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明确龋病和牙周炎来源的唾液菌群在物种组成、功能及代谢产物上的特点,为寻找可用于临床判断龋病和牙周炎发生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3至6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科的10例高龋[龋失补牙数(decayed-missing-filled teeth,DMFT)≥6]患者[高龋(high caries,HC)组],牙周科的10例Ⅱ期A级~Ⅲ期C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periodontitis group,PG)组]和10名口腔健康个体[健康对照(healthy individuals,HH)组]的唾液样本。采集受试者的人口学基线、口腔内龋、牙周健康情况等信息,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样本内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各组样本的微生物物种分类学组成、功能基因及代谢产物的信息。各组受试人群的口腔基本情况及唾液样本采集均由同一名牙体牙髓病科主治医师完成。结果各组受试人群在年龄、性别等基线特征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组DMFT(9.0±1.7)显著高于HH组和PG组(均为0)(F=243.00,P<0.001)。菌群分析显示,各组唾液菌群物种分类学组成在门水平均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梭杆菌门为主。在属水平,则主要由链球菌属、奈瑟菌属、罗氏菌属、普雷沃菌属等成员组成。差异分析显示,与HH组相比,HC组和PG组在属、种水平的物种分类学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HC组和PG组相对丰度改变最显著的均为普雷沃菌属。而在种水平,HC组改变最显著的为苍白普雷沃菌;PG组改变最显著的为牙龈卟啉单胞菌。代谢产物分析显示,HC组共检出133种与HH组差异表达的代谢产物,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代谢产物为3-羟基-1,5-二苯基戊烷-1-酮(P=0.001)。在PG组中,共检测出102种与HH组差异表达的代谢产物,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代谢产物为N1-乙酰精胺(P=0.002)。HC组与PG组相比,代谢产物上差异最显著的代谢产物为D-氨基葡萄糖6-磷酸(P=0.006)。菌群代谢功能分析显示,HC组菌群糖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丰度最高,其次为HH组,PG组的糖代谢相关功能基因最低。此外,与HH组相比,PG组内ABC转运体和磷酸转移酶系统等涉及糖转运相关的功能基因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HC组中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唾液菌群在龋病、牙周炎及健康人群中存在显著异质性,且菌群的糖代谢能力改变与龋病和牙周炎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苍白普雷沃菌及3-羟基-1,5-二苯基戊烷-1-酮可能作为龋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而牙龈卟啉单胞菌及N1-乙酰精胺可能作为牙周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10例,同期入住且未并发脓毒症的患者10例,健康人10例,依次分组为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健康对照组。①记录一般资料。②运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3组实验对象粪便标本进行菌群检测分析。③采集脓毒症组及非脓毒症组患者静脉血并运用酶法测定血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④相关性分析得出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同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菌门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脓毒症患者临床感染致病菌与肠道致病菌属变化一致性的观察分析:脓毒症患者痰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对应患者编号为S5、S6、S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应患者编号为S6、S7)、肠球菌属(对应患者编号为S7),在对应患者肠道菌群中已有相应菌属OUT丰度升高。脓毒症患者(对应患者编号为S7)血培养为大肠杆菌,该患者肠道菌群中埃希氏菌属OUT丰度升高。②血D-乳酸及细菌内毒素水平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分析:非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患者血D-乳酸水平与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比例呈负相关、变形菌门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2、0.468,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紊乱的肠道菌群同肠屏障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脓毒症患者临床感染致病菌与肠道致病菌属扩张具有潜在一致性。
简介:摘要菌群移植(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近10年来,FMT在治疗肠道内和肠道外疾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临床上对FMT能够治疗肠道内外疑难疾病寄予厚望。但是,由于FMT方法学的建立较为复杂,且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导致了各类研究疗效的异质性较大,极大地影响了FMT的临床推广应用。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中国微生态治疗创新联盟和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的倡议下,制定了我国首个关于菌群移植标准化方法学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期提高FMT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FMT的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方法选取10名老年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T2D组,10名老年特发性胃瘫患者为G组,9名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患者为DG组,同期选择10名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三烯B4(LTB-4)、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等资料。收集所有患者的粪便样本并提取DNA,采用Illumina MiSeq 2000测序平台对细菌16s核糖体RNA(r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各组患者间年龄(H = 8.754,P = 0.053)、性别(χ2 = 2.976,P = 0.395)、BMI(H = 1.229,P = 0.746)、TNF-α(H = 3.195,P = 0.363)、LTB-4(F = 1.460,P = 0.246)、空腹血糖(H = 6.109,P = 0.106)及GSP(H = 3.530,P = 0.31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各组样本间Chao1指数、Ace指数、Observed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H = 1.288、1.067、1.115、1.693、0.988、1.322,P均> 0.05)。基于加权Unifrac距离对各组样本间β多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719,P = 0.043),且DG组与对照组、T2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39、0.047)。对照组、T2D组、G组及DG组样本间拟杆菌科[19.19(10.32,23.93)%、9.80(6.48,27.87)%、39.63(13.86,64.76)%、63.36(33.42,72.17)%,H = 11.319,P = 0.010]、伯克氏菌科[2.57(0.93,3.71)%、1.81(1.15,2.37)%、2.14(1.57,2.86)%、8.61(5.24,10.93)%,H = 19.572,P < 0.001]、普沃雷氏菌科[40.14(16.92,45.39)%、68.80(15.48,76.16)%、5.66(3.43,39.31)%、3.65(1.70,32.90)%,H = 9.593,P = 0.022]、拟杆菌属[19.2(10.3,23.9)%、9.8(6.5,27.9)%、39.2(13.9,64.8)%、63.4(33.4,72.2)%,H = 11.319,P = 0.010]、普氏菌9属[32.5(15.8,40.6)%、55.3(2.7,65.2)%、4.0(1.8,36.7)%、1.8(0.7,27.6)%,H = 8.701,P = 0.034]及克雷伯菌属[0.9(0.4,2.0)%、0.5(0.2,2.4)%、0.6(0.4,2.6)%、0.1(0.0,0.2)%,H = 10.091,P = 0.018]的相对丰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在DG组中,拟杆菌科及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及T2D组均显著升高,伯克氏菌科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T2D组及G组均显著升高,普沃雷氏菌科及普氏菌9属的相对丰度较T2D组均显著减少,克雷伯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均< 0.05)。结论与健康老年人及老年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患者的肠道菌群发生了显著改变,机会性致病菌拟杆菌和有害菌伯克氏菌显著富集。
简介:摘要人体口腔微生物种类复杂且数目庞大,其构成及分布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口腔菌群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对口腔菌群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口腔癌、食管癌、胃癌关联的研究现况进行了总结,发现口腔菌群可受到性别、年龄、种族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定口腔菌群与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风险相关,具有作为上消化道肿瘤初筛标志物的潜能。本文通过综述口腔菌群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上消化道肿瘤关联性研究进展,旨在为探索上消化道肿瘤病因提供微生物组学的新方向,为优化、完善上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调节肠道菌群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早期恢复及应激、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胃肠外科行择期结肠癌根治术的85例患者临床资料,将术前2周行肠道菌群调节的患者为干预组(40例),无肠道菌群调节患者为对照组(45例)。采用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临床指标、肠道菌群数、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指标等以(±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组术后发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前4种肠道菌群数目与对照组术前1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前1 d较干预前粪便中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数目明显增多(P<0.05),大肠杆菌属及肠球菌属数目明显减少(P<0.05);术后3 d干预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干预组患者IL-6及CR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调节肠道菌群能有效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道菌群的紊乱,减轻患者术后机体应激。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人体肠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正常生理状态下,肠道微生物将有助于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抵抗病原体入侵和调节肠道黏膜细胞的增殖;但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肠道内部微环境和肠道细胞功能,并且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及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本综述通过介绍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从宏观层面总结肠道菌群参与结直肠癌发生的作用模式,并从细胞因子依赖性慢性炎性反应、肠道上皮细胞DNA损伤、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和细胞酶致癌,以及肠道内免疫系统的改变等几个方面总结肠道菌群参与结直肠癌发病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最后,从肠道菌群治疗的角度,分析益生菌和菌群移植对于结直肠癌治疗的作用,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移植途径的菌群移植(FMT)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自愿接受FMT治疗的270例STC患者的临床资料,供体采用非亲属健康成年标准供体。FMT治疗途径包括经鼻肠管(入空肠)输注肠菌溶液移植治疗(鼻肠管组,120例)、经口服肠菌胶囊治疗(口服胶囊组,120例)以及经结肠镜途径输注肠菌溶液移植治疗(结肠镜组,30例)3种方法。比较3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3组移植菌群均为从100 g新鲜粪便提取出,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菌群移植,鼻肠管组、口服胶囊组和结肠镜组治疗等待时间分别为(1.5±0.5)d、(0.4±0.3)d和(3.6±0.8)d(F=9.210,P=0.03)。移植途径建立费用分别为(495±20)元、(25±10)元和(1 420±45)元(F=10.60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鼻肠管组、口服胶囊组和结肠镜组FMT治疗后1个月临床改善率分别为74.2%(89/120)、60.0%(72/120)和53.3%(16/30)(χ2=5.990,P<0.05);治疗后3个月临床改善率分别为71.1%(69/97)、53.6%(45/84)和44.0%(11/25)(χ2=7.62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肠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7%(23/30),高于鼻肠管组(39.2%,47/120)和口服胶囊组(21.7%,26/120)。鼻肠管组、口服胶囊组和结肠镜组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分别为呼吸道不适(17.5%,21/120)、恶心呕吐(10.0%,12/120)和腹泻(36.7%,11/30)。治疗后随访3个月时,未有FMT相关的不良反应报告。结论鼻肠管途径具有稳定的临床疗效及可操作性,而口服胶囊途径的治疗等待时间更短且花费更少。但不同移植途径所带来不良反应有所不同,建议进行个性化移植途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