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常德地区无偿献血者ELISA筛查HBsAg、抗-HCV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归队调查,评价献血者归队策略意义。方法2016-2018年常德市无偿献血中ELISA筛查HBsAg、抗-HCV呈单试剂反应性而屏蔽的献血者,通过电话告之6个月后来抽样检测的标本数分别为46人份、25人份,对其归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HBsAg归队率为80.43%,召回献血率为54.05%;抗-HCV归队率为40%,召回献血率为60%。结论通过对ELISA筛查HBsAg、抗-HCV呈单试剂反应性而屏蔽的献血者进行归队检测,合格后进行召回,可避免对热心于无偿献血的固定献血者不必要的精神伤害和困扰,同时对献血招募及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有着积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与献血者自身情况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站进行无偿献血的人员当中选出62例,其均为献血前后发生献血反应的人员,对其自身因素、气温因素对献血反应的影响等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因献血者心理因素导致献血反应的共有41例,占比66.13%;空腹献血者共15例,占比24.19%;因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献血反应的共6例,占比9.68%。根据对气温季节因素的调查,其中夏季发生献血反应率最高,为61.29%(38/62);最低为秋季,为9.68%(6/62)。。结论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主要是因为紧张、晕针等心理因素影响,并且气温对这一情况的发生影响也较大,夏季时发生几率最高,需要相关人员着重注意。
简介:摘要 : 目的 就如何把首次献血者发展为固定献血者进行探讨。以近五年来本血站的献血者以及献血资料为研究对象。 当今, 临床用血 100% 来自无偿献血。 怎样使无偿献血的工作持续,稳定,健康的进行,更大的发挥血液资源的用途,保证临床用血的需求和安全,是我们血站工作中关键的任务。 要想更好的完成任务,重中之重是发展固定献血人群。方法 采取广告,面对面交流以及电话回访等方式。结果 血站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以及自身形象都会对发展固定献血者产生重要影响。结论 善于运用沟通和交流的技巧,让献血者有一个愉快的经历,有利于使首次献血者发展为固定献血者,从而扩大和巩固献血队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测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的方法及策略,以关爱献血者,保留和稳定献血者队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筛选顺德区既往参加无偿献血,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标志物血清学单项且单试剂检测反应性被屏敝,且符合相应屏蔽项目归队检测间隔时间,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自愿提出归队检测申请的256例献血者,其中2019年申请归队检测132例,男性86例,女性46例,年龄(38.41±5.59)岁;2020申请归队检测124例,男性79例,女性45例,年龄(38.95±6.28)岁。采用2种不同厂家生产的酶联免疫法试剂进行归队检测,根据2019年和2020年申请归队检测献血者结果,比较2019年和2020年符合归队要求的献血者再次献血情况以及永久屏蔽、符合归队情况。结果2019年自愿提出归队检测的献血者双试剂反应性为35例(26.12%)、单试剂反应性为27例(20.45%)、无反应性为70例(53.03%),2020年分别为22例(17.74%)、33例(26.61%)、69例(55.65%),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843、0.176、1.351,均P>0.05)。2019年和2020年自愿提出归队检测的献血者试验血清学检测结果双试剂反应性永久屏蔽、无反应性且符合归队的献血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843、2.087,均P>0.05),但2020年符合归队的献血者归队后成功献血的比例(72.83%,67/92)明显高于2019年(50.57%,44/8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8,P<0.05)。结论将献血者屏蔽归队措施应用于检测反应性献血者是十分必要的,对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有效跟踪,极大地提高了成功归队比例,并有效保留了血液资源。
简介:献血者招募一直以来是血站全部工作的前提、基础,受到全国各地血站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我国开展自愿无偿献血工作以来,更加体现献血者自愿招募工作的重要性。结合我市献血者招募工作实际,浅析献血者招募工作的具体做法,探讨招募工作可持续发展。
简介:摘要:献血是保障医疗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对于维持充足的血液供应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献血者招募与保留的有效策略,通过分析影响献血者参与的主要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献血者招募与保留涉及社会宣传、招募渠道、献血体验、献血者激励和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文章首先阐述了献血者招募与保留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献血者招募与保留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接着,详细探讨了社会宣传策略、招募渠道优化、献血体验提升、献血者激励机制和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等内容。最后,提出了提高献血者招募与保留水平的建议,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参考,提高献血者招募与保留的整体水平,确保血液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无偿献血已成时尚。它不仅应用于临床,对病人有良好的疗效,而且在献血者身上所引起的作用更引起人们的重视,献血者是血源的保证,由于献血者各自的心理活动不同,献血行为表现也不同,常出现一些献血的反应,而如何让献血顺利的进行。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医护人员掌握心理学知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即能促进献血工作顺利进行又能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只有掌握他们的心理才能更好地为其服务。在采血工作中应用医学心理分析观察献血者,有利于消除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使采血工作顺利进行。现结合工作实践谈谈献血者在献血过程的心理需求。
简介:目的:了觧和掌握重复献血者的献血动态情况,评价现行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的效果,制订和调整新形势下的招募策略,为建立一支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决策参考。方法:2008年8月—2010年1月调查在本中心流动采血车献血3次以上2713名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献血情况及检测结果,调查内容包括献血品种、献血量、献血次数及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等。结果:2713名重复献血者中,首次献全血200ml、400ml人次的比例分别为51.42%和48.58%;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400ml全血采集人次的比例逐渐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占献血总人次的66.37%;血小板捐献的人次也相应增加,但只占调查总人次的1.97%。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献血者(P〈0.01)。结论:重复献血者对无偿献血持有积极的动机;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度较高,反复献血行为积极;多次定期献血,血液的质量与安全得到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对全血献血者向机采成分献血者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作为品管圈实施前阶段,即对照阶段,随机对到我中心参加献血的成年人1200例开展成分献血意象、血液中心工作满意度,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品管圈施后阶段,即研究阶段,被调查者数量、问卷调查方法同上,对比两个阶段献血者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研究阶段被调查者在未来12个月成分献血意象率为78.75%(945/120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47.08%(565/1200)(﹤0.05);研究阶段血液中心工作满意率88.17%(1058/1200)高于对照阶段的70.42%(845/1200)(﹤0.05)。结论将品管圈引入全血献血者向机采成分献血者转化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献血者对献血工作满意度,更加了解成分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