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在成人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应用不同封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者 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种患者例数相等,分别应用生理盐水、肝素盐水进行封管,两组患者采用的封管方式均为正压封管,进行应用效果的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封管有效率为 97.28%,对照组为 81.0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均 <0.05;对比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穿刺血管堵塞率,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 P均 <0.05。结论:在静脉留置针封管过程中选用肝素盐水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增加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成人 外周静脉留置针 不同封管液 应用效果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薄敷料在静脉营养静脉炎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把 82例经周围静脉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1例,采用新鲜土豆片湿敷静脉炎处;观察组 41例,采用超薄敷料贴于静脉炎处。 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有效率 97.6%。 结论 超薄敷料治疗静脉营养静脉炎疗效显著,有效减轻了静脉炎引起的疼痛,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更换次数,从而减少了护士工作量。【关键词】超薄敷料;静脉营养静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肿瘤护理中应用静脉置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肿瘤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比两组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局部出血、血肿、导管堵塞、静脉炎)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护理中应用静脉置入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置管保留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是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成效较好的一种输液方式,它摒弃了传统的每日静脉穿刺注射,不但使患者的痛苦减少,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时时护理工作量,所以从 1995年开始便广泛应用于病人手术前后,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这种输液的方式同样存在弊端:易造成静脉炎。所以关注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的预防性护理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静脉炎发生的概率,提高留置针的使用质量。

  • 标签: 外周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临床表现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其中部分患者施行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50例)视为观察组;部分患者施行一般护理视为对照组( 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的疼痛、便秘、恶心呕吐、心理问题产生几率。对比护理中护理人员的专业评分等,并结合我院自制的满意问卷询问患者的感受,总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分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总 12%不良症状几率,对照组为 16%。观察组护理中护理的各项指标评估分值均较高,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6%,对照组为 94%。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肿瘤护理中,利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更能降低患者的不良症状几率,同时护理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较为突显,患者对护理认可度高。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颈静脉留置技术在儿科静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62 例儿科静脉治疗患儿,将患儿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留置,观察组接受颈静脉留置技术,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 93.55 %,高于对照组的 70.97% , P<0.05 。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 96.77% ,高于对照组的 70.97% , P<0.05 。观察组的感染、过敏、红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68% ,高于对照组的 32.26% , P<0.05 。 结论:小儿颈静脉留置技术在儿科静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保护患儿静脉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 标签: 小儿颈外静脉留置技术 儿科静脉治疗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深静脉置管技术在我国逐渐开始应用,主要适用于危重病人抢救、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胃肠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等方面。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导管弹性好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小儿外科的飞速发展,深静脉置管在儿科领域被逐渐应用,由于普外科患儿胃肠道术后长期禁食,需长期输注静脉高营养维持,本身患儿周表浅静脉较细小、在术后、禁食、脱水等危重状态下极易发生周围循环衰蝎而导致静脉瘪陷 , 进而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 , 尤其是婴幼儿通过周小静脉建立通道非常困难,长期输注静脉高营养容易发生输液渗漏及肿胀,导致延误治疗,应用深静脉置管术建立静脉通道 , 在小儿普外科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由于颈静脉置管属于有创性操作,所以疗效背后出现的并发症也是不可避免的,本院出现 2 例颈静脉置管穿刺成功后因导管移位至导致胸腔积液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颈外静脉穿刺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分析 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 的临床效用。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肿瘤病症,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68 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观察组则为 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分析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对疼痛度、操作情况均做以对比。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为 94.1% ( 32/34 ) ,对照组为 85.3% ( 29/34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操作时间、术中渗血量以及疼痛评分中均以观察组用时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安全性高,用时短,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 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经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肠营养支持治疗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9年 12 月收治的 40 例采用 PICC肠营养支持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 2 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肠营养支持治疗时间。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肠营养支持治疗时间长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肠肿瘤患者采取 PICC肠营养支持治疗 ,配合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 ,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延长肠营养支持治疗时间,使患者顺利完成肠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 肠外营养支持 胃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临床针对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进行护理时,为了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可以在此工作中应用静脉输液治疗团队进行干预,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患者护理中此治疗团队具体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治疗患者,按照患者的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对比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并明确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完成护理后,对比其满意度情况,可以发现观察组更高(P<0.05),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可明确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将静脉输液治疗团队建立起来并应用于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中,可以让患者的护理效果得以显著提高,同时还可以让患者在出血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以有效降低,显著提高其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对策 外周静脉输液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中超声测量静脉直径的作用。方法:以 2018年 5月 11日至 2019年 6月 15日的 100例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血管评估,观察组实施超声测量静脉直径。观察两组置管成功情况,分析静脉直径与置管成功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首次置管成功率为 88.0%,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静脉直径 0.6以上首次置管成功率为 100.00%, 0.2及以下概率为 60.00%。结论: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中,超声测量静脉直径效果显著,可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且静脉直径与成功率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 外周静脉直径 首次置管成功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介绍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及转归,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预防及护理策略的综述,以提供现阶段该类患者PICC 置管后接触性皮炎的预防及治疗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该类并发症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ICC 接触性皮炎 护理
  • 作者: 杨方英 华荣誉 吴婉英 毕丹凤 吴怡 王锦毓 高利琴 梁冠冕 吴红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肿瘤研究与临床》 2020年第07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护理部,杭州 310022,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杭州 310053,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静脉治疗中心,杭州 310022,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杭州 31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据肿瘤患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1 032例,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PICC置管后上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检验,采用图形校准法对列线图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栓史(HR=27.82,95% CI 8.17~94.88,P<0.01)和高脂血症(HR=3.01,95% CI 1.31~6.93,P=0.009)是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C指数为0.71(95% CI 0.63~0.80),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1周、2周、1个月内预测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概率的校准曲线略偏离标准曲线,提示该模型有可能高估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结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且可操作性强,可以用于预测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从而识别高危患者,为制定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上肢静脉血栓形成 肿瘤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如何应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以及护理方法。 方 法: 以我院在 2018 年 4 到 2019 年 5 月之间收治的肿瘤患者为选择范围,随机抽取 90 名患者,根据使用输液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5 人。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留置静脉输液港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91.11% ,而对照组仅为 75.56% ,且两组患者相比,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 P < 0.05 )。 结论: 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可以降低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减轻患者痛苦的作用,可以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术 肿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肿瘤护理的作用以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2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肿瘤护理中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恶性肿瘤病人接受经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期间的护理方法,结合导管堵塞的预防情况,评价其护理效果。方法:将62例接受PICC置管的血液恶性肿瘤病人分为观察组(预防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的导管堵塞发生率(2.23%<25.81%,χ2=4.679)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2.23%<25.81%,χ2=4.292)相对更低(P<0.05),而病人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度(93.55%>25.81%,χ2=4.292)相对更高(P<0.05)。结论:在血液恶性肿瘤病人接受PICC置管期间,需要加强对导管堵塞的预防,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血液恶性肿瘤 PICC 堵塞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经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 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6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用药与护理,观察组 PICC给药与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疾病不确定感、治疗舒适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经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护理 PICC置管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危重且常规穿刺困难的68例患者在急诊抢救中进行了颈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对置管前评估、置管术中配合、置管术中及置管后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68例颈静脉留置针置管患者穿刺成功后导管均通畅,保证了危重患者急需给药、静脉及输血,为危重患者的成功抢救赢得抢救时机。结论:颈静脉穿刺留置针是急诊科抢救危重患者和急需静脉输液、输血而静脉穿刺困难者较为理想的输液途径,对紧急抢救危重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颈外静脉 留置针 急诊科 抢救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静脉输液致渗出及外渗的发生与预防方法。方法: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中抽选363例,行常规护理,记录患者出现渗出及外渗的例数,分析原因。再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中抽选363例,接受预防性护理,记录患者出现渗出及外渗的概率,对比预防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静脉输液致渗出及外渗发生率(1.38%)明显低于对照组(4.68%),X2=6.75,P=0.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周静脉输液当中,容易出现渗出及外渗情况,临床上还需要加强预防护理,尽可能减少渗出及外渗的发生,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 标签: 外周静脉输液 渗出及外渗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