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家风建设中,要使优良家风成为人们自觉的内在追求,可以借鉴阳明心学中的合理成果,从积极发现和发扬每个人的“良知”方面着力,通过“良知”道德修养的实践功夫,彰显以良知为核心价值的道德主体精神。优良家风建设需要家庭成员以良知为引领,唤醒良知、挺立良知、力行良知,把家风建设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内在需求”,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使和谐家风成为助推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 标签: 致良知 家风 道德主体性 内化
  • 简介:在王阳明看来,人皆有至善之良知本体,但良知在后天受到遮蔽,故未必尽能为善。障碍良知者主要为私欲与习染二者,本文以前者为主要讨论对象,探讨阳明哲学中私欲的定义、根源及其影响。

  • 标签: 王阳明 私欲 致良知
  • 简介:"良知-良知"是孟子至王阳明的重大哲学问题论述。孟子以"良知"为人之主观品性,"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涵示人的良知,前三项可以看作"良知"的德性,第四项是"良知"的知性,意示禀赋的普遍性与现成性。王阳明也以"良知"为人涵天理,但发见到"过度人欲"对"天理良知"的障蔽窒塞,所以主张以"修与推极"施以发明。"良知-良知"涵摄禀赋与现成,是可通义天理的人具理性,是人的主观精神的恒常品资。

  • 标签: 良知 致良知 禀赋 主观精神 恒常品资
  • 简介:阳明学界对于王阳明正式提出“良知之教”的时间、地点及其来龙去脉存有分歧,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判定正德十六年王阳明在江西南昌之时“始揭良知之教”,黄绾《阳明先生行状》则认为“甲戌(正德九年),升南京鸿胪寺卿,(王阳明)始专以‘良知’之旨训学者”,而当今贵州的阳明学研究者则倾向正德三年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即提出“良知”说,新近出版的《王阳明年谱长编》考定阳明在正德十四年始悟“良知”之学。本文则以为,王阳明“始揭良知之教”是正德十五年秋在赣州与众弟子论学之时,在场者主要有陈九川、夏良胜、邹守益等江右王门学者。

  • 标签: 王阳明 致良知之教 赣州通天岩讲学 南昌讲学
  • 简介:'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却不能弟'有两重道德缺陷,一个是所谓的'知'并不一定是真知;另一个是'不能'其实并非真的'不能',而是'不为','不能'是不为的借口。'应当'可以有不同的伦理学取向,'应当'背后预设了另外一种价值,即应当实现之物和衡量尺度的价值。'应当'包含着一种亏欠,这种亏欠召唤良知。个体的道德生活需要对良知信得过、认得真。

  • 标签: 应当 良知 王阳明
  • 简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乾坤万有基'、是'造化的精灵'等提法,引发了良知的创生性这一议题。当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曾经对这一议题进行了阐释,但他的阐释由于'紧扣道德'立论,并将良知仅仅看作人内在的道德本体,而存在其自身的理论限度。而其他的相关阐释也由于没有对阳明学中的气论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未能很好地对这一议题给出恰当的理解。实际上,在阳明那里,气在存在论上具有更为本源的地位,而天地万物从根本上说,都是气化的产物。但气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意义上质料,它内在地具有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在阳明那里被称为生理或良知。由于气内在地具有良知,固可以生生不息、化生万物。虽然气是化生万物的真正主体,但良知却是气化生物的根本动力。良知是'乾坤万有基'、是'造化的精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说的。

  • 标签: 阳明 良知 创生性
  • 简介:对人的主体性的片面强调,使中国出现了一波“祛魅化”思潮,导致中国哲学形上本体的消解。重新探求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中由外在认知向内在倾听这种“由知转悟”思方式的转变,以显明作为儒家根本思方式的“悟”性思维与形上本体的建构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而揭示出良知包含天理本体并对天理起到真正的澄明与揭蔽作用,对于重塑当代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终极价值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王阳明 由知转悟 天理 良知 形上本体
  • 简介:孟子虽然论及'是非之心'和'良知',但二者在其思想体系中并不重要。阳明首次赋予这两个概念举足轻重的意义。阳明以良知涵摄孟子四端,并把它归约为是非之心,然后又把是非(善恶)的根源追溯至好恶之情,认为只好恶便尽了是非。这种道德思考具有明显的情感主义特征。这其实也是源自孟子。孟子所谓羞恶即好恶之恶的一面,其所谓理义之悦我心即好恶之好的一面。当然,由好恶来界定是非善恶所存在的问题在于,好恶似乎总是带有个体性的一面而表现为私的特征。如何做到'公是非、同好恶',阳明早晚年分别提出'诚意'和'良知'的工夫论,初时要着实用意好善恶恶,然着实用意好善恶恶又不是作好作恶。孟子和阳明的这些思考涉及道德起源、道德判断和道德动力等诸多道德哲学问题,值得仔细分疏和阐释。

  • 标签: 是非之心 良知 好恶 四端 王阳明 孟子
  • 简介:《小狗包弟》是巴金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现被选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却往往忽视隐藏在其中的“良知呼唤”问题。借助于海德格尔的良知现象学分析,会发现作者的自责和忏悔正是来自于作者的良知良知告诉“我”,“我”不应该把包弟送向死亡,“我”是有罪责的。在良知呼唤中,那个被日常生活遮蔽着的、沉沦于世的“我”就被唤醒了。被良知唤醒的“我”也就是本真此在的“我”,就是开始忏悔的“我”,同样也是带着良知去生存的“我”。

  • 标签: 良知 良知呼唤 忏悔 本真的我 日常生活中的我
  • 简介:对于近些年出现的'生态良知'这一概念,有必要置放在阳明心学的视野下加以观照,对一些基本问题展开探讨。首先是概念提出的必要性。从阳明的一些观点看,'生态良知'并无提出的必要,但阳明是从境界、本体的角度来立论的,如从工夫、践履的角度和当前时代的需求看,仍有提出的必要性;其次是生态良知的具体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一体之仁、取用之智;再次是''生态良知的方法。应以激发'一体之仁'为根本,而其核心工夫是去私欲,同时也要善加利用外在见闻。'取用之智'则主要依赖理性也即精思来获致。生态良知被激发出之后,还需要加以存养、扩充,以使其长久保有并遍及更多的对象。生态良知的具体呈现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此良知也应是一个持续不断、与生命相始终的过程。

  • 标签: 阳明心学 生态良知 一体之仁 取用之智
  • 简介:当博伊斯乔利听到瑟奥科尔公司将于1月28日发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时,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他得知,28日发射地点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气温将降至冰点以下,最低温度低至零下5℃,这样的低温条件对于火箭的发射是极其不利的———0℃以下,用于密封火箭燃料的“0形圈”会变得非常坚硬,伸缩性会降低;坚硬的“0形圈”膨胀的速度变慢,密封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虽然那可能只是零点几秒的时间,但足以把一次发射变成一场灾难。

  • 标签: 灾难 冻结 良知 航天飞机 佛罗里达 发射
  • 简介:关于阳明之研究,至今已若汪洋大海,不可胜计。本文比较研究的方式,从如来藏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出发,以'他者'的眼光进入阳明的'良知学'。认为'良知'在'差异与圆融''信与尺度''行动中的时间观'等方面与如来藏思想的所面临的诘难相似,进而展示'良知'圆融之外的'裂隙'的一面。

  • 标签: 如来藏 良知 差异 尺度 时间
  • 简介:李大钊作为近代中国启蒙观念的重要传播者之一,"自由""民主"是其学术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学术概念,对当时挽救民族危亡具有极大的贡献。梁启超的"自由、民主和良知"观念是以富国强兵为出发点,建构国家和政治的性质与结构,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深入人心。本文主要从"自由、民主和良知"三方面分别阐述梁启超和李大钊的的思想架构,并且进一步比较二者在"自由、民主和良知"三方面的异同点,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 标签: 梁启超 李大钊 自由、民主与良知 比较研究
  • 简介:近年来,作为茶油产业链农业企业,大三湘的商业模式"心联网模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大三湘董事长周新平认为,大三湘的心联网模式,是稻盛经营哲学在大三湘茶油项目中的生动实践。前不久,周新平先生在"良知北京雁栖湖论坛"现场对大三湘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精彩分享。油茶产业九年的反思与出路大三湘是一家茶油产业链农业企业,我们的商业模式叫心联网,

  • 标签: 联网模式 致良知 商业模式创新 梦想 稻盛经营哲学 农业企业
  • 简介:'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最高范畴。阳明学传播到朝鲜朝被霞谷郑齐斗等学者继承和发展。在对'良知'的认识上王阳明和郑齐斗基本相同。二者都把'良知'理解为'心之本体''行为之纲领''明的对象'。但是二者所处的时代和政治环境不同,对'良知'的解释上存在一些差异。郑齐斗对'良知'的认识从王明明的'良知与宇宙'的高度,转为'良知与人'的层面,更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人的主体意识活动。郑齐斗在解释'良知'时比王阳明更加注重了道德理性、人性本善的方面。而且以'生气''生理''生道'等范畴解释了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命题。这是霞谷的相对于王阳明及中国的阳明学的不同特点,也是霞谷重视和强调'活理'的生态哲学特征。阳明学的'良知'精神内涵可以理解为道德理想主义、人文精神、和而不同精神、力行实践精神。'良知'精神可以说是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良药。阳明学不是死的学问,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实践精神的活生生的文化,应深层挖掘并继承发展。

  • 标签: 王阳明 郑霞谷 良知 相同性 差异性 现代意义
  • 简介:阳明之后,后学对良知的阐释异见纷呈,流弊益甚,或是将良知引入虚玄,义理分解到极致,或是任取当下,导良知入情识,两者都将良知导入光景。罗汝芳补偏救弊,以赤子之心为宗,觉悟信从赤子之心的虚灵周遍,不再去空描画良知本体和做执持工夫,以此破除对良知的障蔽和遮掩,顺适此心,直下承当,使良知流行于人伦日用之间,为心学的发展指示出新的方向。

  • 标签: 破除光景 良知 赤子之心
  • 简介:清初理学家李二曲对阳明"良知论"之得失做了精到的评判与深刻的融贯,围绕"良知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本体论、体用论、教化论。一是将阳明的"良知本体论"涵括到其"虚明寂定"的界定中;二是将阳明的"良知体用论"熔炼为兼顾体用的"明体适用";三是将阳明的"良知教化论"提炼为"明学术""醒人心"的经世智慧。

  • 标签: 李二曲 王阳明 虚明寂定 明体适用 经世致用
  • 简介:梁启超和李大钊作为近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伟大的思想家、启蒙家,是反封建的思想斗士,他们的思想也为中国革命、社会变革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撑。梁启超和李大钊关于自由、民主和良知方面的阐释既有共通的地方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在今时今日仍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种种原因,梁启超和李大钊的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有些地方值得深入探讨。从中国知网可检索到的文献看,对于梁启超和李大钊思想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比较少,近期的相关研究更少。因此,这一比较研究既有利于对二位的自由民主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进程。

  • 标签: 梁启超 李大钊 自由 民主 良知 “新史学”
  • 简介:王阳明在建立自己的学说之前,曾对道教的内丹修炼有过深入实践。返归儒家后,又曾以良知说对丹道做出解读和解构,然而这种批评却意外地解决了道教理论中的某些问题,给道教内丹说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刘一明为代表的道教人士吸纳良知说,推动了清代道教思想的发展。

  • 标签: 内丹 良知 王阳明 刘一明
  • 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之所以能垂名中国文学史、思想史,除了他杰出的文学创作能力,更因为他以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对他所处年代的深沉反思与反省,对自我、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与忏悔,对人道主义的阐释与张扬。也正是这样一位深刻洞悉人性幽微的知识分子,时刻不忘教导青年人执着追求理想:“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 标签: 散文 解读 文学创作 知识分子 人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