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疾病。成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例罕见,病情发展迅速且预后差,病死率高。本例患者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神志迅速转差,予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治疗后,患者的神志及肌力均有好转,说明尽早并及时使用甲泼尼龙联合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案能使患者更早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报道1例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并进行系统性的文献复习。以"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不典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以"chronic 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Title/Abstract]"为检索式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1月。结果本例患者男,8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行胸腔镜下胸膜结节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出11篇,PubMed检索到7篇相关文献,经筛选剔除重复发表,共34例患者进入本研究。本病起病隐匿,症状和胸部影像表现不典型,且病原学检出率低,误诊率达44.4%,部分患者通过尸检才明确诊断。文献报道的确诊患者往往患有以下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各种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免疫缺陷包括结缔组织病和器官移植术后。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认识和警惕性,特别是当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时,应高度怀疑本病的可能。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主因四肢、躯干水疱伴微痒3d,于2012年3月1日就诊。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散在大小不等水疱,伴微痒,未予重视。此后皮损逐渐增多,门诊以大疱性类天疱疮收入院。既往史:肾移植术后11年,长期服用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早晨服750mg,晚上服500mg)、他克莫司胶囊(0.5mg每日2次)及泼尼松片(5mg每日1次)。高血压病病史20余年,规律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四肢、躯干数十个黄豆大小水疱,疱壁紧张,部分为出血性,尼氏征阴性(图1a-1c)。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WBC3.3×109/L[正常值(4~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1%(50%~70%),淋巴细胞百分比15.8%(20%~40%)。
简介:摘要诺卡菌病常见于免疫缺陷人群,但并非常见艾滋病定义性疾病。现报道1例以呼吸道症状起病的艾滋病合并播散性诺卡菌病患者,起初误诊为肺结核,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结合临床资料和抗感染治疗过程,临床初步诊断为播散性诺卡菌病,最终借助脑脊液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检测明确诊断为诺卡菌感染。就该病例的诊疗过程,分析在病原学检测手段有限的医疗中心,如何结合临床表现及既往抗感染治疗过程,进行临床推论和限定病原学范围,从而优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目的了解累及肺部的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和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累及肺部的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结果7例患者中,呼吸系统为首发症状2例,中枢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4例,发热为首发症状1例。3例患者具有基础疾病史,1例患者有鸽粪接触史。2例无基础疾病者表现为隐球菌脑膜炎的症状,而无呼吸系统症状,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孤立性肺结节;3例有基础疾病者肺部影像学呈肺炎样表现,均有呼吸系统症状;2例学龄前儿童肺部影像学呈弥漫性改变,但亦无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6例接受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中,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累及肺部的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和漏诊,一旦确诊应及时给予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将32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简化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71.94±6.28)分>(64.39±7.41)分,t=3.109]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6.06±3.71)分<(47.33±4.33)分,t=7.90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给予其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加快其康复进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取2014年3月份至2015年4月份期间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重症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后,45例患者中,43例患者呼吸频率基本恢复正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3.3%,而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后,45例患者中,患者呼吸频率恢复正常的只有32例,另有13例患者出现呼吸异常,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6.7%,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差役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健康。
简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口干症的发生率很高,腮腺受到40Gy以上的照射将导致持久性口干。近10年来计算机技术使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射治疗新技术得到发展,新技术提高了靶区剂量,同时明显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包括腮腺的放射剂量,从而减少了口干症的发生率。新技术采用放射位置固定、CT/MRI扫描、三维放疗计划、评估、优化和验证,并通过三维剂量、DVH、肿瘤和腮腺容积剂量评价达到保护腮腺功能的目的。我们在2001年对20例头颈部癌放疗患者分成常规放疗组和3DCRT组行放射治疗,常规放疗组肿瘤剂量55.6~68.6Gy(平均58.8Gy),3DCRT组肿瘤剂量53.5~68.5Gy(平均58.3Gy),记录患者的口干症评分和全唾液量。结果证明3DCRT对口腔放疗患者健侧腮腺能达到比较好的保护,腮腺放射剂量常规组和3DCRT组分别为51.8Gy和24.7Gy,放疗后6个月,常规组Ⅰ~Ⅳ级口干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5%,25%,37.5%和12.5%,3DCRT组Ⅰ、Ⅱ级口干症的发生率为8.3%和8.3%,口干症级别和发生率比常规放疗组明显降低。调强放疗对腮腺的保护比3DCRT更好,口干症的发生率达到很低水平。Lee等报告IMRT治疗67例鼻咽癌患者,肿瘤剂量65~70Gy,放射治疗后3个月,口干Ⅰ级28%,Ⅱ级64%,无口干8%;至放射治疗后24个月,口干Ⅰ级32%,Ⅱ级仅2%,而无口干达66%。可以相信,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新技术的日益成熟,将使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的口干症发生率降到很低的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评价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随访1年生存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随访生存率为76.67%(23/30),对照组为53.57%(15/28),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提高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