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套管针在躁动患者中的应用过程及优点,为躁动患者选择最佳的静脉输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躁动患者和普通患者静脉套管针和普通针进行比较,从应用的区别、使用方法、优越性、注意事项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阐述套管针的优点。从输液工具材质对血管的影响、保护血管,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病人因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在输液过程中使病人更舒适,不用担心血管被刺破、方便安排合理用药时间,提高药效,减少花费。对护理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输液并发症,保证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掌握优异的护理技能,提高护理能力和自信心、输液专科化发展、行业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进行分析,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套管针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痛苦,减少了对病人的刺激,降低了治疗材料费,保护了病人血管,为抢救和治疗赢得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陪护人员的负担。结论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科学的输液工具,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切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选取30例我院肝胆手术病人,随即平均分配两种不同的全身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并进行病人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进行临床观察,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肝胆手术病人在肝胆手术病人在全身麻醉后发生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麻醉药物与躁动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完善临床实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七氟烷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到本院实施七氟烷全麻后行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复苏期躁动预防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复苏期观察组镇痛、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及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七氟醚全麻术后患者提供复苏期躁动预防护理,能有效降低复苏期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对患者的伤害。方法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分析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存在护理风险,针对麻醉恢复期患者常见的躁动问题,采取了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如加强风险识别能力、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和不适感、选择合适的导尿时机等。结果运用风险管理后患者未发生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相关护理风险事件。结论实施麻醉恢复期患者运用风险管理的安全护理能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前和导尿前,气管导管、尿道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全麻苏醒期影响。方法10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时间在4小时以内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R组)与对照组(H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均采用咪唑安定2mg,丙泊酚1.5mg/kg,维库溴铵0.15mg/kg,舒芬太尼0.3ug/kg,R组采用气管导管前段10cm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后插管,诱导插管后导尿,并在尿道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后插入导尿管;H组气管导管和导尿管前段10cm涂液体石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持续泵注丙泊酚4~6mg/kg/h,瑞芬太尼0.05~0.2μg/kg/min,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6mg/kg维持肌松,术毕待有拔管指征时,拔除气管导管。记录拔管前1min,拔管时,拔管后10min,20min的SBP,DBP、HR和躁动评分(RS)。结果R组在苏醒期各时段血压、心率及躁动评分均低于H组(P<0.05)。结论在全麻气管插管前导尿前行气管导管、导尿管表面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以有效降低全麻后苏醒期躁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卡西平对于兴奋躁动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安全性。方法对于2010年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兴奋躁动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卡西平,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PANSS量表在治疗前后对治疗安全性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8%(31/4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1.9%(26/4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奥卡西平对于兴奋躁动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