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阑尾肿瘤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及其预后,评价治疗方法,以提高阑尾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6 334例行阑尾切除手术中94例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首发症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分型、手术方式及临床转归。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期,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预后。结果阑尾肿瘤与阑尾手术占比达1.48%,94例患者中男45例,女49例,中位年龄59.5岁。随访80例,随访率85.1%,随访时间2~175个月。5、10年整体生存率为91.9%、8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外周血WBC>10.0×109/L( χ2=8.884,P=0.003)、出现淋巴结转移者(χ2=17.216 , P=0.001)预后较差。阑尾腺癌相对于阑尾黏液性肿瘤的预后差(χ2=13.857 ,P=0.001)。结论阑尾肿瘤发病率极低;以慢性右下腹痛表现占较大比例;阑尾肿瘤的分类、入院时外周血WBC计数以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影响其预后

  • 标签: 阑尾肿瘤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植肾IgA肾病(IgAN)复发或新发的诱因及移植肾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为移植肾IgAN的患者,按照血肌酐(Scr)增高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率分为稳定组(Scr升高值<20 μmol/L,eGFR下降率<10%)和进展组(Scr增高但未达翻倍值,30%<eGFR下降率<60%),以及根据血肌酐翻倍、eGFR<15 ml·min-1·(1.73 m2)-1至慢性肾脏病5期设为失功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3组移植肾IgAN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及临床特征。以eGFR<15 ml·min-1·(1.73 m2)-1至慢性肾脏病5期为随访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他克莫司(FK506)血浓度、尿蛋白和移植肾病理改变对移植肾生存率的影响。结果38例移植肾IgAN患者肾活检时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为(2.00±2.38)g/g,17例(44.7%)患者血肌酐增高,29例应用FK506患者中16例(55.2%)发病前FK506血浓度<4 μg/L。肾活检术后随访(23.2±22.2)个月,11例(28.9%)患者肾功能不全进展(进展组),7例(18.4%)移植肾失功(失功组)。失功组患者UP/Cr显著高于稳定组(P=0.001),肾穿前FK506血浓度显著低于稳定组[(3.05±0.71)μg/L比(5.03±1.62)μg/L,P=0.010]。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FK506低浓度(<4.0 μg/L)、大量蛋白尿患者的移植肾生存率分别显著低于FK506血浓度≥4.0 μg/L、UP/Cr<2.3 g/g患者(分别P=0.020,P=0.001);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有炎细胞浸润和系膜区C1q沉积患者的移植肾生存率显著低于毛细血管袢内无炎细胞浸润和系膜区无C1q沉积患者(分别P=0.042,P=0.015)。结论FK506低浓度是移植肾IgAN复发或新发的诱因。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炎细胞浸润、系膜区C1q沉积以及FK506低浓度是移植肾生存率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肾移植 病理,临床 普乐可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肝衰竭(PALF)的病因、预后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并确诊为PALF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和预后进行分析,并根据预后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生化指标,根据不同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0例PALF患儿中,男68例,女52例;婴儿36例,幼儿34例,学龄前期22例,学龄期28例。病因方面:脓毒症20例(16.7%)、遗传代谢性疾病19例(15.8%)、中毒18例(15.0%)、病毒感染12例(10.0%)、药物6例(5.0%)、胆道息肉1例(0.8%)、肿瘤性疾病1例(0.8%)和病因不明43例(35.9%)。在已知病因中,婴儿以感染和遗传代谢性疾病为主,幼儿以感染和药物/毒物为主,而学龄期和学龄前期以药物/毒物和遗传代谢性疾病为主;PALF患儿病死率为50.0%;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脓毒症、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和酪氨酸血症合并PALF病死率高;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总胆红素(TB)[159.00(73.05,274.00) μmol/L比62.75(2.65,221.75) μmol/L]、结合胆红素(DB)[83.00(41.43,160.00) μmol/L比38.74(10.98,128.75) μmol/L]、凝血酶原时间(PT)[39.60(24.93,62.60) s比24.65(21.43,29.83)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40(2.30,6.74)比2.09(1.85,2.84)]、血氨(NH3)水平[109.50(85.25,149.75) μmol/L比80.00(60.25,102.75) μmol/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清蛋白(ALB)[(28.72±5.88) g/L比(33.69±4.96) g/L]、丙氨酸转氨酶(ALT)[586.50(223.25,1 082.00) U/L比1 434.00(615.00,3 334.50) U/L]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827.50(545.00,2 024.00) U/L比1 663.50(821.00,4 886.75) U/L]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糖和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PALF病死率高,不同年龄段病因不同,TB、DB、PT、INR、NH3水平升高及肝性脑病发病率升高,ALB、ALT和AST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 标签: 儿童 急性肝功能衰竭 病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时机选择对老年髋部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81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男272例,女542例;年龄为60~99岁,平均79.9岁;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将患者分为全身状态好(ASA分级Ⅰ、Ⅱ级,403例)和全身状态较差(ASA分级Ⅲ、Ⅳ级,411例)两类,每类患者根据是否在入院后48 h内手术再分为2组: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分别比较早期手术组与晚期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 d和1年死亡率、术后1年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等。结果在全身状态好的患者中,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早期手术组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0%(0/94)]、术后1年死亡率[5.3%(5/94)]显著低于晚期手术组患者[4.2%(13/309)、14.2%(44/309)],住院时间[(9.6±5.2)d]显著短于晚期手术组患者[(12.3±5.9)d]、术后1年ADL评分[75(70,85)分]显著高于晚期手术组患者[70(60,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身状态较差的患者中,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早期手术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42.2%(35/83)]显著高于晚期手术组患者[30.5%(100/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30 d和1年死亡率、住院时间及术后1年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若患者身体状态好,可尽快实施手术;若患者一般状况差,不能一味强调早期手术,需评估身体状态后再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 标签: 髋骨折 手术时机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S-NSCLC)中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1-2018年间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SABR治疗的109例ES-NSCLC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癌症特异生存(CSS)、无进展生存(PFS)率,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109例ES-NSCLC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2~93个月),中位OS、CSS、PFS期分别为78、78、44个月。1,3,5年OS、CSS、PFS率分别为95.4%、97.2%、84.1%,75.6%、79.1%、56.6%,55.6%、60.7%、37.3%。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年龄、吸烟史和疗前改进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dNLR)是影响OS因素(P=0.03、0.02、0.04、0.001);年龄、吸烟史和dNLR是影响CSS因素(P=0.02、0.03、0.001);未发现PFS的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dNLR是OS、CS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0.001)。结论ES-NSCLC患者行SABR可获得较好的生存;dNLR可以考虑在临床上应用监测患者预后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立体定向消融放射疗法 预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的病因以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445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方案等,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445例患者中,男性261例,女性184例,年龄(54.66±18.21)岁;肾性因素为主,共有253例(56.85%),肾毒性药物导致的急性肾损伤有119例(26.74%);肾前性因素共有123例(27.64%),感染尤其是急性胃肠炎占比比较大;肾后性44例(9.89%),病因多为泌尿系结石及肿瘤晚期压迫,另有产源性16例(3.60%),不明原因9例(2.02%)。病因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衰竭器官个数、休克、机械通气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药源性及肾前性急性肾损伤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年龄、衰竭器官个数、休克、机械通气是急性肾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对于此类患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肾功能不全 药物毒性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脐尿管癌的诊疗经验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3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男19例,女4例。中位年龄53(34~84)岁。初发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20例,其他症状包括尿中有黏液排出2例,尿频、尿急4例,下腹痛1例;无症状者2例,均为体检发现腹部肿物。23例术前均行CT检查,其中3例存在钙化,肿物中位最大径为3.5(2.0~7.0)cm。23例术前膀胱镜检查均发现膀胱前壁或顶壁肿物。手术方式:膀胱部分切除术+脐尿管切除(不包括脐)17例,膀胱部分切除术+脐尿管全切(包括脐)5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例。12例术中同期清扫盆腔淋巴结(清扫组)。结果术后病理诊断为脐尿管腺癌21例,尿路上皮癌伴腺样分化2例。病理Sheldon分期Ⅱ期2例,Ⅲ期20例,Ⅳ期1例。淋巴结清扫组Sheldon分期为Ⅲ期11例、Ⅳ期1例;未清扫组为Ⅱ期2例、Ⅲ期9例。淋巴结转移1例。切缘阴性22例,可疑阳性1例。术后5例接受辅助治疗,其中1例应用5-氟尿嘧啶(5-FU)+顺铂,2例应用吉西他滨+顺铂,1例应用吉西他滨+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1例单纯接受盆腔局部放疗,5例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2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8(2~68)个月。3例随访中出现远处转移并死亡,死亡时间分别为术后15、40、49个月,均为肿瘤转移所致。2例分别于术后9个月和13个月出现复发,复发后随访时间分别为55个月和25个月,均存活。生存分析结果显示23例的2、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4.1%和74.9%。清扫组死亡2例、肿瘤进展3例;未清扫组死亡1例,肿瘤进展2例。清扫组总生存时间和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61.73±3.85)个月和(50.91±5.61)个月,未清扫组分别为(47.00±7.16)个月和(48.88±5.73)个月。结论脐尿管癌早期诊断困难,加强体检时对脐尿管局部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对于局限性脐尿管癌可以达到良好的肿瘤控制效果。通过盆腔淋巴结清扫加强病理精确分期、强化术后早期辅助治疗可能改善脐尿管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脐尿管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脉管性疾病的超声特征并进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8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脉管性疾病的31例胎儿,超声仔细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追踪随访,分析预后。结果31例胎儿中,10例经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21例经产后局部观察外观或手术与病理证实。其中静脉畸形肢体肥大综合征(KTS)4例(包括Parkes-Weber综合征1例),血管瘤3例,原发性先天性淋巴水肿1例,淋巴管瘤23例。31例病灶均与超声定位诊断吻合,其中头颈部9例,躯干部15例,上肢1例,下肢6例。3例胎儿病灶内有动静脉瘘血流频谱,28例胎儿病灶内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及随访对胎儿脉管性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胎儿脉管性疾病的预后与病变的部位、大小、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以及病灶内血液的分流量密切相关。

  • 标签: 超声检查 脉管性疾病 静脉畸形肢体肥大综合征 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姑息放疗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诊治的39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放化疗组(n=95)和单纯化疗组(n=295)。采用门诊复查、电话及短信等方式进行定期随访。回顾性分析姑息放疗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联合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28.07个月、6个月生存率89.0%、1年生存率68.0%、2年生存率51.0%,单纯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11.27个月、6个月生存率69.0%、1年生存率40.0%、2年生存率15.0%,联合放化疗组生存率优于单纯化疗组(χ2=27.400,P<0.001)。289例初诊晚期胃癌患者中,联合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28.07个月,显著长于单纯化疗组的11.47个月(χ2=23.681,P<0.001)。101例术后复发胃癌患者中,联合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16.37个月,显著长于单纯化疗组的10.53个月(χ2=5.164,P=0.023)。放疗前化疗方案(χ2=7.019,P=0.030)、放疗前疾病控制情况(χ2=4.689,P=0.030)、放疗前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χ2=8.529,P=0.014)、放疗部位(χ2=4.763,P=0.029)是影响行姑息放疗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前ECOG评分(HR=2.252,95%CI为1.288~3.935,P=0.004)、放疗前疾病控制情况(HR=2.604,95%CI为1.183~5.730,P=0.017)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初诊晚期胃癌患者及术后复发胃癌患者,联合放化疗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化疗。放疗前化疗方案、放疗前疾病控制情况、放疗前ECOG评分、放疗部位对行姑息放疗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其中放疗前ECOG评分、放疗前疾病控制情况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放射疗法 姑息疗法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6年2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1例高危GIST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男女比例为1.131,年龄构成以中老年为主,40岁以上人群构成比达90.87%(219/241)。原发部位以胃和小肠为主,胃50例(20.75%),小肠121例(50.21%)。首发症状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临床表现不典型。R0切除232例(96.27%),术后复发转移率为25.31%(61/241),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7.23%、86.56%和75.86%,无复发生存时间为(53.12±13.08)个月。肿瘤最大径(RR=4.780,95% CI:3.716~6.052)、核分裂像(RR=5.411,95% CI:2.195~7.119)是影响高危GIST 5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服用靶向药物是保护因素(RR=0.504,95% CI:0.288~0.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危GIST临床特征不明显,预后受核分裂像、肿瘤最大径和服用靶向药物影响。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高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例PES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Log 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00例PESC患者的首发症状主要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体重减轻和腹痛。原发肿瘤部位以胸中段为主,占51.0%。胃镜下以溃疡型最常见,占31.0%。所有患者均存在1个或多个上皮细胞起源标志物阳性。局限期(LD)80例,广泛期(ED)20例。PESC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0%、18.0%和11.0%,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3.8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对于全部PESC患者,病灶长度(OR=2.661, P<0.001)、TNM分期(OR=1.464,P=0.016)、治疗方法(OR=0.333,P<0.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LD患者,病灶长度(OR=2.638,P=0.001)、治疗方法(OR=0.285,P<0.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手术联合化疗组患者的MST(21.6个月)长于单纯手术组(8.3个月,P=0.021),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患者的MST(31.0个月)长于放化疗组(9.8个月,P<0.001)。结论PESC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预后极差。病变长度、TNM分期、治疗方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LD患者,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食管小细胞癌 治疗 预后
  • 作者: 成拾明 张茂菊 阮坤炜 张勇 陶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1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442000,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眼科 445000,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121001(现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4420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 1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弓形虫病(OT)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1年7月至2019年6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及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OT患者12例14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女性各为6例7只眼;平均年龄(33.4±12.8)岁;病程7 d~30年。首诊误诊为真菌性眼内炎、病毒性葡萄膜炎及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各2例。患者均行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及血清学弓形虫特异性抗体检查。行眼内液检测7例。其中,仅行弓形虫抗体检测1例;Goldmann-witmer系数(GWC)检测6例,同时行PCR检测4例。行FFA检查5例6只眼;OCT检查6例6只眼。行抗弓形虫药物治疗11例。治疗后随访时间1周~39个月。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治疗预后。结果所有患者血清弓形虫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行眼内液检测7例中,弓形虫IgG抗体阳性1例;GWC> 4者5例,2<GWC<4者1例。同时行PCR检测的4例中,阳性1例(25.0%,1/4 ),为2<GWC<4者。14只眼中,BCVA<0.1、0.1~0.3、>0.3者分别为4、6、4只眼。病灶活动期、晚期分别为12、2只眼。角膜后沉着物伴或不伴前房闪辉或前房细胞6只眼;先天性黄斑缺损1只眼;玻璃体炎3只眼,其中伴多个视网膜色素沉着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分别为2、1只眼;新旧病灶并存合并Kyrieleis动脉炎2只眼。活动期12只眼中,伴不同程度玻璃体炎9只眼(75.0%,9/12 )。单一病灶4只眼;多个病灶10只眼。治疗前后患眼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 )。患者视力预后差的主要原因包括原发病灶累及或靠近黄斑区、误诊及误治。结论OT眼底可呈单病灶或多病灶改变,活动期常伴有玻璃体炎症;原发病灶累及或靠近黄斑区、误诊及误治是患者视力预后差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弓形虫病,眼/诊断 弓形虫病,眼/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浆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4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相关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15例患者初诊症状中腰痛或骨痛6例。外周血中白细胞增高10例,减少1例,正常4例;贫血15例;血小板减少12例,正常3例。免疫球蛋白分型以IgG型最多。β2-微球蛋白升高13例,有10例患者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其中8例患者为复杂核型,2例患者为t(11;14)缺失。12例患者接受化疗,1例患者接受化疗完全缓解后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总体缓解比例为7/15。结论浆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罕见的恶性浆细胞疾病,进展快,预后差,应从有效的含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治疗方案迅速开始治疗,然后进行大剂量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

  • 标签: 浆细胞白血病 骨痛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护理要点及预后效果进行评估。 方法 : 选取 201 9 年 6 月 -20 20 年 6 月收治的 64 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2 例 ,给予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指标选取救治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及预后效果。 结果 : 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对比差异有所不同,救治前对比无差异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癌(US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71例US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US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分别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1)诊断和治疗:71例患者中,32例(45%,32/71)患者术前诊断为USC,其中25例(35%,25/71)按照USC的手术范围接受了全面分期手术;25例全面分期手术患者中,10例(40%,10/25)患者术后手术病理分期较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的期别升高。(2)预后:71例USC患者中,随访期内18例复发,复发率为25%(18/71);12例患者死亡,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DFS)率和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6.5%和80.6%。(3)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切除范围、术中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肌层浸润深度、附件和(或)子宫浆膜受累、大网膜转移显著影响USC患者的5年DFS率(P<0.05);淋巴结切除范围、分期手术范围、术中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附件和(或)子宫浆膜受累、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显著影响USC患者的5年OS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期手术范围(HR=5.18,95%CI为1.04~25.70,P=0.044)、附件和(或)子宫浆膜受累(HR=8.41,95%CI为2.28~31.05,P=0.001)为影响USC患者5年DF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切除范围(淋巴结未切除与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比较,HR=27.76,95%CI为1.76~437.78,P=0.018;盆腔淋巴结切除与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比较,HR=5.98,95%CI为1.11~32.27,P=0.038)、术中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HR=5.47,95%CI为1.18~25.39,P=0.030)为影响USC患者5年O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USC的术前诊断困难,会导致分期手术不全面,影响患者的准确分期。分期手术范围、附件和(或)子宫浆膜受累、淋巴结切除范围、术中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临床应给予充分重视。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囊腺癌,浆液 肿瘤分期 妇科外科手术 肿瘤辅助疗法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内肿瘤患者MRI影像学特征及其预后。材料与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同期13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MRI影像学特征,颅内肿瘤患者治疗12周后评估其预后认知功能,并分析MRI影像学特征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MRI脑白质疏松1、2、3、4级分别为23.4%、26.6%、30.5%、19.5%,对照组MRI脑白质疏松1、2、3、4级分别为88.5%、10.0%、1.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RI显示瘤内血管流空所占比例为88.3% (113/128),瘤周水肿占65.6% (84/128),瘤内出血占84.4% (108/128),囊变坏死占76.6% (98/128)。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MoCA评分与脑白质疏松、瘤内血管流空、瘤周水肿、瘤内出血、囊变坏死呈负相关(P<0.05)。结论MRI影像学分析得出颅内肿瘤患者影像学特征为脑白质疏松、瘤内血管流空、瘤周水肿、瘤内出血、囊变坏死,且上述现象越严重,表示预后认知功能越差。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颅内肿瘤 短期预后 认知功能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olangiocarcinoma,cHCC-C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行肝脏切除手术病理诊断为cHCC-CC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例cHCC-CC患者中,慢性病毒性肝炎19例,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7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2例。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20 ng/ml 18例,糖类抗原199(glycoantigens 199,CA199)≥37 U/ml 9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5 ng/ml 5例。患者肝脏切除术后1、3、5年的生存率为68.8%、34.4%、17.4%。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A199≥37 U/ml(χ2 =5.687,P=0.019)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CC-CC多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血清CA199≥37U/ml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癌,肝细胞 预后 存活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立性腹腔积液胎儿的产前检查特点、病因诊断及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6月22日至2018年9月28日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经超声检查首次诊断为胎儿孤立性腹腔积液的孕妇36例,其中34例为单胎妊娠,2例双胎妊娠为双胎之一出现腹腔积液,共纳入孤立性腹腔积液胎儿36例。行侵入性产前诊断分别取胎儿脐血、羊水和胎儿腹腔积液,进行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及生化检查,并评估胎儿侵入性操作对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分析胎儿孤立性腹腔积液的产前检查特点、病因与其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妊娠≥28周首次出现腹腔积液的胎儿与妊娠<28周者的1岁婴儿生存率分别为13/15、9/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6例胎儿中,产前病因诊断率为31%(11/36),病因总诊断率为53%(19/36),病因不明者为47%(17/36)。产前病因诊断的病例特点为:8例消化道相关疾病胎儿的超声表现为肠管回声增强、肠管扩张、羊水过多;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胎儿脐血中的血小板计数均<100×109/L;1例尿道狭窄胎儿的超声表现为巨膀胱及泌尿系统积水。产后明确病因的病例包括:3例乳糜腹胎儿产前表现为持续性腹腔积液;3例消化道相关病因分别为直肠重复畸形并感染、肠系膜狭窄、小肠闭锁;其他病因包括Pierre-Robin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各1例。(3)新生儿的总体活产率为72%(26/36),1岁婴儿生存率为61%(22/36)。9/10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新生儿结局良好。盆腹腔因素所致腹腔积液的胎儿中,13/16的预后良好。结论孤立性腹腔积液胎儿的妊娠结局主要取决于其原发病因,消化道疾病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排除染色体异常、宫内感染及行超声检查排除胎儿结构异常后,随着妊娠进展,腹腔积液减少甚至消失者胎儿的结局良好。

  • 标签: 腹水 胎儿疾病 产前诊断 婴儿,新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学科治疗模式对脑转移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在武警部队肿瘤放射诊疗中心曾行分次立体定向放疗的脑转移瘤患者共109例,其中行多学科治疗33例,同期未行多学科治疗76例。比较两组的肿瘤局部控制率、中位生存期,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2.7个月(3.6~48.0个月),全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3.9个月。多学科治疗组与非多学科治疗组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0.9%与85.5%(P=0.704),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5.3个月与11.8个月(P=0.031)。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预后因素为高GPA评分(P=0.032)、无颅外肿瘤(P=0.043)、有驱动基因(P<0.001)及多学科治疗(P=0.002)。结论多学科治疗模式可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延长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脑转移瘤 多学科治疗 预后因素分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后循环脑梗死 78 例临床及预后策略 。 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在本院治疗的 78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 CT或者 MRI检查证实,同时给予经颅多普勒、颈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头颈 CTA或者 DSA等进行评价。 结果: 导致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包括心脏病、既往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椎基底动脉形态学异常等。 本研究中,有 60例( 67.95%)患者在治疗 8周后的 Barthel>85分,有 13例患者的 Barthel<85分,有 5例患者死亡。结论: 及时进行头颅 CT或者 MRI检查,全面筛查导致疾病病发的危险因素,对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尽早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并给予积极的治疗,提高患者的远期预后效果。

  • 标签: 后循环 脑梗死 临床分析 预后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