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食品安全受到广泛关注。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新的检测技术不断涌现,红外及近红外波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析检测技术。红外及近红外波谱技术,是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及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快速,方便,样品用量少,不损坏样品等优点,在分析样品光谱之前要确保光谱准确、清晰。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外及近红外波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检验中的应用状况,并简要展望了该技术在食品分析检验领域的发展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近红外光(nearinfrared,NIR)治疗面部光老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面部光老化患者采用NIR治疗,共做一个疗程(6次),每次治疗间隔2周。采用三维数码照相对治疗前后患者面部色斑、细纹、皮肤松弛和面色灰暗程度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NIR治疗能明显改善面部皮肤细纹、松弛和面色灰暗等,治疗后2个月对面部皮肤细纹、松弛和面色灰暗的有效率分别为50%、60%和60%,治疗后6个月时分别为30%、30%和60%。NIR对面部色斑无明显改善。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0%和60%。结论近红外光能有效改善面部皮肤细纹与松弛,增加皮肤光泽度,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光老化的方法。
简介:摘要:近红外光谱(NIR)归属于分子振动的倍频、合频光谱,具有丰富的结构和组成信息,是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高新应用技术之一。近红外光有更好的聚焦深度、生物组织穿透能力以及较小的细胞损伤等优势,适合生物、防伪等领域的应用。同时,近红外光作为太阳光谱的一部分,在光催化、光降解、光化学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实验中所用溶剂的紫外截止波长比较容易查找,但不同溶剂的近红外吸收研究较少,实验前需要查阅大量文献,或购买多种不同溶剂进行筛选,经济和时间成本较大。为此,本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了19种常见溶剂的近红外吸收光谱,并对谱图进行归属,希望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信息参考。
简介:摘要:近红外分析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分析快速、一次采谱可以分析多个性质等优点。由于近红外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基于传统化验分析的准确性之上,因此只有两者的准确性皆具备时近红外检测数据的精度才能得到有效保证。针对这一问题,对分析仪器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方法分析效率高、分析成本低、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时间等问题。
简介:目的运用近红外反射照相技术,显现深色衣料上的全血及稀释血迹。方法取单个体人全血,用纯净水分别以1∶4、1∶8、1∶16、1∶32比例稀释,并立即将稀释血及全血分别滴落在10种组份共21块深色衣料上,使其自然干燥形成血迹,用普通数码相机及专业红外数码相机,分别对血迹进行拍照获取彩色图像及红外黑白图像。结果红外照相显现血迹优于彩色图像;不同衣料相同浓度稀释血迹的红外图像存在差异;相同衣料不同浓度血迹的红外图像亦有所不同。结论近红外红外照相可以很好地显现深色衣料上的血迹,血迹的红外图像形状有助于判断是否为稀释血液所形成;血液浓度对红外显现结果的影响较大。
简介:探讨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FT-NIRS)检测豌豆蛋白质、淀粉、脂肪和总多酚含量的可行性。用化学方法测定190份豌豆种质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以及总多酚含量,采集其子粒与粉末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两种光谱与成份含量预测模型。豌豆粉末模型结果优于子粒模型,其中蛋白质和淀粉的粉末模型的预测残差(RPD)为5.88、5.82,相关系数r2达到0.99、0.99,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能。对其中产地信息详细明确的150份豌豆种质的品质性状与产地进行两步聚类分析,明确得到3种类型,其特点分别为:类群1低蛋白质含量,类群2高总多酚含量,类群3高蛋白质、高淀粉和高脂肪含量。进一步分析了豌豆品质性状随播种期、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对豌豆种质资源的部分品质性状进行快速筛选鉴定,聚类分析结论、地理坐标与播期对豌豆种质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规律,都可为收集高品质性状豌豆种质资源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