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当前静脉通路的搭建技术中PICC技术由于对于患者静脉损伤较小,操作难度小,便于维护,不影响日常生活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使用中成为了较为热门的技术之一。关于PICC导管的体外固定方式,历来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对PICC体外固定方式进行了归纳研究,并对其优劣进行了概述,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选择PICC导管固定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诊治的36例肿瘤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干预;研究组开展细节护理。对比指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堵管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导管维护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堵管发生率低,护理工作质量、导管维护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指标数据有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白色护翼和3M透明敷贴联合应用与思乐扣固定装置和3M透明敷贴联合应用两组不同敷贴方式在PICC中对皮肤过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84例采用PICC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思乐扣固定装置和3M透明敷贴固定方式,对照组采用白色护翼和3M透明敷贴固定装置,比较两种方式对皮肤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发生皮肤炎性反应,中度1例,轻度1例,发生率4.76%;而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发生皮肤炎性反应,重度2例,中度6例,轻度5例,发生率30.9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思乐扣固定装置敷贴方式既能达到良好的固定程度,减少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不良反应,又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PICC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对41例PICC患者通过发放《PICC术后护理相关知识册》以及健康指导,建立置管患者档案。分别在患者置管前、置管后、出院前、出院后进行自我管理教育结果通过自我管理教育,调动了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及学习自我管理方法的主动性,使患者形成并坚持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习惯,确保了导管的通畅,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对PICC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确保了导管的有效性和使用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外周静脉导管与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化疗病人中应用对照研究。方法将20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50例前臂静脉留置针与头皮针患者为A组,150例PICC置管患者为B组,A组年龄15至72岁,男32例,女18例。B组18至80岁。男60例女90例。记录比对穿刺一次成功率、化学性静脉炎、疼痛及、留置时间及日常生活处理能力等。结果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9%,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9.5%A组留置时间1至5天平均2.5天,B组留置时间30至315天平均136天;A组化学性静脉炎率55%,B组化学性静脉炎率为0;机械性静脉炎为3%。A组疼痛率42%,B组疼痛率2%;A组并发症率36%,B组并发症率3%;A组日常生活需人照顾,B组日常生活处理能力正常。结论通过两组对照研究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静脉导管置入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护理效果有显著的差异性,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运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应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本院颅脑外伤患者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穿刺及护理)和观察组(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及护理),各25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均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来说,建议实施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服务,以此可以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一次穿刺成功率提升,且患者不容易出现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7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63例采取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保留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8%(1/63)远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将延续性护理应用到肿瘤患者中,讨论该种干预措施对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影响,讨论该种护理措施所具备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从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群体中进行筛选,有74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本研究成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肿瘤患者。对74例患者进行组别划分,随机分组得到了人数相同的常规护理组和优化护理组。延续护理应用在后者。评价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稳定状态,记录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结果。在时间总发生率上显著高于接受延续护理的优化护理组(P<0.05)。同时,在导管相关并发症方面,优化护理组患者的相关事件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P<0.05)。在心理健康方面、身体机能方面、社会生活方面以及独立生活方面都获得了更高的评分结果是接受延续护理的患者,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接受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处理的肿瘤患者来说,延续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避免出现计划之外的拔管事件,降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让导管状态更加稳定,提升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优化预后情况,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程度,值得进行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