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智能控压装置联合铥激光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上述7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 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观察组采用智能控压装置联合铥激光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25.14±4.19min<37.18±3.57min,t=11.84)、术中出血量(249.01±11.44ml<336.65±12.87ml,t=25.57)、膀胱冲洗时间(20.36±1.15min<26.26±1.44min,t=6.48)、尿管留置时间(36.83±1.24h<40.56±1.67h,t=3.46)、住院时间(4.63±0.80d<5.92±1.06d,t=4.90)等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89%<31.58%,χ =6.73)及术后复发率(5.26%<28.95%,χ =7.52)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智能控压装置联合铥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实施的单极和双极电切术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效果的对照分析。方法:从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历中筛查,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出80位患者开展调查,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单极电切手术治疗,试验组则施以双极电切方法,每组各40人,从而评定和比较这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成效。结果:试验组在手术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在进行手术时的出血量也有显着降低(P<0.05),然而两组患者手术后尿管滞留时间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中,双极电切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具体手术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在子宫内膜癌中构建MRI影像组学列线图并拟合分析对深肌层浸润的判断预测。方法:选取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为观察组,46例为对照组。由两名影像医生在不了解病理信息的情况下,使用完整的MRI图像信息进行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深肌层浸润。其中一名医生在图像上沿肿瘤边缘,逐层手动勾画所有患者的感兴趣区域;另一名医生则对随机选择的50名患者进行独立勾画感兴趣区域。结果:观察组经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表现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构建MRI影像组学列线图并拟合分析,可以明显提高放射科医生对深肌层浸润的诊断能力,有助于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引入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所呈现的价值。方法:60例对象均罹患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入院行手术治疗,时段选定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首先使对照组的30例随机产生,执行经尿道电切术;另外30例被观察组一并纳入,执行经尿道电切术、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疗法。解析术后不良反应、复发率、生命质量相关数据,以此探讨联合疗法的优势。 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近1年复发率依次统计为6.67%、3.33%,相比对照组处在较低水平(P<0.05);并且患者生命质量所统计分值均在对照组水平之上(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后引入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能够预先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复发几率的同时促使患者回归高质量生活,具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经膀胱灌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在预防低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兰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8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灌注方法分为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灌注90例为观察组,吉西他滨灌注97例为对照组。两组基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对照两组复发率、累积无复发生存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3月、12月和24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vs.4.12%,11.11%vs.12.37%,18.89%vs.15.46%,P>0.05) 。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两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相似(P>0.05)。治疗前、治疗后1年和2年两组的KP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膀胱刺激征和尿道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56%vs.40.21%,6.67%vs.16.49%,P<0.05),其他如血尿、排尿困难等并发症两组相似。结论:膀胱灌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预防低中危NMIBC术后复发,疗效与常规药物吉西他滨相似,可能有降低肿瘤复发的作用,且并发症相对更少,耐受性可能更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体确定为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评估术后静脉化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应用所取效果。方法:研究抽检入组对象均为收治于泌尿科并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择期采取手术治疗,入组的60例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划分为两个独立小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在术后应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应用静脉化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比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测定各项手术指标,观察组、对照组测定结果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所得结果为(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测定数值分别为13.33%、36.67%,其中较低的一组为观察组,差异性评估结果可见(P<0.05)。结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联合应用静脉化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具有突出效果,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以盆底表面肌电评估为指导的盆底康复护理在疾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时间、数据样本:2022年2月-2023年10月、80例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以盆底表面肌电评估为指导的盆底康复护理),n=45,对比疼痛评分、盆底肌恢复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VAS分值无差异,P>0.05;护理后3月、6月观察组分值更低,P<0.05。观察组盆底肌肌力Ⅰ级、Ⅱ级较对照组更低,Ⅳ级更高,P<0.05;两组肌力Ⅲ级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施以盆底表面肌电评估为指导的盆底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盆底肌恢复,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式前盆底重建术(肌层加固)对治疗阴道前壁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阴道前壁脱垂手术患者共计60例为对象,临床设立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阴式手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组患者行新式前盆底重建术(肌层加固),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POP-Q分级情况及术后12个月治愈率、复发率等。结果:经过不同术式治疗,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6、12个月POP-Q分级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新式前盆底重建术(肌层加固)对治疗阴道前壁脱垂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高,患者治愈率较高,复发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幼儿园教育是教育之始,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改革创新思政教育非常必要。现阶段,幼儿园思政教育中教育内容、方法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为支点,剖析现状问题,多措并举助推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