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摘要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运动损伤中有10%以上的运动损伤的治疗是需要制动的,而制动就会引起程度不等的骨骼肌废用性萎缩,本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验证绝对废用两周就能引起骨骼肌萎缩,维生素E和中等强度的力量训练有助于肌萎缩的预防及有效康复。
简介:背景:周围神经断伤后生长缓慢,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萎缩及运动终板纤维化,导致肢体功能不可逆障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广泛应用于多学科研究,但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中延缓大鼠失神经肌肉萎缩鲜有报道。目的:观察异种异基因脐带间充干细胞移植于大鼠离断坐骨神经断端,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的效果。方法:新鲜脐带采集于健康足月产妇,分离鉴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大鼠坐骨神经SunderlandⅣ度损伤模型,去神经束5mm,神经外膜修复,5mm小间隙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模型,对照组仅在小间隙内注入同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小腿三头肌湿质量,坐骨神经干潜伏期、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波幅,以及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结果与结论:造模后4,8及12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右侧小腿三头肌湿质量及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12周肌电图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坐骨神经干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波幅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01)。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大鼠离断的坐骨神经断端,可促进神经生长,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维持失神经肌肉形态及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替硝唑及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1次/天;替硝唑0.5g,3次/天;叶酸0.1g,3次/天。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胶囊1.0g,2次/天;枸橼酸铋钾胶囊0.2g,3次/天。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也较小。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替硝唑及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原因不明的慢性胃炎,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慢性胃炎中约占10%~20%。通过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来提高该疾病在临床的预警阈值,指导临床防治,避免误诊。方法笔者随机选取了所在医院2014年度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病例30例,作为分析对象,该30例患者均有上消化道症状和体征,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8岁。结果通过治疗,其中54%的患者有显著疗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基本正常,炎症有所减轻;23%的患者病情有所好转,但临床表现并未完全消失,且有一定炎症;其余患者治疗无明显效果,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需进一步研究。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虽为临床常见病,但因其在临床上无特意表现,有可能成为胃癌的癌前病变,所以临床上要高度重视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减少胃癌的发生。
简介:目的:对采用规范方案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4例。其中,采用常规用药结合替普瑞酮治疗一组,设为观察组;采用常规用药治疗的一组,设为比对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Hp转阴率为95.45%,总有效率为97.73%,治疗后胃镜检查总有效率为93.18%;比对组患者Hp转阴率为63.64%,总有效率为77.27%,治疗后胃镜检查总有效率为65.91%;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O.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有1例复发,比对组有4例。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以常规治疗为基础,配合使用替普瑞酮,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复发,不良反应不明显,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50例,中药组采用中药治疗,西药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中药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比西药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好。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例数为45,所占比例为90.0%;西药治疗组的总有效例数为37例,所占比例为74.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适的中药组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的有关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经胃镜诊断有36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4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合并浅表性胃炎,2例患者位于胃底部,4例患者位于胃体部,44例患者位于胃窦部。22例患者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合并浅表性胃炎,都位于胃窦部。19例患者为慢性浅表性胃炎,7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8例患者伴异型增生。胃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率达64%(32/50)。结论胃镜与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相符率不高,临床中上应根据病理诊断作为确诊依据。
简介:目的:对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预后情况进行研究,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25例,随机分成存活组与死亡组,对其临床病例进行研究,分析脑出血量、脑室积血、血肿以及出血部位情况预后影响。结果:本文研究的25例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中,10例存活(40%)、15例死亡(60%),死亡原因与出血量、脑室积血、血肿形状、出血部位有着密切关系。结论:对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尽早诊断治疗,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患者31例,占91.1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患者27例,占70.5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2例(5.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对照组7(18.4%)例患者有不良反应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中医益气活血、健脾补肾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依照患者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左金丸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口服西药奥美拉唑与胃复春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2.5%。可知,观察组患者各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方便实惠,切实减轻了群众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