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本院急诊科于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并予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予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62例则实施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病情变化、仪器电源不足或故障、氧气不足、药品准备不全等转运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耗时。 结果:实施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后,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中转运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转运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有效缩短了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耗时,对提高转运效率、保证转运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及转运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88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比两组中患者转运时间和不良事件出现率。结果 对照组转运时间长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措施可显著缩短患者转运时间,降低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出现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患者安全1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或避免患者由于意外而导致发生不良事件或不必要的伤害。目前,患者安全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但是关于患者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和策略还有待我们去探讨。危重患者由于病情的危重及不稳定性,成为了安全医疗高危群体之一,而危重患者因为检查或诊疗的需要,如CT,MRI,高压氧,手术室等2,常常需要在院内进行转运,转运过程中由于病情,环境变化,设备药物,人员等因素会导致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发生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患者转运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转运安全的前提,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研究,为护理管理层人员针对患者院内转运安全问题提出客观依据和建议。
简介:摘要ICU是收治全院各类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大多数患者病情危重,这些患者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例如行CT、MRI检查,急诊手术,放射介入治疗。不得不进行院内转运。为了使危重患者获得更好的诊疗措施,规避危重患者转运存在风险,转运前应该充分评估,做好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出现各种危险因素的安全管理,转运前与接收部门联系,并做好人员、器材、药品的充分准备,转运途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及生命支持,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做好应对措施,以确保ICU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8年6~12月接诊入院的患者中选取806例年龄≥18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每例患者转运前后的病情变化,每天详细记录患者的相关情况,包括入院后去向、转运时间、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诊断情况等。按照国家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每例患者转运后的风险级别进行评价,并根据患者的转运风险评分进行分层,评价患者转运后病情变化的标准为有单项得分增加至3分或风险级别增加。结果发生危重度分级变化的患者共占15%,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为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系统的变化。转运风险最高的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其次为转运后被收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者,患者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转运风险较低,若患者使用了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无论是使用两种血管活性药物,还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其转运风险相应较高,其危险性分别为前者的4.343倍和1.587倍(P<0.05)。结论在转运由急诊科收治入院的患者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与院内转运风险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为疾病种类、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疾病危重程度,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指标为血氧饱和度与呼吸系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