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一般仅通过单根硬膜外导管给药。鉴于某些手术范围很广,或需在两个不同部位施术,笔者采用双管硬膜外麻醉,术后经双管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twin-pipePCEA,t-PCEA),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术后 手术范围 硬膜外导管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自然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42例单胎足月孕产妇,按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经阴道正常分娩,不使用任何止痛措施和药物。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第一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及胎儿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临床分娩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分娩镇痛方法。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 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胸外科术后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用对照研究,按照自控镇痛方式不同分组,下文以静脉镇痛组与硬膜外镇痛组进行划分,通过患者镇痛效果评价镇痛方式。结果:数据显示,整体上来讲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细节上硬膜外自控镇痛存在部分镇痛优势(P<0.05)。结论: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改善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且并发症控制均存在优势。

  • 标签: 静脉自控镇痛 硬膜外自控镇痛 胸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首次排尿的影响。方法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200例,根据剖宫产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拔除尿管同时夹闭镇痛泵,对照组拔除尿管时不予夹闭镇痛泵。结果实验组有8例经诱导排尿后能自解小便,有1例经诱导排尿后仍不能自解而重置尿管;对照组有24例经诱导排尿后能自解小便,4例重置尿管。结论尿管拔除时夹闭尿管,更能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 标签: 自控式镇痛泵 剖宫产 首次排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2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两组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刻VAS评分、睡眠时间,统计两组术前、术后不同时刻血清5-羟色胺、血清泌乳素浓度,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时刻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睡眠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清5-羟色胺、血清泌乳素浓度水平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5-羟色胺水平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泌乳素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并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产后泌乳,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静脉镇痛 效果 不良反应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自控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护理观察。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60例产妇纳入研究,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哌替啶镇痛;观察组(30例)自控镇痛泵并配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镇痛优良率(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80.00(P

  • 标签: 剖宫产 自控镇痛泵 护理
  • 简介:总结了2004例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使用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措施,包括严密观察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充分认识年龄、心理特征、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镇痛效果的影响,实施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护理。认为要全面了解术后自控镇痛的利弊,充分认识影响镇痛效果的因素,加强术后镇痛的科学管理,才能达到理想的镇痛目标。

  • 标签: 硬膜外 自控镇痛泵 护理
  • 简介:疼痛控制包括评估、教育、干预和再评估。新的疼痛控制策略:患者自控镇痛PCA(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已越来越多地用来控制疼痛。PEA是用程序化的注射泵,通过静脉内或皮下注射阿片类药物来达到患者自我控制疼痛的目的。它已成功地从疼痛调查研究工具的角色转变为广泛应用临床的一项镇痛技术。主要用于术后疼痛治疗,有时也用于分娩、烧伤、急性疼痛及癌症末期病人的疼痛治疗。

  • 标签: 自控镇痛 疼痛控制 护理对策 疼痛评估 沟通能力
  • 简介:目的:评估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麻醉及镇痛效果.方法:对120例足月分娩要求镇痛的孕妇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并取未实施任何镇痛方法的普通孕妇为对照.结果: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效果满意,对产程无影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并不提高剖宫产率,而且副反应轻.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术适合分娩镇痛的需要,效果可靠,但必需严格控制麻醉平面及麻醉药物的时效量,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适时进行产科处理,从而降低器械分娩率.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无痛分娩 麻醉 麻醉药物 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脉冲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镇痛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3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均自愿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10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恒速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脉冲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2组镇痛效果,同时对2组进行模拟试验,记录背景剂量与追加剂量,2组泵出药液的速度、时间及浸润的面积;记录2组术后6、12、24、48 h切口痛及宫缩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2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痛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记录2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模拟试验显示1、5 min浸润面积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0.00 ± 14.14)、(334.00 ± 2.83)cm2和(65.00 ± 7.07)、(137.50 ± 3.5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814、61.376,P<0.05或0.01);观察组术后6、12 h切口痛VAS评分分别为(2.36 ± 1.05)、(2.42 ± 0.9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2 ± 1.09)、(3.16 ± 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425、3.331,P<0.01);观察组术后6、12、24 h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3.92 ± 1.14)、(3.84 ± 1.18)、(2.48 ± 1.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6 ± 1.42)、(4.34 ± 1.30)、(3.80 ± 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89、2.008、5.004,P<0.01或0.05);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2.66 ± 0.80)、(2.23 ± 0.68)、(2.22 ± 0.7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4 ± 1.05)、(4.48 ± 0.71)、(3.36 ± 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296、15.536、7.534,P<0.01);观察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分别为(2.28 ± 1.36)、(0.90 ± 0.61)次,均低于对照组的(4.62 ± 1.61)、(0.62 ± 0.5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847、2.439,P<0.01或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5.92 ± 1.37)分,优于对照组的(2.34 ± 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5.856,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如下肢麻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2.00%(1/50)、4.00%(2/50)、4.0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16.00%(8/50)、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59、4.000、5.005,P<0.05)。结论脉冲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宫缩痛,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加快了产妇术后康复,值得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推广。

  • 标签: 护理 剖宫产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脉冲式 术后宫缩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控镇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手术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士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手术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患者的过程中,实行手术室护士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手术室护士 自控式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脉冲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镇痛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3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均自愿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10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恒速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脉冲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2组镇痛效果,同时对2组进行模拟试验,记录背景剂量与追加剂量,2组泵出药液的速度、时间及浸润的面积;记录2组术后6、12、24、48 h切口痛及宫缩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2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痛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记录2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模拟试验显示1、5 min浸润面积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0.00 ± 14.14)、(334.00 ± 2.83)cm2和(65.00 ± 7.07)、(137.50 ± 3.5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814、61.376,P<0.05或0.01);观察组术后6、12 h切口痛VAS评分分别为(2.36 ± 1.05)、(2.42 ± 0.9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2 ± 1.09)、(3.16 ± 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425、3.331,P<0.01);观察组术后6、12、24 h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3.92 ± 1.14)、(3.84 ± 1.18)、(2.48 ± 1.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6 ± 1.42)、(4.34 ± 1.30)、(3.80 ± 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89、2.008、5.004,P<0.01或0.05);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2.66 ± 0.80)、(2.23 ± 0.68)、(2.22 ± 0.7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4 ± 1.05)、(4.48 ± 0.71)、(3.36 ± 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296、15.536、7.534,P<0.01);观察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分别为(2.28 ± 1.36)、(0.90 ± 0.61)次,均低于对照组的(4.62 ± 1.61)、(0.62 ± 0.5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847、2.439,P<0.01或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5.92 ± 1.37)分,优于对照组的(2.34 ± 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5.856,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如下肢麻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2.00%(1/50)、4.00%(2/50)、4.0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16.00%(8/50)、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59、4.000、5.005,P<0.05)。结论脉冲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宫缩痛,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加快了产妇术后康复,值得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推广。

  • 标签: 护理 剖宫产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脉冲式 术后宫缩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士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2例择期手术治疗行静脉自控镇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1)。62名患者均采用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士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患者PCA认知程度两项指标。结果:研究组镇痛效果、患者PCA认知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护理能明显患者的镇痛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士护理 自控式镇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72例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肌肉注射镇痛药,观察组术后给予自控镇痛泵,观察两组术后睡眠时间、首次尿自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视觉模拟疼痛法(VAS)对患者术后疼痛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睡眠时间、VAS评分及疼痛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镇痛能显著减轻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改善患者术后睡眠,在普外科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普外科 自控镇痛泵 镇痛效果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