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硬膜外神经阻滞在分娩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经我院 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回顾分析2023年 6月至2024年6月至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相同 治疗情况下,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 产妇医护采取传统自然分娩,观察组产妇则采取硬膜外镇痛分娩。对 全部产妇进行疼痛评分,统计与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差 异、产后2小时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疼痛评分显著比对照组 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观察组的产程时间比对照组 要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观察组产后2h 出血量均少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采取硬膜外神经 阻滞进行镇痛分娩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产后2h 失血量、产 程时间等均明显更少,产妇疼痛评分低,产妇满意度更高。所以,在产 妇分娩过程中采取硬膜外镇痛分娩技术能够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出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发热产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罗哌卡因药物麻醉)和观察组(30例,罗哌卡因、地塞米松药物麻醉),对比两组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的炎症因子水平、镇痛期间鼓膜温度变化情况、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镇痛后1h肿瘤细胞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46.74±6.85(μg/L)、80.28±8.91(μg/L)、94.13±10.53(μg/L),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镇痛前、镇痛后6h、分娩即刻、分娩后2h分别为36.37±0.35(℃)、37.42±0.38(℃)、36.68±0.38(℃)、36.40±0.32(℃),镇痛后6h鼓膜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前、分娩即刻、分娩后2h鼓膜温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罗哌卡因、地塞米松硬膜外分娩镇痛在妊娠产妇中更具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与我院的62例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采用随即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前均给予2%利多卡因3 ml,对照组添加10毫升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5毫升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1毫升生理盐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10μg舒芬太尼。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比。结果:观察组出现恶心与寒战等不良反应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舒芬太尼应用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可以减少孕妇不良反应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持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护理干预及其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比较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未接受干预的对照组在镇痛效果、母婴舒适度、分娩时间、分娩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 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镇痛效果上表现出显著的优势。观察组的产妇在镇痛药物使用量、疼痛评分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 母婴舒适度:观察组的产妇和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的舒适度明显提高,母婴互动更加和谐。3. 分娩时间: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分娩时间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差异不显著。4. 分娩方式: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并未显示出显著差异,但有更多的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结论:本研究表明,持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镇痛效果和母婴舒适度,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无明显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护理干预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中的作用,以提高分娩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及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1-12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78例产妇,根据是否使用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胎儿、新生儿的状况。结果: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应用,能够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率,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不会增加产妇发生产后并发症的风险,对新生儿健康状况无明显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初产妇阴道分娩过程中,探究激励式护理、硬膜外镇痛结合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具体构成:初产妇,划分组别后,包括: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经调查发现,以上初产妇均接受阴道分娩,入院时间方面,开始于2023年1月,结束于2023年12月,且两个组别统计后,共58例样本;其中,硬膜外镇痛为对照组提供,硬膜外镇痛、激励式护理为实验组提供,每个组别29例样本,比较效果。结果:VAS评分、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统计后,实验组予以评测,具体数据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表现低,P<0.05。结论:阴道分娩过程中,激励式护理、硬膜外镇痛的结合在缩短产程时间方面有确切效果,对于初产妇来说,上述方案还能够减轻自我疼痛感,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较高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分娩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产科接受分娩的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n=50)产妇单纯接受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研究组(n=50)产妇则接受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各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高,且其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P<0.05);且研究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分别较对照组更短(P均<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1min、5min、10min的Apgar评分比较不具有差异性(P均>0.05)。结论:在无痛分娩中联合运用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临床价值显著,其镇痛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的缩短产妇产程时间,提高其自然分娩率,且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小,安全性可保证,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这种麻醉方式对于产妇来说在疼痛、分娩时间和母婴结局产生的作用。方法:参与到这次研究的病人都是来自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00名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样本。这些产妇根据入院的时间顺序平均分配到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包含100名产妇。对照组中的产妇接受了常规的分娩流程处理,而研究组的产妇则实施了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对比了两组在疼痛感受、分娩所需时间以及不良母婴结局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在第一产程的疼痛评分比较中,两组间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从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宫口完全扩张这三个时间段的疼痛评分来看,研究组数值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低;从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用到的时间来看,研究组数值相较于对照组更少;从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指标来看,研究组数值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这种麻醉方法应用到产妇的分娩中,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缓解产妇的痛感以及缩短产程的时间起着正面积极效用,因此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间隙脉冲输注技术(PIEB)与持续输注技术(CHI)给药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100例妊娠期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间隙脉冲输注技术组(PIEB组)和持续背景输注组(CHI组)各50例。对比2组产妇不同时点(分娩镇痛前,分娩镇痛后1、2、3、5h,宫口开全,分娩时)的VAS疼痛评分。结果:PIEB组分娩镇痛后5h、宫口开全、分娩时的VAS疼痛评分低于CHI组,P<0.05。结论:PIEB给药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优于CHI给药,可减轻分娩疼痛,值得推行。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潜伏期不同时机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并对其相关临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为潜伏期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介入时机选择提供临床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 2023年10月我院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126例。按照产妇是否自愿接受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为63例,选择从临产后,宫口扩张1-3 cm按需开始实施分娩镇痛,对照组为63例,选择从临产后,宫口扩张4-5 cm按需实施分娩镇痛。记录两组产妇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前、镇痛后10分钟、镇痛后60分钟和宫口开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记录两组产妇的各个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阴道流血量、中转剖宫产、会阴侧切、缩宫素使用、阴道助产、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的阿普加评分(Apgar Score)和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间的年龄、孕周、BMI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间的VAS评分均较分娩镇痛前明显降低;实验组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两组产妇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无明显差异;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的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产妇间的产后2小时阴道流血量、产时发热率、缩宫素使用率、会阴侧切率、阴道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潜伏期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明显降低产妇的VAS评分,有效缓解产妇产痛。宫口扩张1-3 cm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较宫口扩张4-5 cm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相比,不会增加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推荐临床可按需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会阴超声(Transperineal ultrasound,TPU)应用在硬膜外镇痛初产妇产后早期盆腔与肌肉情况中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分娩镇痛为依据,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产妇未行硬膜外镇痛,观察组在活跃期实施硬膜外镇痛。两组产妇均行TPU检查,对比两组产妇TPU检测指标,包括尿道倾斜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等。与此同时,对比各组直肠膨出、尿道内口漏斗形成与漏尿、膀胱移动度增加、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膀胱尿道后角开放、膀胱膨出、直肠膨出、膀胱颈移动度增加、子宫脱垂、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尿道旋转角、尿道倾斜角等一系列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PU对于初产妇实施硬膜外镇痛,对于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无明显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氢吗啡酮对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的镇痛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来本院分娩的产妇120例,在随机数字下分为A、B、C、D4组,每组患者各30例;A组40例单纯应用罗哌卡因镇痛;B组40例联合5μg/mL氢吗啡酮;C组患者联合应用10μg/mL氢吗啡酮;D组患者则联合应用15μg/mL氢吗啡酮镇痛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四组患者在给药前和给药后5min的疼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在给药后15min以及给药后30min,B组患者的镇痛评分要显著低于其余三组。结论:在对产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治疗时,可以通过5μg/mL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处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镇痛效果,降低患者分娩时的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分别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22年06月~2023年10月于医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50)予持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研究组(n=50)予以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观察初产妇镇痛起效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初产妇麻醉镇痛前、麻醉5min、麻醉10min、麻醉30min、麻醉60min时疼痛程度,并对比两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初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各为(5.73±1.26)min、(48.94±5.69)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初产妇麻醉5min、麻醉10min、麻醉30min、麻醉60min时VAS评分(4.36±1.03)、(3.25±0.82)、(2.39±0.67)、(1.15±0.38)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初产妇中转剖腹产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较持续硬膜外麻醉而言,其镇痛起效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更短,且初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更轻微,中转剖腹产率更低,同时消除了初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恐惧心理,增加了分娩的舒适性,让青年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