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妊娠期阴道pH值及微生态状况,探讨妊娠期进行阴道微生态学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产前门诊常规孕检孕妇98例,其中早孕期29例、中孕期35例、晚孕期34例及同龄非孕期正常体检妇女30例,采集阴道分泌物,测定pH值,并革兰染色涂片后进行阴道微生态学评价。结果妊娠期阴道pH值为(3.88±0.20),较非孕期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V、VVC的患病率及异常的发生率比非孕期增高。无症状体征孕妇中,仍有36.70%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调。结论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发生改变,表现为pH值降低,微生态失调比例升高。

  • 标签: 妊娠期 阴道微生态
  • 简介:目的调查三组妇女阴道动态变化,并提供简便、易行之诊断方法。方法取妊娠、体检、病人三组妇女阴道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氏染色以缩小视野油镜观察计数。结果乳酸杆菌为优势检出率:孕妇组69.86%,体检组46.15%,病人组31.15%。孕妇组与病人组呈显著差异(P<0.005),其他各组间无差异(P>0.05)。I(线索细胞检出率:孕妇组17.8%、体检组38.50%、病人组41.6%.病人组明显高于孕妇组(P<0.05)。白细胞数:在加德纳与乳酸杆菌为优势的阴道分泌物中检出白细胞X/HP分别为7.99和6.0.两者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阴道涂片染色观察可快速诊断细胞性阴道病,可观察疗效,可分析动态变化。

  • 标签: 妇女 阴道菌群 涂片 调查 诊断
  • 简介: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认识肠道微生态与肾脏疾病之间的关系,以此对肾脏疾病进行更好的治疗。研究方法通过对来我院进行肾脏疾病治疗的547名肾脏疾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对比的方式对其肾脏疾病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统计结果进行总结后发现肠道与一些肾脏疾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研究结论对人体肠道群情况进行研究对于肾脏疾病的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为肾脏疾病治疗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 标签: 肠道菌群 肾脏疾病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洗涤移植(WMT)作为移植(FMT)的新技术,是FMT发展过程中的新概念。实施WMT的途径包括口服胶囊、鼻空肠管、鼻胃管、胃镜途径、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及肛内灌肠等。对于不同适应证或者基于同一适应证的不同研究方案中,因为给入途径等的影响,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临床研究设计和临床治疗流程中,影响WMT途径决策的因素主要包括安全性、疗效、成本效果以及患者意愿四方面。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在决策过程中整合安全、疗效、成本效果和患者意愿,最终实现医患共满意的目标。

  • 标签: 菌群移植 洗涤菌群移植 移植途径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 简介:大肠的测定是评价饮水卫生状况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们对水中总大肠的检验,多采用“三步乳糖发酵法”(GB5750-85)。此方法操作步骤繁琐,耗时长,需配制大量培养基并要进行大量洗刷、灭菌等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对此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把“纸片法”应用到试验中,在一定程度上简便了操作步骤,并缩短了试验时间,测定结果与“三步乳糖发酵法”比较,符合率99.66%。

  • 标签: 饮用水 大肠菌群 纸片法 测定
  • 简介:摘要肠道即人类肠道微生物组(HumanGutMicrobiota,HGM)。含有超过1500种细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基因的100倍。人体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膳食、抗生素、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宿主基因等。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将破坏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在人类肠道与个人健康之间的研究与探索,旨在为二者关系的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医学的突破作参考。

  • 标签: 肠道菌群 个人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物特点,分析肠道变化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2017年4-1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收集30例白癜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粪便标本,通过Roche/45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16S rRNA V3区进行定性分析;用宏基因组学对5例白癜风患者粪便及5例健康对照者粪便进行分析,明确其潜在调控通路。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白癜风患者粪便中细菌物种相似,但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富集明显减少(P<0.05);在门水平上,变形杆菌和梭杆菌丰度明显降低;在属水平上,7个种属(拟杆菌、大肠杆菌志贺、罗氏囊、相炭疽杆菌、梭杆菌、柔膜细菌-RF9、普氏-7)丰度明显降低(P<0.05),4个种属(瘤胃球菌-1、瘤胃球菌科UCG、毛螺科、链球菌)明显增加(P<0.05);链球菌属及相炭疽杆菌在白癜风患者表达差异尤为明显,前者增加10.8倍,后者减少6.517倍。通过构建一个基于11个白癜风相关属的肠道微生物的随机森林模型,显示该判别模型在ROC中AUC为0.89;宏基因组分析显示,白癜风相关菌群失调主要与免疫相关通路(如WNT通路、Notch通路等)、能量代谢、线粒体功能、氨基酸代谢(如苯丙氨酸代谢)通路相关。结论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中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健康对照存在明显差异,其菌群失调可能参与白癜风的发病发展,补充益生菌可能有益于白癜风治疗。

  • 标签: 白癜风 肠道微生物 16S rDNA 宏基因组
  • 简介:摘要肠道作为人体"第二基因组"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高血压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该文就肠道与人类高血压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高血压 脂肪酸类,挥发性 交感神经系统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肠道不仅维持消化系统平衡,对免疫、激素和代谢稳态也至关重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桥本甲状腺炎和Graves病等一系列疾病组成。近期研究发现,AITD患者肠道与健康人群相比存在差异。肠道可能通过影响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及激发机体交叉免疫反应,参与AITD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肠道菌群 Graves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复方灌肠对肠道的纠正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肠道感染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的临床分析和质量,观察组患者给予积极的中药复方灌肠治疗,每日一次,分别在接受治疗4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在接受中药复方灌肠治疗后,大肠杆菌菌落计数明显减少,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计数明显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灌肠治疗肠道群性疾病,能取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帮助调节患者体内的大肠杆菌,控制菌群失调等不良现象,稳定患者肠杆菌,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复方灌肠 肠道菌群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肠道是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参与了人体维生素及氨基酸的合成、糖及蛋白质的代谢、矿物的吸收等。近年来,我们对肠道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的了解显著增加。其中,许多文章指出人体的健康不仅与自身的基因组有关, 还与肠道内环境微生物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肠道通过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调控肠道稳态,肠道菌群失调是多种疾病的发病因素和诱因。

  • 标签: []肠道菌群 肠道疾病 代谢性疾病 癌症
  • 简介:摘要职业性重金属暴露人群众多,低浓度复合暴露仍广泛存在,加之重金属的难降解性,其危害不容忽视。重金属暴露可导致皮肤、肝、肾和肺等多脏器的急慢性中毒和癌症等疾病,亦可对肠道产生影响。肠道由超过103~104个微生物组成,拥有人类基因组150倍的基因,被视为人体自身一个强大的隐藏"器官"。这些对环境和宿主功能的改变十分敏感,其失调可影响机体健康。我们就重金属暴露对机体肠道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职业暴露 重金属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由于心肌灌注减少导致缺血导致心绞痛,并可能导致心肌梗塞或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据说它占所有心血管疾病病例的1/3~1/2,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升高趋势。近年来,从大量研究中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冠心病的变化。这为肠道的研究对冠心病诊治提供了新的线索,并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讨肠道对冠心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影响。

  • 标签: 冠心病 肠道菌群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生菌对慢性肾炎患者血清肌酐(Scr)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组40例和益生菌组40例,分别行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盐酸贝那普利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肠道菌落数和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益生菌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高于单纯组(P<0.05);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均低于单纯组(P<0.05);益生菌组患者Scr、24hUP、BUN均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生菌药物可有效调节慢性肾炎患者的肠道结构,增加有益菌的数量,降低Scr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

  • 标签: 慢性肾炎 益生菌 肠道菌群 血肌酐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机械治疗同期全身辅助应用抗生素对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患者第一磨牙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口内牙周致病微生物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的23例GAg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未用药组[12例,年龄(24.5±3.3)岁]和用药组[11例,(26.5±4.0)岁],未用药组进行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用药组洁治后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1周,再行刮治和根面平整术。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和6个月分别进行牙周临床指标检查和唾液、集合斑(来源于4颗第一磨牙近中颊侧位点)采集,治疗后2周仅采集唾液。应用PCR方法检测样本中8种牙周致病微生物并对红色复合体微生物[牙龈卟啉单胞(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Tannerella forsythia,Tf)和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第一磨牙近中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和出血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用药组治疗后2、4和6个月探诊深度[分别为(4.21±1.50)、(4.00±1.54)、(3.84±1.89) mm]均显著低于未用药组[分别为(5.29±1.27)、(5.30±1.34)、(4.98±1.36) mm](P<0.05)。用药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斑(治疗后2、4和6个月Pg、Tf和Td的中位数均降为0.0 ng)和唾液中Pg、Td和Tf含量(治疗后2、4和6个月Tf和Td的中位数均降为0.0 ng,Pg分别为16.3、59.6和22.4 ng)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未用药组唾液中Td和Tf含量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中Td和Tf含量仅在治疗后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机械治疗同时辅助全身应用抗生素能更好地降低第一磨牙的探诊深度,控制GAgP患者唾液和斑中红色复合体微生物的含量,疗效可以维持到治疗后6个月。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抗生素 微生物 龈下菌斑 唾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复方黄芪合剂对牙周炎大鼠牙周袋的影响并探讨其有效剂量方法采用刮匙法取样大鼠斑,进行分离、培养、坚定,比较牙周炎模型对照大鼠和经过复方黄芪合剂治疗的大鼠的厌氧菌检出率以探讨复方黄芪合剂是否具有抑菌作用及其有效剂量。结果牙周炎模型对照大鼠的厌氧菌检出率高于正常大鼠;经过高、中剂量复方黄芪合剂治疗的大鼠的厌氧菌检出率低于牙周炎模型对照大鼠。结论高、中剂量(900mg/kg/d、450mg/kg/d)复方黄芪合剂对大鼠厌氧菌有一定抑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牙牙体缺损的保留和修复方法。针对前牙牙体缺损达的患者,采用根管治疗,牙周洁治术,牙龈切除术等方法治疗后,用铸造烤瓷核桩冠修复牙体缺损。通过追踪到的108例患者5年远期效果观察其修复后疗效。结果108例患牙经铸造烤瓷核桩冠修复后,外形美观、色泽自然,能行使切割、发育、功能。结论前牙牙体严重缺损的患者,在根管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铸造烤瓷核桩冠修复牙体缺损。通过追踪到的108例患者5年远期效果观察,效果满意。本文对适应范围和制作要求等临床应用作了分析如下。

  • 标签: 牙体缺损 核桩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