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后牙牙体缺损行全瓷高嵌体修复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2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104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行常规修复,观察组中患者行全瓷高嵌体修复,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在经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中患者总有效率为73.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对照组中患者满意率为76.9%,观察组中患者满意率为96.2%,两组患者之间所存在差异较显著。结论对后牙牙体缺损行全瓷高嵌体修复可得到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使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得到提高,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较好改善,并且还能够使患者治疗满意率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在根管治疗后分别给予患者全冠与高嵌体修复,研究其对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行根管治疗的患者中选取44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22例患者为1组。将行全冠修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高嵌体修复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组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2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发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不存在。结论在根管治疗后分别给予患者全冠与高嵌体修复的修复成功率相差不大,但是高嵌体修复方法磨除牙齿的组织明显少于全冠修复方法,并且不会破坏其与邻牙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嵌体修复近中一合面一远中(MOD)洞型下颌第一磨牙的计算机三维实体和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初步应力分析,为临床嵌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含MOD洞型下颌第一恒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三种材料行高嵌体修复,合面中央窝集中施加45kg载荷,分别采用垂直加载和舌面与牙体长轴呈45°加载方式,对下颌第一恒磨牙MOD洞型底部和牙颈部进行应力分析。结果采用高嵌体修复时,产生在牙本质应力分布趋于平缓,无论是垂直载荷还是舌向载荷,在洞型底面和牙颈部应力水平均较低。结论对患牙根管治疗后的MOD洞型,用高嵌体修复是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可以提高缺损牙体的抗力,减少临床上牙折的发生。
简介:本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后牙间接粘结性修复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以及有关这方面的最佳科学研究和长期临床证据。本文提出的治疗理念基于以下几个基本思想:①使用粘结性材料垫底/衬洞[“双重粘结”技术(DB).“最优化窝洞设计”(CDO)]:必要时使用②龈下颈部边缘的即刻重建[龈壁提升(CMR)]:随后进行③印模制取.以尽量保留牙体组织.简化临床操作.最后使用高填料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进行粘结[粘结层固化可控化(CAC)]。并简要介绍修复体就位的辅助技术.如声波/超声波震动和(或)粘结材料加热技术。文中介绍的临床步骤有助于牙医解决嵌体/高嵌体牙色修复中的诸多临床问题,包括牙体预备、隔湿、取印模和粘结等每一个关键步骤。此种临床步骤既适用于全瓷修复材料.也适用于复合树脂.从理化性能和操作性方面来看.目前尚未有任何一种材料被证实可以胜任任何临床情形的修复。虽然嵌体/高嵌体的粘结修复并不是完美的牙釉质一牙本质结构的复制品,但就目前来讲,我们还是将这种间接修复方式视为一种生物替代性修复,主要归因于该修复体的均质材料性质。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二硅酸锂双层瓷试件剖面影像学形貌与相应显微CT扫描成像和三维重建结果,分析显微CT与三维重建技术用于无损探测二硅酸锂双层瓷材料内部缺陷的可靠性。方法制作双层二硅酸锂双层瓷矩形试件,进行显微CT扫描;扫描后沿垂直于试件长轴将试件平均切成6段,对每段剖面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获取5个剖面图像。根据剖面位置确定显微CT扫描断层图像,并将显微镜图像与显微CT图像进行灰度差值匹配比对,分析显微CT对全瓷材料内部缺陷探测的可靠性与精确性。对CT扫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二硅酸锂双层瓷试件内部缺陷的二维形貌与三维形貌的差异。结果显微镜图像与显微CT图像的平均相似度为(83±7.9)%;缺陷的二维剖面形貌与三维形貌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显微CT能够可靠地无损探测二硅酸锂双层瓷材料的内部缺陷结构,但对尺寸接近探测分辨率的孔洞成像较模糊。三维重建分析较二维形貌观察能更全面地反映缺陷的形貌。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二硅酸锂双层瓷试件剖面影像学形貌与相应显微CT扫描成像和三维重建结果,分析显微CT与三维重建技术用于无损探测二硅酸锂双层瓷材料内部缺陷的可靠性。方法制作双层二硅酸锂双层瓷矩形试件,进行显微CT扫描;扫描后沿垂直于试件长轴将试件平均切成6段,对每段剖面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获取5个剖面图像。根据剖面位置确定显微CT扫描断层图像,并将显微镜图像与显微CT图像进行灰度差值匹配比对,分析显微CT对全瓷材料内部缺陷探测的可靠性与精确性。对CT扫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二硅酸锂双层瓷试件内部缺陷的二维形貌与三维形貌的差异。结果显微镜图像与显微CT图像的平均相似度为(83±7.9)%;缺陷的二维剖面形貌与三维形貌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显微CT能够可靠地无损探测二硅酸锂双层瓷材料的内部缺陷结构,但对尺寸接近探测分辨率的孔洞成像较模糊。三维重建分析较二维形貌观察能更全面地反映缺陷的形貌。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修复中应用牙体数字化Cad/Cam嵌体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200例,作为A组,应用牙体数字化Cad/Cam瓷嵌体修复技术治疗,并选择本院同期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200例,作为B组应用复合树脂嵌体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两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颜色匹配、边缘密合度、边缘着色、外形成功率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牙齿修复中,应用牙体数字化Cad/Cam嵌体修复技术后,可提升修复效果,提高患者口腔牙齿美观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中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00例急诊患者分别接受血清及肝素锂抗凝血浆生化检验,采用血清检验的为A组,采用肝素锂抗凝血浆生化检验的为B组,对比A组与B组生化检验结果中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检验结果中的肌酐、尿素氮、钙、淀粉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氯、葡萄糖、羟丁酸脱氢酶及总胆红素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检验结果中两组的钠、钾、乳酸脱氢酶等指标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除去钠、钾、乳酸脱氢酶等指标外,肝素锂抗凝血浆用于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双相障碍治疗中奥氮平联合碳酸锂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双相障碍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双相障碍,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将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奥氮平+碳酸锂)与对照组(奥氮平)。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1%(39/41)、73.2%(30/41),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实验组患者B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奥氮平与碳酸锂,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