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颌畸形矫治中应用微型种植支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颌畸形并行矫治治疗的患者93例,采用随机字母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关闭间隙借助常规矫正方法,观察组患者关闭间隙借助微型种植支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上齿槽座角(SNA)、上下齿槽座角(ANB)、模型的覆盖(OJ)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下齿槽座角(SNB)及模型的覆颌(O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内种植无松动、脱落现象,面型良好。结论牙颌畸形矫治中应用微型种植支抗稳定性高,且可有效改善患者面型凸度、覆盖及覆颌关系。

  • 标签: 牙颌畸形 矫治 微型纯钛种植体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载锶纳米管化种植的体内成骨性能。方法使用阳极氧化和水热处理的方式在种植表面构建载锶纳米管涂层(载锶纳米管组),并制备单纯纳米管化种植(纳米管组)、未处理的光滑种植(对照组)。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载锶纳米管组种植第1~28天锶元素释放量。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种植表面形貌,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各组种植表面粗糙度,并用纳米压痕仪检测各组种植硬度(每种检测每组3枚种植)。将3组种植植入兔股骨骨骺端并于术后4、12周取材(每组每个时间点4枚种植),通过显微CT、免疫荧光、组织学切片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载锶纳米管组种植锶元素第28天的释放量为(2.6±1.5)ng/ml。载锶纳米管组种植表面形成管状阵列样形貌(纳米管管径约70 nm)。对照组、纳米管组、载锶纳米管组种植表面粗糙度(Ra值)分别为(34.8±5.3)、(66.2±4.3)、(85.7±10.6)nm(F=37.59,P<0.001),纳米管组和载锶纳米管组表面粗糙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4和12周载锶纳米管组骨体积/总体积[分别为(37.7±1.9)%和(51.9±2.1)%]比对照组相同时间点[(24.7±1.1)%和(40.7±0.9)%]均显著增加(P<0.05);纳米管组和载锶纳米管组种植术后第7天茜素红标记的新生骨组织占总标记骨组织百分比[分别为(35.4±3.7)%和(40.9±0.9)%]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9.2±2.9)%](P<0.05),即载锶纳米管化提升了种植周围早期再生骨组织占总再生骨组织的百分比。结论载锶纳米管化可提升种植周围组织的新骨形成能力。

  • 标签: 牙种植体 纳米管 骨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研究了口腔种植的三种表面改性工艺,并通过表面结构,给出最优化的改性工艺。方法对打磨抛光后的片(PureTi)分别用喷丸酸蚀(SLA)、阳极氧化(AO),以及喷丸酸蚀和阳极氧化结合(SLA+AO)的方法进行表面改性,从而得到SLATi、AOTi、SLA+AOTi三组样品。并以PureTi作为空白对照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喷丸酸蚀处理的SLA-Ti样品表面形貌主要微米结构和少量纳米孔组成;经阳极氧化处理的AO-Ti样品只有纳米孔结构;经复合工艺喷丸酸蚀及阳极氧化处理的SLA+AO-Ti样品表面基于SLA形貌结构增加了大量的纳米孔。结论最优表面改性工艺,即喷丸酸蚀和阳极氧化的复合工艺。

  • 标签: 纯钛种植体 喷丸酸蚀 阳极氧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作为种植支抗在安氏Ⅰ类、Ⅱ类畸形矫正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5至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安氏Ⅰ类、Ⅱ类畸形矫正治疗的患者,在完成整平排齐、关闭拔牙间隙阶段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关闭间隙,观察组采用微型作为种植支抗关闭间隙,比较两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上齿槽座角(SNA)、上下齿槽座角(ANB)、模型的覆盖(OJ)等指标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种植无松动脱落现象。结论微型种植可提供稳定的正畸支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面形凸度及覆殆、覆盖关系。

  • 标签: 微型纯钛 种植体支抗 畸形矫正
  • 简介:目的:探讨3种不同材料的全冠修复种植周围组织龈沟液(GCF)、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牙龈龈沟探诊深度(gingivalcrevicedepth,GCD)变化及GC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以评价不同烤瓷内冠材料对种植周围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随机选择临床病例90颗,平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烤瓷冠,全瓷冠作为种植上部修复材料,每组30颗.在修复前,后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CGF量、GI、GCD、AST和ALP水平的测定和分析.结果:钴铬合金组、组、全瓷冠组术前龈沟液中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钴铬合金组,组,全瓷冠组修复术前、后1个月,3个月龈沟液中GCF量、GI、GCD、AST、ALP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LP、AST在钴铬合金组、全瓷组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别(P<0.05),而GCF、GI、GC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钴铬合金组、全瓷组、组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CF、GI、GCD、AST、ALP分别进行三组间两两比较,GCF、GCD、AST、ALP各对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I三组间两两比较全瓷组与钴铬合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对比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钴铬合金烤瓷冠可导致修复患牙的GCF量及其中酶的变化,对牙周组织有不利影响,烤瓷冠和全瓷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钴铬合金烤瓷冠 纯钛烤瓷冠 全瓷冠 龈沟液 天冬氨酸转氨酶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含量锌加入种植表面涂层后对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种植分为PEO-Zn组(n=36)和PEO-Ca/P组(n=36),应用等离子电解氧化法(PEO)在其表面制备磷酸钙活性涂层,PEO-Zn组采用含锌涂层,PEO-Ca/P组为不含锌的涂层。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两组涂层表面形貌,X线衍射仪分析涂层晶相结构。将种植72颗植入18只日本大耳白兔双侧下颌骨,每侧2颗。术后对大耳白兔进行双荧光标记,分别于植入术后4周、8周与12周取两组带种植的骨组织,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新骨形成,采集图像测量荧光条带间距计算骨矿化沉积率;应用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法染色观察骨组织与种植结合长度,计算骨接触率。结果扫描电镜可见两组等离子电解氧化膜内层致密,外层呈粗糙的多级孔洞状结构。X线衍射仪分析显示PEO-Ca/P组中钙元素主要以CaO和羟基磷灰石(HA)存在,PEO-Zn组中锌元素主要是以Zn3P2和ZnO存在。各时间点两组种植周围均显现二甲酚橙与钙黄绿素标记的荧光带,呈条状,两荧光带间距离明显。植入后4、8、12周PEO-Zn组的骨矿化沉积率均高于PEO-Ca/P组(5.25±0.59比4.79±0.43,4.62±0.54比4.18±0.50,4.90±0.54比4.44±0.53,均P<0.05),4周时PEO-Zn组骨矿化沉积率最快(P<0.05)。两组种植在植入后各时间点均能与骨组织不同程度紧密连接,呈骨性结合。植入后4、8、12周PEO-Zn组的骨接触率高于PEO-Ca/P组(32.69±7.43比28.06±8.15,51.95±5.41比47.03±6.13,73.91±8.15比61.73±11.84,均P<0.05),12周时PEO-Zn的骨接触率最高(P<0.05)。结论PEO法制备的含锌磷酸钙涂层,提高了种植生物活性,加速了骨组织的形成与改建,促进了种植-骨界面的整合。

  • 标签: 磷酸钙类 活性涂层 牙种植体 骨整合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初步探究直流微电场对种植骨结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胫骨种植模型,加载直流微电场,4周或8周后分别进行种植周围骨密度的测量,扭矩值的测定,硬组织磨片的分析。结果:实验组种植接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骨小梁间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4周及第8周实验组大鼠种植的平均旋出扭矩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4周实验组大鼠种植骨结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种植周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升高明显(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加载电场后,骨组织向种植表面延伸生长,高倍镜下可见其形态类似于"伪足"。直流微电场组其标本钙化及未完全钙化骨组织密集,与种植的附着密度大,骨质致密,且骨质成熟度高,而对照组种植周围骨组织稀疏,新生骨小梁间隔明显偏大,小梁间的网格状结构明显不如实验组密集,骨成熟度及与种植的粘附程度均稍差。结论:直流微电场可增强SD大鼠胫骨种植周骨密度,促进骨结合。

  • 标签: 动物实验 种植体 骨结合 直流微电场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不同表面形态的种植种植周围炎发病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寻找一种更有利于种植义齿长期稳定性的种植表面形态设计奠定基础。方法对2307例(3652枚)种植进行追踪观察0.5~10年.分析比较不同表面形态种植之间种植周围炎的发病率.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种植长度因素。结果发生种植周围炎35例,发生率0.96%。其中负重前发生种植周围炎26例,负重后发生种植周围炎9例。大颗粒喷砂酸蚀(SLA)表面、易耐(TiUnite)表面及可吸收性喷砂介质(RBM)表面形态的种植种植周围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光滑表面形态的种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年龄和性别对于种植周围炎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7,P=0.08)。10~12mm种植显示出了更高的种植周围炎发生率。结论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粗糙表面形态的种植;年龄、性别对种植周围炎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目前的研究并不能认为种植的长度与种植周围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牙种植 种植体周围炎 表面形态
  • 简介:摘要现阶段对牙科审美的要求更加严格。种植周围的软组织美学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如果达不到美学要求,那么注定导致不可接受的审美失败。因此本文主要对种植周围区域影响美学的各种重要参数的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 简介:种植周围炎会造成种植周围骨组织丧失,甚至可能导致种植松动脱落,是种植失败的重要因素。其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不良修复设计、咬合创伤等,并受邻牙牙周和根尖周状况、手术技术及全身健康状况的影响。本文从种植适应症的选择、种植手术、种植修复和术后维护4个方面就如何预防种植周围炎进行综述。

  • 标签: 种植体周围炎 预防
  • 简介:TizianoTestori博士和MatteoCapelli博士的治疗理念。IR.C.C.S.Galeazzi学院.米兰大学,意大利。〉拔牙同时即刻植入种植。〉在前牙区和后牙区使用GeistlichBio-Oss颗粒维持颊侧骨板。〉美学区和非美学区的临床概念。拔牙后即刻植入种植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技术,因为它可以优化外科程序、缩短疗程、并改善前牙区拔牙后的美学效果。种植曾被认为可以避免颊侧骨板的吸收。然而,最近的研究和我们的临床经验提示即使拔牙后即刻植入种植仍然无法避免颊侧骨板的吸收。我们的目标是保护颊侧骨板、减少其吸收.因此植骨是必需的。进而.我们还需要用美学评分评价效果。

  • 标签: 即刻植入 种植体 拔牙窝 美学效果 外科技术 临床经验
  • 简介:种植周围炎是一种时常发生的、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性疾病,常常导致支持骨组织的丧失。种植周围炎需要立即治疗,但是我们依然缺乏证据支持那些最有效的医疗介入方法。如果患者患有种植周围黏膜炎、手术禁忌证或者拒绝更为合适的治疗,这时就需要选择非手术牙周治疗。种植周围组织缺损状态决定了治疗的方法.也为相关的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本文推荐的治疗方案都源于临床经验.能提供有利的指导。

  • 标签: 种植体周围骨缺损 种植体周围炎 手术治疗 手术禁忌证 炎性疾病 细菌感染
  • 简介:目的:对比新研制的基钽涂层人工种植植入犬下颌骨和股骨不同部位的植骨结合能力差异。方法:选5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第一磨牙,愈合3个月建立缺牙模型。按临床种植植入手术操作步骤,分别于下颌骨和股骨中上段植入种植,每只犬双侧颌骨及股骨分别植入各2颗。术后3个月取材,行X线片、Micro-CT扫描及骨密度(BMD)分析、带植硬组织磨片组织学及Goldner三色法染色检查,ImageJ图像分析新骨形成面积。结果:钽人工种植植入犬体内3个月,X线示两组植均与骨结合紧密,植骨界面无低密度阴影。Micro-CT扫描显示:颌骨组种植与骨结合紧密,界面无低密度透射影,局部微结构、密度变化无显著差异;股骨组种植-骨界面近髓腔段呈低密度线状透射影,Micro-CT骨形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颌骨组BMD为1169±86.39mg/cc,股骨组BMD,754.2±129.4mg/cc,颌骨种植周围BMD显著高于股骨种植周围BMD(P〈0.05);亚甲蓝-酸性品红染色显示:颌骨组种植周有红色带状深染新骨形成,植侧呈指状突入黑色植螺纹之间,颌骨侧呈波浪与蓝染的颌骨组织移行,植骨界面密合无间隙。股骨组也有红色深染新骨形成,但新骨带较颌骨组较窄,且植-骨界面部分不密合,见条状纤维结缔组织样结构。ImageJ图像分析显示:颌骨组新骨形成面积294.4±10.18μm2,股骨组新骨形成面积108.4±3.208μm2,新骨形成面积颌骨组显著多于股骨组(P〈0.05)。结论:基钽涂层人工种植植入下颌骨较植入股骨更能促进种植骨结合,本研究为种植骨结合动物实验模型选择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钛基钽涂层人工种植体 骨结合 下颌骨 股骨
  • 简介:目的:探讨用微型种植作为正畸支抗压低伸长磨牙,同时用XIVE种植修复对(牙合)缺失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对颌牙伸长>2.5mm种植修复的患者.在对颌伸长的第一磨牙的近中腭侧和远中颊侧各植入1枚微型种植.用橡皮链挂在颊、腭侧的种植上,以压低伸长的对颌牙齿,定期更换并进行临床检查.同时缺牙区植入XIVE种植,常规种植治疗.结果:7例患者中,1枚微型种植钉松动脱落,余6例患者伸长牙平均压低3mm,平均压低时间为5个月,经种植修复后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针对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对颌牙伸长较多的病例,微型种植支抗和种植的联合应用,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种植 微型种植体 种植体支抗 压低磨牙 XIVE种植体 牙列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微型种植支抗和口外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接收的82例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为对象,以数字单双号形式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实验组(n=41)和对照组(n=41),其中微型种植支抗治疗实验组患者,口外弓支抗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分析不同支抗治疗患者后的口腔各正畸指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不同支抗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口腔各正畸指标比较,前者改善程度高于后者;而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是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相比口外弓支抗,予以患者行微型种植支抗治疗,疗效显著,改善口腔各畸形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舒适性及依从性高。

  • 标签: 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 口外弓支抗 口腔正畸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微型种植锚定在成人正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 6月至2022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60例成年人患者作为正畸研究病例。将病患任意30人分为对照组另外30人确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正畸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型种植锚定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正畸指标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在下牙槽座角度、上牙槽座角度和牙尖顶宽度、磨牙位移、上颌中切牙倾斜度差异和上颌中切齿凸距差异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上颌中切牙的倾斜度差异和上颌中切齿的投影距离差异均增加,而磨牙位移和上牙槽座角均减小,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 成年人 口腔正畸 不良反应 
  • 简介:全瓷种植修复技术在现代口腔种植领域已经不是不可达到的修复目的,并已经在牙种植修复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修复不仅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达到理想的美观修复效果。在种植修复临床中.有时所出现的问题仅仅是源于种植系统本身所提供的种植基台。然而.当今种植系统配套供应的基台已经与以前有很大的区别.包括制作基台所用的材料、基台的稳定性以及基台的可调改性等方面。以金属为基底的新一代瓷基台的出现为牙种植修复治疗开创了新局面。Zi—real瓷基台(3i)和Empress-2的联合应用可以使种植修复达到理想的固位稳定和美观效果。

  • 标签: 种植体 全瓷修复 上部结构 生物相容性 牙齿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正确把握上腭种植的植入方位,确立一种容易的方法和规程。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包括了8名男性和15名女性患者,全部因为正畸的需要而于上腭植入了4.5mm×8.0mm阶梯状的螺纹种植。首先准备好附带金属钻套筒的外科模板。根据转移到石膏模型靠近腭中缝旁正中截面上的上颌骨的X线描记,决定金属钻头套筒的角度。采用非侵袭性技术(不需要切开、翻瓣、缝合)直接穿粘膜植入种植,可以减少手术操作步骤,并便利操作。靠近腭中缝旁正中区域是一个适宜的种植植入位置,可以避开腭中缝处的结缔组织。结果经过3个月的愈合期后,所有种植均获得了骨整合,并且在整个正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种植的丧失。结论作为支抗,腭部种植在支抗的维持和间隙的拓展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应用三维空问外科模板可以减少种植的植入位置的误差,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组织的创伤,同时加强了骨整合。

  • 标签: 腭部种植体 安置方法 植入方位 正畸治疗 种植体植入 支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