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1]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功能性疾病,简称胃瘫,其特征为胃排空迟缓,多见于胃及胰腺手术,而在卵巢癌术后较少见[2]。卵巢癌是目前早期诊断率低而病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由于起病隐匿,7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临床晚期[3]。故要施行最大限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需探查膈肌面、肝脾和结肠。切除大网膜及清除肠道及肠系膜上的肿瘤时牵拉胃肠道及术后炎症刺激等原因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胃动力减弱。有时为了达到理想的减瘤术,还会切断胃网膜血管,故术后会发生胃瘫的可能。我科于2013年3月8日收治1例卵巢癌术后大面积胃瘫患者,现将该患者治疗与护理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残胃胃瘫综合征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GS组与非PGS组在年龄、性别、低蛋白血症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GS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低蛋白血症无明显相关性。PGS组与非PGS组在胃肠吻合方式与术前流出道梗阻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GS的发生率与胃肠吻合方式和术前流出道梗阻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在术前流出道梗阻、胃肠毕Ⅱ式吻合的病人中发病率较高,患者经过6周的非手术治疗后,多数可以缓解恢复,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后与贫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缺铁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数据。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贫血63例,缺铁性贫血3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24例,贫血患病率80.8%,缺铁性贫血患病率38.5%,巨幼细胞性贫血患病率30.8%。结论临床应重视胃大部切除术后贫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PG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术3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发生PGS作为观察组,未发生PGS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自身因素、手术因素、术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10例患者共发生PGS15例(4.84%)。单因素分析与PGS有关因素分别为年龄大、术前幽门梗阻、术后高血糖、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恶性疾病、毕Ⅱ式、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不良心理、应用镇痛泵、腹腔感染、术后肠内营养时间晚(P<0.05)。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Loigstic回归分析,按OR值的大小前四位依次为术前幽门梗阻、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毕Ⅱ式、不良心理。结论PGS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临床上应妥善处理幽门梗阻,尽量采取毕I式胃肠吻合,缩短手术时间,控制血糖,提高血清白蛋白,加强心理支持来预防和减少PGS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内镜下胃体息肉钛夹术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消化科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经内镜下胃体息肉钛夹术后得到彻底治疗的187例胃息肉患者术后临床护理情况。结果术后均无穿孔或出血,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内镜下钛夹胃息肉后高频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的治疗方法。要确保手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重视术后全面的临床护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