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7例胎盘部位结节(placental site nodules,PSNs)临床病理改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7月-2021年10月诊断的37例PSN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为21-43岁,平均(32.49±5.95)岁, PSNs确诊时期与上次妊娠间隔5-37月,平均(15.56±8.05)个月。PSNs诊刮标本中常未见明确结节;镜下可见内膜组织中存在边界清楚的微小结节,结节中央为玻璃样变物质,周边可见数量不等的中间型滋养细胞。免疫表型:CK(AE1/AE3)、CAM5.2、EMA、GATA-3、CyclinE、p63强阳性,PLAP局限性强阳性,α-inhibin、hPL微弱且局限性阳性,Ki-67增殖指数<5%。结论: PSNs为绒毛膜中间型滋养细胞良性非肿瘤性病变,具有独特的病理学形态,细胞增殖指数较低,免疫组化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胎盘附着部位对胎盘早剥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胎盘附着的位置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55)的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对照组(n=45)的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娩方式、诊断时间、孕周;临床症状(腹痛、阴道出血、血型羊水、频密宫缩、胎心异常);胎盘剥离面积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宫腔积学、子宫胎盘卒中、DIC);产后出血量;围产儿结局(新生儿体质量、窒息率、死胎率、新生儿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孕产次、分娩方式、分娩孕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产前诊断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率、频密宫缩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率、血性羊水率、胎心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胎盘剥离面积、子宫胎盘卒中率、DIC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宫腔积血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体质量、死胎率、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即胎盘早剥,因为后壁胎盘剥离,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断难度高,通常会严重危害母婴预后,所以,临床中需要做好准确诊断、及时发现,从而改善母婴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盘附着部位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4例剖宫产后再妊娠并前置胎盘患者资料,根据胎盘附着的不同部位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44例),前者附着于跨越子宫疤痕,后者附着于原子宫切口瘢痕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及高危因素分析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出血量(1512.41±274.35)mL比对照组(532.41±84.72)mL多,且产后出血、输血、子宫切除及胎盘植入或粘连发生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与低体重儿发生率对比未显示差异(P>0.05);但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22.7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妊娠距上次流产时间<半年及前次剖宫产术于≤2级医院开展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附于子宫前壁将增加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胎盘粘连等风险,流产后6个月内再妊娠及前次剖宫术开展于≤2级医院均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高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剖宫产瘢痕部位胎盘植入的超声表现。方法对产科30例妊娠晚期剖宫产瘢痕部位胎盘植入患者(2015年1月—2019年1月间)回顾性分析超声表现特点。结果30例患者超声表现中含Ⅰ型7例(23.3%),Ⅱ型16例(53.3%),Ⅲ型7例(23.3%)。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定Ⅰ型患者中包含植入性胎盘1例,粘连性胎盘6例;Ⅱ型患者中包含植入性胎盘16例,Ⅲ型患者中包含植入性胎盘1例,穿透性胎盘6例。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实施超声检查对植入性胎盘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6.7%(29/30)。结论妊娠晚期剖宫产瘢痕部位胎盘植入的超声表现特征明显,可辅助疾病诊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少见部位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50例NF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少见部位1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USP6基因断裂情况。结果14例少见部位NF中,男性、女性各7例,位于肢端、会阴部、乳腺、腕关节内、腰4/5椎间隙,其中8例存在少见组织累及(骨骼肌内6例、神经根1例、血管内1例),肿瘤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梭形肌纤维母细胞束状或杂乱排列,形态温和,可见小核仁及多少不等核分裂象,间质胶原化至黏液样变,可见红细胞外渗及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示梭形细胞局灶或部分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弥漫强表达p16。FISH示14例中12例存在USP6基因断裂,其中2例发生于胸壁骨骼肌内者同时合并USP6基因红色信号扩增。结论少见部位NF具有与经典部位相似的临床病理和遗传学特征,但肿瘤组织边界多呈浸润性生长,存在非特异性p16强表达和USP6红色信号扩增现象。少见部位NF的病理诊断需保持高度警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stromalsarcomasESS)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结合一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术后2年发现双肺结节经病理证实为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论ESS是一种少见的子宫恶性肿瘤,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多数复发发生在盆腹腔内,少数可发生于肺部及阴道。手术是目前治疗ESS的主要方法,当怀疑远处转移病变时需排除其他疾病后在考虑选择合适、敏感的化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来说产前胎盘超声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对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的前置胎盘产妇的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产检情况、剖宫产手术结论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研究。以是否合并胎盘植入为依据将其划分为观察组(n=30,胎盘前置和并胎盘植入,其中有16例为粘连型,8例为植入型,6例为穿透型)和参照组(n=30,单纯前置胎盘不合并胎盘植入)。收集两组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并对其影像学特点开展打分,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中,产前胎盘超声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前胎盘超声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较为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中黏连型、植入型以及穿透型三组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将ROC曲线作为标准对各型胎盘植入超声评分界值进行预测发现:粘连型和非植入型分界值是3分,植入型和粘连型的分界值是6分;穿透型和植入型的分界值是10分。通过比较病理结果和手术结论发现,产前胎盘超声评分与两者保持高度一致。结论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早期诊断中,产前胎盘超声评分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其应用有利于诊断准确性的提高,推广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