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从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变革的角度出发,反思传统青年人格研究二分法的利弊,如功能对立区分、价值等级区分、时序差异区分等,并指出二分法造成青年非此即彼的心理选择矛盾,而且导致二重性人格、虚饰性人格的产生.同时,作者借鉴哲学、文化学的研究成果,提出青年人格研究的三分法,就是在二分法的基础上,设立中介性类型,从而使青年摆脱非此即彼的人格选择困境,变为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地选择适合自我的人格模式.文章还分折了三分法的几种中介:即理想中介——中庸人格;虚空中介——中间性人格;现实中介——中性人格.并且,着重论述了中性人格的重要特征.
简介:青年文化是以青年为主体和载体的特殊群文化,它植根于一般社会文化,在青年人群中酝酿、发育、发展及传播,形成区别于一般社会文化的独特文化形式,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社会意识形态条件下,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青年思想意识、思潮、生活方式、思维和行为习惯等。青年文化是青年作为社会成员对社会物质形态和精神品质的认知与回应,是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也是其对一般社会文化建设施以的现实影响及贡献。青年在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并受到教育,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过程获得观念意识,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性,从而适应客观现实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一般社会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简介:陆建华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94年第6期发表了《当前青年研究的几个问题》的文章,其中谈到近年来的青年研究状况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把青年问题研究与更广泛的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这主要是因为学者们对青年问题认识的深化,通过深化获得更多更新的研究视角,开始打破纯粹的群体研究的框框.第二,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开始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实证研究越来越注意以严谨的理论框架为依据,理论探讨也越来越注意以实证资料作为基本的出发点.第三,出现了关于青年问题的非常专业化的研究尝试,这主要是指学者立足于对某一个哪怕是微观的青年问题进行独到的专业分析.崔利民在《青年学刊》1995年第1期发表的《市场经济对青年思想的双重效应》文章中指出:市场经济使得当代青年:①强化了货币观念,也产生了拜金主义;③强化了利益观念,也产生了利己主义;③强化了竞争观念,也产生了宗派主义;④强化了主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