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最初,认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相同的肺损伤和形态学及功能的变化。但是,1994年欧美联合会提出ARDS有两种发病方式:一是直接损伤肺实质(称为原发性或肺性ARDS,即ARDSp),另一种是间接损伤(称为继发性或肺外性ARDS,即ARDSexp),是由全身炎症反应所致。
简介:目的探讨自控镇痛对开胸术后病人肺功能及整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应用自控镇痛开胸术后病人为试验组,与80例同期同类开胸术后传统肌注镇痛患者做对照;检测开胸术后两组病人24~72h的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D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酸碱度(pH)、血氧饱和度50%时氧分压(P50)]、肺功能指标{潮气量(VT)、1秒率(FEV1%)、通气储备百分比[(MVV-VE)/MVV%]}及整体康复指标.结果开胸病人术后血气指标两组对比:血气指标:PCO2、PO2、A-DO2、OI、RI有显著性差异(P<0.05);pH、P50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及整体康复指标两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肺功能恢复快,肺不张的发生率1.25%;试验组较对照组同等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2.41d,术后血常规白细胞(WBC)≤10.0×109时间缩短1.90d,平均住院日缩短1.88d.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开胸病人术后副作用小,肺功能恢复快,整体康复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38例COPD病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和低浓度氧疗,治疗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中pH值、PaO2、PaCO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pH、PaO2均升高,PaCO2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O.05);但治疗组治疗前后PaO2升高与PaCO2下降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BiPAP通气可作为COPD并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手段。
简介: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方法:在注意肥胖,吸烟等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下,对462例确诊OSAS的患者进行流速-容积曲线和用力肺活量的检测,按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将462命名中层得分为3组,AHI=5-20为第1组,AHI=21-50为第2组,AHI≥50为第3组,比较分析各组间各项肺功能指标。结果:3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AHI与各项肺明显关联(P>0.05),流速-容积曲线诊断OSAS的敏感性较低,结论:OSAS不是导致肺功能变化的独立因素,肺功能检测不宜作为OSAS的初筛检查,也不能帮助判定OSAS患者的病情。
简介:患者男性,70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20余年,每年冬季症状明显,迁延不断,多次住我科治疗,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此次因感冒症状加重,咳大量黄脓痰伴意识障碍,呼吸困难三天而入院.入院时体征:血压为0,浅昏迷状态,球结膜充血,水肿,周身高度发绀,呼吸浅表,缓慢,双肺听诊呼吸音极微弱,无干湿性罗音,心律规整,心率110次/分,下肢无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