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与牙周健康者(periodontally healthy,PH)龈下菌群的差异,为牙周病的病因学研究及基于菌群调控的牙周病新疗法提供参考。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牙周病科门诊就诊的AgP(AgP组)、CP(CP组)患者和PH受试者(PH组)各10例,根据X线片和口内情况初步预估取样位点后,收集各组龈下菌斑并记录各项牙周临床指数,提取龈下菌斑样本中的DNA,PCR扩增、构建DNA文库并对16S rDNA测序。最终可成功构建文库并测序者包含:8例AgP患者的18个样本,10例CP患者的31个样本和8名PH志愿者的10个样本。对各组样本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以及菌群构成进行分析和比较,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细菌与探诊深度的相关性。结果菌群分析显示,AgP组龈下菌群的α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在门水平,AgP和CP组拟杆菌门丰度[分别为(36.8±7.4)%、(37.2±6.3)%]、螺旋体门丰度[分别为(16.0±5.4)%、(11.8±3.6)%]均显著高于PH组[分别为(27.5±11.2)%、(5.2±4.4)%](P<0.05),而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AgP组分别为(4.2±3.3)%、(12.9±5.1)%;CP组分别为(6.1±2.6)%、(12.1±4.0)%]均显著低于PH组[分别为(19.3±13.1)%、(23.0±10.1)%](P<0.01);AgP组龈下菌群中螺旋体门和柔壁菌门的丰度[分别为(16.0±5.4)%、(1.7±1.2)%]均显著高于CP组[分别为(11.8±3.6)%、(0.7±0.6)%](P<0.05)。在属水平,AgP组龈下菌群中棒状杆菌属、放线菌属、Saccharibacteria_norank、月形单胞菌属、Oribacterium的丰度显著低于CP组,而产线菌属、Lentimicrobiaceae_norank、Defluviitaleaceae_UCG_011、Family_XI_unclassified的丰度显著高于CP组(P<0.05)。主坐标分析显示,各组样本存在聚类现象。线性判别分析显示,AgP组富集菌包括螺旋体科等,CP组富集菌包括拟杆菌科等。相关性分析显示,AgP组中密螺旋体属、Defluviitaleaceae_UCG_011、支原体属、卡氏菌属、Fretibacterium的丰度与探诊深度呈显著正相关(r=0.525~0.750,P<0.05),丛毛单胞菌科-未分类的属、链球菌属、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奈瑟菌属、普雷沃菌属、消化球菌属、劳尔菌属、Bergeyella和放线菌属的丰度与探诊深度呈显著负相关(r=-0.617~-0.490,P<0.05);CP组小类杆菌属、Family_XI_unclassified、卡氏菌属、消化链球菌属、Pelospora和理研菌科_RC9_肠组的丰度与探诊深度呈显著正相关(r=0.430~0.533,P<0.05)。结论牙周炎症和健康时其龈下菌群存在明显不同;AgP和CP的龈下菌群也存在明显差异,提示这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菌多肽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其龈下主要菌群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忻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菌多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牙周状态(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龈下主要菌群占比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6.67%,23/30),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在牙周细菌总量中的占比[(0.15±0.02)%、(0.011±0.002)%]均低于对照组[(0.20±0.03)%、(0.014±0.002)%],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5/30)与对照组(10.00%,3/3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多肽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较好,患者经治疗后牙周状态改善,龈下主要致病菌群占比降低,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
简介:目的:检测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及其与慢性牙周炎(chronicperiodontitis,CP)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9例IS合并CP患者,40例IS无CP患者及45例单纯CP患者的龈下菌斑,提取细菌DNA,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福赛坦菌(Tannerellaforsythia,Tf)、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nucleatum,Fn)、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intermedia,Pi),并比较4种微生物在IS合并CP,IS无CP患者及单纯CP患者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结果:IS合并CP组细菌检测出率为:Pg75.51%,Tf97.96%,Fn91.83%,Pi67.35%,Tf和Fn的检出率显著高于Pg、Pi。IS无CP组细菌检测出率为:Pg37.50%,Tf32.50%,Fn27.50%,Pi25.00%。CP组细菌检出率为:Pg73.33%,Tf91.11%,Fn86.67%,Pi66.67%。IS合并CP组牙周致病菌检出率高于CP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S合并轻、中、重CP组Fn的检出率分别为75.00%,95.83%,100%,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S合并CP组及CP组的龈下菌斑中4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分布无明显差别。IS合并CP组Fn的检出率随慢性牙周炎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消化道肿瘤内细菌群落特征。方法研究人群为上消化道肿瘤患者(食道癌、胃癌)。对入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n=17)并在肿瘤部位进行取材,同时取距离肿瘤组织4 cm以上远端的非肿瘤组织作为对照。对样本总DNA进行提取纯化后进行高通量16S DNA基因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肿瘤组织内特有的细菌群落特征及与非肿瘤组织相比细菌群落水平上的差异。结果16S DNA PCR结果显示肿瘤内的细菌负荷没有发生明显变化。α和β多样性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的细菌群落组成相似度较高,组内各样本较为离散,菌落构成差异性较大,但整体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恩图展示出肿瘤组织1 358个OTU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非肿瘤组织2 068个OTU,表明肿瘤组织的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群落组成分析发现普雷沃菌科(属)、乳杆菌科(属)、梭杆菌科(属)在肿瘤组织中富集(丰度平均百分比均超过非肿瘤组织的1倍以上)。进一步对两组样本菌科和菌属丰度前十的细菌进行配对比较显示,假单胞菌在科(P=0.041)和属(P=0.041)水平上均显示在肿瘤组织中明显减少,而普雷沃菌在科(P=0.031)和属(P=0.007)水平上在肿瘤组织中均显著富集。结论上消化道肿瘤微环境的细菌群落发生改变,富集在肿瘤部位的物种主要为口腔常见的厌氧菌如普雷沃菌科(属)、乳杆菌科(属)、梭杆菌科(属),其中以普雷沃菌科(属)最为显著。
简介:背景:小肠疾病并非少见,尤其是糜烂性和溃疡性疾病更为常见,内镜下取材活检多为慢性炎症,不能得到明确的诊断,这些小肠类疾病属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小肠不同节段的微生态状况如何?细菌在小肠疾病的发生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均是不明确的问题。目的:了解全小肠不同节段的腔菌群和膜菌群的组成和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微生态在小肠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对13例非腹部外伤意外伤亡者小肠的空肠上段、空肠中段、空回肠交界处、回肠中段、回肠下段10种细菌的腔菌群和膜菌群微生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肠杆菌和乳酸杆菌几乎存在于所有标本的各节段小肠,肠球菌和消化链球菌主要存在于回肠中下段,少部分标本存在葡萄球菌、酵母菌和梭菌,所有标本均未检出双歧杆菌、拟杆菌和真杆菌。13例标本的腔菌群和膜菌群分析显示,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消化链球菌在不同节段小肠肠腔和黏膜分布的数量不同,越靠近回肠末段,细菌数量越多;黏膜菌量多于肠腔。葡萄球菌、酵母菌、梭菌仅在少数标本的某些节段有分布,无明显规律性。结论:上述细菌越靠近回肠末端菌量越多,在同一肠段中,膜菌群较腔菌群占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排龈线和推龈器两种排龈方法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本院口腔科收治的龈下楔状缺损患者78例,共297颗缺损位于龈下0~2mm内的患牙。根据修复前不同排龈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排龈线组43例155颗患牙填充前使用排龈线排龈,推龈器组35例142颗患牙填充前使用推龈器排龈。两组均使用可乐丽菲露自酸蚀粘接剂粘接,3MZ250树脂进行充填。随访1年,以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署制定的USPHS直接临床评估系统评估远期疗效。结果楔状缺损修复1年后复查,两组患牙充填体均无脱落。通过对患牙修复体脱落情况、边缘密合度、继发龋、边缘着色、新发缺损、牙龈反应及牙髓反应七个评定指标进行评价,两组患牙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8.06%、97.89%,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论采用排龈线还是推龈器排龈修复龈下楔状缺损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建议对边缘位于龈下1mm内的楔状缺损应常规使用排龈线进行排龈,而推龈器对于边缘位于龈下1-2mm的楔缺的治疗可能有较大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龈下刮治和手工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0月口腔科收治入院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临床资料,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的方法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分别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和牙周附着水平等牙周指数的变化。结果在牙周治疗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和牙周附着水平等牙周指数较基线均显著下降(P<0.05),各项牙周指数在两组患者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一样能够有效地治疗慢性牙周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日后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68例患者龈下菌斑中的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对甲硝唑、阿莫西林等10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检出有致病菌感染,共分离到259株可疑致病菌,其中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为44(64.71%)、产黑色素普雷沃菌检出率为40(58.82%),为分离率最高的致病菌;耐药性情况检测结果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硝基咪唑类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致病菌主要为牙龈卟啉单胞菌以及产黑色素普雷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硝基咪唑类药物敏感性较高。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龈下刮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将其在口腔卫生宣教及全口龈上洁治后一周,对照组施以手工龈下刮治治疗,治疗组施以超声龈下刮治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可知,实验组治疗后的附着丧失(CAL)、牙龈出血指数(GBI)、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工龈下刮治治疗方法相比,使用超声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炎能够降低细菌感染与牙龈出血情况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了,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