、122.03(88.76,197.16)μg/ml和2.21(0.89,3.60)pmol/L,肝良性疾病组VEGF、HSP90α和TK1水平分别为120.58(67.64,196.38)pg/ml、77.32(53.43,103.65)μg/ml和0.71(0.23,1.84)pmol/L,健康对照组VEGF、HSP90α和TK1水平分别为122.54(63.52,183.43)pg/ml、65.38(49.86,98.57)μg/ml和0.81(0.29,1.78)pmol/L。经Mann-Whitney检验,肝恶性肿瘤组VEGF、HSP90α和TK1水平均高于肝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EGF、HSP90α和TK1均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均P<0.05),当VEGF、HSP90α和TK1分别取临界值198.53 pg/ml、106.16 μg/ml和1.88 pmol/L时获得最大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5、0.895和0.811。结论VEGF、HSP90α和TK1是肝恶性肿瘤临床辅助诊断的良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与环指蛋白216(ring finger protein 216, RNF216)相互作用的蛋白,进一步阐明RNF216在GnRH缺陷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GBKT7-RNF216重组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到Y2HGold酵母中,与人cDNA文库进行杂交,筛选与RNF216相互作用的蛋白,然后在Y2HGold酵母中进行验证。结果成功构建了pGBKT7-RNF216重组表达载体,并在Y2HGold酵母中成功表达;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到了一个与RNF216相互作用的蛋白——丝状蛋白B(filamin B, FLNB),并在Y2HGold酵母中验证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论成功筛选到一个与RNF216相互作用的FLNB蛋白,RNF216可能通过调节FLNB或FLNB/FLNA异源二聚体影响GnRH神经元的增殖和迁移。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基因相关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并报道该基因的一种新突变。方法描述1例2018年12月底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入院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腹膜后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侵袭性念珠菌病患儿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和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基因外显子组检测及一代测序验证从而明确诊断;并以“CARD9”“invasive candidiasis”“侵袭性念珠菌病”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5月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性,10岁,既往健康,亚急性病程,以腹泻症状起病,2个月余后病情进展迅速,相继出现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脑脊液及血液中多次培养出白色念珠菌,大便中找到类酵母样真菌,头部磁共振成像提示梗阻性脑积水,腹部CT可见腹膜后肿物及肠管壁增厚。对患儿及其父母核心家系采血行全基因外显子组检测及一代测序验证,结果发现患儿CARD9基因存在c.952-12_956delinsAG纯合变异,为未报道的致病变异。经静脉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行侧脑室引流手术及侧脑室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9周,临床症状及脑脊液常规生化改善,培养转阴,腹膜后肿物缩小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4个月,患儿无特殊不适感,体力稍差,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仍偏高,头部磁共振成像仍可见脑积水及脑室旁白质异常信号,腹部CT可见腹膜后肿物较前缩小。共检索到文献15篇,全世界共报道了21例CARD9基因相关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不含本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结论CARD9基因缺陷患者选择性地对真菌易感,发生侵袭性念珠菌病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病情重。应予全身足量、长疗程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并发脑积水者则需外科治疗。本次报道的新突变丰富了CARD9基因的变异多样性。对不明原因的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建议行基因检测,关注CARD9基因缺陷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 (CDKL5)基因新生变异致早发性婴儿癫痫性脑病2型(EIEE2)的临床特点、诊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12日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的1例CDKL5基因新生变异致EIEE2患儿的病史资料、辅助检查及诊治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诊治思路和未来展望。结果患儿,女,年龄13 d 23 h,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抽搐,使用抗癫痫药物效果欠佳。二代基因测序检测发现患儿CDKL5基因存在c.119C>T/ p.A40V杂合变异,此变异为新发变异。结论CDKL5基因新生变异致EIEE2是值得被关注的罕见病,早期发现并进行基因诊断是提高诊治率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一个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家系的基因变异位点,并进行致病性功能验证。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家属的外周血标本,提取血液基因组DNA,运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手段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变异分析,筛选候选基因变异位点,再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所有家系成员进行验证,并在健康人群中筛查该变异。同时构建PKD2基因的野生型和变异型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和HeLa细胞,观察蛋白表达及细胞定位情况。结果先证者存在PKD2基因c.2051dupA(p.Tyr684Ter)移码变异,该变异使cDNA序列第2051位碱基A重复,导致终止密码子的形成,产生截短蛋白。免疫荧光实验显示,与野生型相比,变异型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可能由PKD2编码蛋白C端缺失引起。结论PKD2基因c.2051dupA(p.Tyr684Ter)变异可能是该家系患者的致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