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PBSCT)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效果。方法18例患者随机分组。APBSCT治疗组选择1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年龄在30~50岁,利用化疗联合G-CSF,当WBC>5.2×109/L开始采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用适量的马法兰(300mg/m2)进行预先处理。对照组8例患者只进行化疗。结果10例患者造血系统均快速恢复。2例患者出现不适,临床表现为发烧,2例患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移植后进行随访3至36个月,8例患者获得CR,2例患者8个月后病情复发。只进行化疗组的8例患者,化疗后均获得CR,但6个月后病情出现反复,2例死亡。结论利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方式,临床效果良好,且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对纵隔髓外造血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方法通过检索国内文献报告的纵隔髓外造血病例,荟萃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文献共筛选出纵隔髓外造血个案报道论文23篇,加上本院治疗1例共计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21~62岁,平均44.3岁;有贫血相关记录者25例,2例无贫血,合并有贫血病史者23例(88.46%);脾脏肿大11例,脾切除4例;有临床症状记录者12例(46%),胸痛6例,乏力4例;病灶为多发者20例(76.9%),多发病灶发生于脊柱两侧者16例(80%);所有病灶均位于后纵隔。手术切除后确诊者17例(65%),穿刺活检确诊者8例,通过贫血病史结合CT表现临床诊断者1例。结论纵隔髓外造血是良性改变。好发于中年贫血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且大部分患者无症状。病灶位于后纵隔,好多发,并常在纵隔两侧同时出现。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诊断与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合并贫血者通过输血治疗纠正贫血可减少复发风险。该病预后良好。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对44例累及骨髓的病例回顾性分析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切片,分别比较细胞学形态、组织形态、增生程度、纤维组织增生程度、检出率和敏感性。结果:骨髓涂片中可见中到大型的异型细胞骨髓,切片中瘤细胞以灶型最常见。按Manoharm改良法评估,骨髓切片中网状纤维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多。骨髓涂片与骨髓切片增生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片组增生程度高于涂片组。骨髓涂片与骨髓切片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片组检出率高于涂片组。骨髓涂片与骨髓切片敏感性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切片组敏感性明显高于涂片组。结论:骨髓涂片简单易行,骨髓切片在骨髓组织状况、优势增生细胞等方面有优势,同时开展涂片和切片的检测,提高检出率,可以修正临床分期,如能同时进行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则更能提高检出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巨幼红细胞贫血(MA)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的骨髓形态学及组织化学染色,分析骨髓形态和骨髓组织化学染色检验在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对MA与MDS-RA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和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36例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和21例MDS-RA患者,对两组患者行骨髓形态学检查及骨髓糖原(PAS)染色,比较观察检验结果。结果MDS-RA患者骨髓形态中红系细胞病态、粒系细胞病态以及淋巴样小巨核的百分率和有核红细胞PAS阳性率均高于巨幼红细胞贫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DS-RA患者骨髓形态中红系细胞巨幼变、粒系细胞巨幼变以及多核小巨核细胞的百分比与巨幼红细胞贫血组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DS-RA患者外周血中幼稚红细胞和幼稚粒细胞的百分比,与巨幼红细胞贫血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巨幼变原始红细胞胞体和巨幼变早幼红细胞胞体的大小均大于MDS-R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MDS-RA患者的骨髓形态检测中,应当侧重巨核细胞病态造血,主要是小巨核细胞现象,巨幼细胞贫血则侧重于观察巨幼变幼红细胞的胞体,PAS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病理检测中,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方法从我院接收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观察组对象,并从同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抽35例作为参照组对象,采用石蜡包埋法检测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VEGF阳性几率(54.29%)高于参照组(5.71%),且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Ⅲ期患者阳性几率高于Ⅱ期、Ⅰ期阳性率,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VEGF表达几率随着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病变加重而上升。结论实施骨髓病理检测,了解VEGF表达情况可为临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评估疾病分期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